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07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轮胎。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胎面的充气轮胎,所述胎面包括径向最外面的、接触地面的胎面冠部和设置在所述胎面冠部的径向内侧并位于所述胎面冠部下方的胎面基部,所述胎面冠部包括中间冠部区和外侧冠部区,所述外侧冠部区与中间冠部区轴向相邻并且位于中间冠部区的轴向相对侧,所述中间冠部区包括第一橡胶组合物,和所述外侧冠部区包括第二橡胶组合物,第一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白炭黑,封端的巯基硅烷,牵引树脂和用羟基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第二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白炭黑,封端的巯基硅烷和用烷氧基硅烷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

Pneumatic ti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pneumatic tires. Specifically,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neumatic tire comprising a tread crown which is radially outermost and touches the ground and a tread bas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radial inner side of the tread crown and below the tread crown. The tread crown includes an intermediate crown area and a lateral crown area, and the lateral crown area is axially adjacent to and located in the middle crown area. Axial opposite side of the middle crown area, the middle crown area includes the first rubber composition, and the outer crown area includes the second rubber composition. The first rubber composition includes diene elastomer, silica, capped mercaptosilane, traction resi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butadiene functionalized with hydroxyl functional groups; the second rubber composition includes diene elastomer, white carbon black. The end-capped mercaptosilane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butadiene functionalized with alkoxysilane functional grou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高度期望轮胎具有良好的抗湿滑性、低滚动阻力和良好的磨耗特性。传统上在不牺牲轮胎的抗湿滑性和抓地(traction)特性的情况下已经非常难于改善其磨耗特性。这些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轮胎制造中使用的橡胶的动态粘弹性质。为了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和改善轮胎的胎面磨耗特性,在制备轮胎胎面胶料中传统上已经使用具有高回弹性的橡胶。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轮胎的抗湿滑性,轮胎胎面中通常已经使用经受大能量损失的橡胶。为了平衡这两种在粘弹性上不一致的性质,轮胎胎面中通常使用各种类型的合成和天然橡胶的混合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聚丁二烯橡胶的各种混合物通常用作汽车轮胎胎面的橡胶材料。然而,滚动阻力的改善通常伴随着湿抓地的减少,反之亦然。因此,一直需要开发具有良好滚动阻力和湿抓地的胎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胎面的充气轮胎,所述胎面包括径向最外面的、接触地面的胎面冠部和设置在所述胎面冠部的径向内侧并位于所述胎面冠部下方的胎面基部,所述胎面冠部包括中间冠部区和外侧冠部区,所述外侧冠部区与中间冠部区轴向相邻并且位于中间冠部区的轴向相对侧,所述中间冠部区包括第一橡胶组合物,和所述外侧冠部区包括第二橡胶组合物,第一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白炭黑,封端的巯基硅烷,牵引树脂(tractionresin)和用羟基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第二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白炭黑,封端的巯基硅烷和用烷氧基硅烷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1.包括胎面的充气轮胎,所述胎面包括径向最外面的、接触地面的胎面冠部和设置在所述胎面冠部的径向内侧并位于所述胎面冠部下方的胎面基部,所述胎面冠部包括中间冠部区和外侧冠部区,所述外侧冠部区与中间冠部区轴向相邻并且位于中间冠部区的轴向相对侧,所述中间冠部区包括第一橡胶组合物,和所述外侧冠部区包括第二橡胶组合物,第一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白炭黑,封端的巯基硅烷,牵引树脂和用羟基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第二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白炭黑,封端的巯基硅烷和用烷氧基硅烷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2.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橡胶组合物和第二橡胶组合物各自包含下述作为二烯弹性体:A)40至60phr的第一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其具有-70℃至-5℃的Tg并且用烷氧基硅烷基团和含硫官能团官能化,B)20至30phr的第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其含有基于橡胶重量25至45重量%的苯乙烯,20至60重量%的乙烯基1,2含量和-30℃至-5℃的Tg,和C)10至30phr的天然橡胶或合成聚异戊二烯;3.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橡胶组合物和第二橡胶组合物各自包含3至10phr的S-辛酰基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封端的巯基硅烷;4.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用羟基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的存在量为3至30phr,分子量Mw为1000至25000g/gmol,和Tg为-50℃到-20℃;5.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用烷氧基硅烷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的存在量为3至30phr,分子量Mw为1000至25000g/gmol,和Tg为-50℃到-20℃;6.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橡胶组合物和第二橡胶组合物各自包含50至100phr的白炭黑;7.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橡胶组合物和第二橡胶组合物各自包含1至10phr的炭黑;8.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橡胶组合物包含3至10phr的树脂作为牵引树脂,该树脂选自烃树脂,酚/乙炔树脂,松香衍生的树脂及其混合物;9.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胎面冠部包括所述中间冠部区和从所述中间冠部区轴向向外设置的两个外侧冠部区;10.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中间冠部区围绕中心线C轴向对称地设置,所述中心线C使所述胎面轴向分成两半,并且所述两个外侧冠部区围绕所述中心线C相对于彼此轴向对称地设置;11.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中间冠部区围绕中心线C轴向不对称地设置,所述中心线C使所述胎面轴向分成两半,并且所述两个外侧冠部区围绕所述中心线C相对于彼此轴向不对称地设置;12.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外侧冠部区包括两个肩部区域和位于所述中间冠部区下方的底胎面区域,所述底胎面区域在所述肩部区域之间轴向延伸并且与所述肩部区域连续,并且其中所述底胎面区域径向设置在胎面基部区和中间冠部区之间;13.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中间冠部区围绕中心线C轴向对称地设置,所述中心线C使所述胎面轴向分成两半,并且所述两个外侧冠部区围绕所述中心线C相对于彼此轴向对称地设置;14.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中间冠部区围绕中心线C轴向不对称地设置,所述中心线C使所述胎面轴向分成两半,并且所述两个外侧冠部区围绕所述中心线C相对于彼此轴向不对称地设置;15.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底胎面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凹口区域,所述凹口区域径向向外延伸到所述中间冠部区;16.根据实施方案1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中间冠部区围绕中心线C轴向对称地设置,所述中心线C使所述胎面轴向分成两半,并且所述两个外侧冠部区围绕所述中心线C相对于彼此轴向对称地设置;17.根据实施方案1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中间冠部区围绕中心线C轴向不对称地设置,所述中心线C使所述胎面轴向分成两半,并且所述两个外侧冠部区围绕所述中心线C相对于彼此轴向不对称地设置;18.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橡胶组合物还包含操作油,并且所述牵引树脂、所述低分子量聚丁二烯和所述操作油的总量为10至45phr;19.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二橡胶组合物还包含操作油,并且所述低分子量聚丁二烯和所述操作油的总量为10至45phr;20.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组合物中至少之一的二烯弹性体包括用烷氧基硅烷基团和选自含硫官能团和氨基官能团的官能团官能化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固化的充气轮胎胎面布局的横截面图的第一实施方案。图2示出了固化的充气轮胎胎面布局的横截面图的第二实施方案。图3示出了固化的充气轮胎胎面布局的横截面图的第三实施方案。图4示出了固化的充气轮胎胎面布局的横截面图的第四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胎面的充气轮胎,所述胎面包括径向最外面的、接触地面的胎面冠部和设置在所述胎面冠部的径向内侧并位于所述胎面冠部下方的胎面基部,所述胎面冠部包括中间冠部区和外侧冠部区,所述外侧冠部区与中间冠部区轴向相邻并且位于中间冠部区的轴向相对侧,所述中间冠部区包括第一橡胶组合物,和所述外侧冠部区包括第二橡胶组合物,第一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白炭黑,封端的巯基硅烷,牵引树脂和用羟基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第二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白炭黑,封端的巯基硅烷和用烷氧基硅烷官能团官能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图1中示出了固化的充气轮胎胎面布局110的横截面图。所述充气轮胎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典型轮胎组件形成,例如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以胎面为特征的充气轮胎,所述胎面包括径向最外面的、接触地面的胎面冠部和设置在所述胎面冠部的径向内侧并位于所述胎面冠部下方的胎面基部,所述胎面冠部包括中间冠部区和外侧冠部区,所述外侧冠部区与中间冠部区轴向相邻并且位于中间冠部区的轴向相对侧,所述中间冠部区包括第一橡胶组合物,和所述外侧冠部区包括第二橡胶组合物,第一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50至100 phr的白炭黑,3至10 phr的封端的巯基硅烷,3至10 phr的选自烃树脂,酚/乙炔树脂,松香衍生的树脂及其混合物的牵引树脂和3至10 phr的用羟基官能团官能化和分子量Mw为1000至25000 g/gmol和Tg为‑50℃到‑20℃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第二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50至100 phr的白炭黑,3至10 phr的封端的巯基硅烷和3至30 phr的用烷氧基硅烷官能团官能化和分子量Mw为1000至25000 g/gmol和Tg为‑50℃到‑20℃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其中所述第一橡胶组合物和第二橡胶组合物各自包含下述作为二烯弹性体:A)40至60 phr的第一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其具有‑70℃至‑5℃的Tg并且用烷氧基硅烷基团和含硫官能团官能化,B)20至30 phr的第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其含有基于橡胶重量25至45重量%的苯乙烯,20至60重量%的乙烯基1,2含量和‑30℃至‑5℃的Tg,和C)10至30 phr的天然橡胶或合成聚异戊二烯。...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30 US 62/551978;2017.10.12 US 15/7821381.以胎面为特征的充气轮胎,所述胎面包括径向最外面的、接触地面的胎面冠部和设置在所述胎面冠部的径向内侧并位于所述胎面冠部下方的胎面基部,所述胎面冠部包括中间冠部区和外侧冠部区,所述外侧冠部区与中间冠部区轴向相邻并且位于中间冠部区的轴向相对侧,所述中间冠部区包括第一橡胶组合物,和所述外侧冠部区包括第二橡胶组合物,第一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50至100phr的白炭黑,3至10phr的封端的巯基硅烷,3至10phr的选自烃树脂,酚/乙炔树脂,松香衍生的树脂及其混合物的牵引树脂和3至10phr的用羟基官能团官能化和分子量Mw为1000至25000g/gmol和Tg为-50℃到-20℃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第二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弹性体,50至100phr的白炭黑,3至10phr的封端的巯基硅烷和3至30phr的用烷氧基硅烷官能团官能化和分子量Mw为1000至25000g/gmol和Tg为-50℃到-20℃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其中所述第一橡胶组合物和第二橡胶组合物各自包含下述作为二烯弹性体:A)40至60phr的第一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其具有-70℃至-5℃的Tg并且用烷氧基硅烷基团和含硫官能团官能化,B)20至30phr的第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其含有基于橡胶重量25至45重量%的苯乙烯,20至60重量%的乙烯基1,2含量和-30℃至-5℃的Tg,和C)10至30phr的天然橡胶或合成聚异戊二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冠部包括所述中间冠部区和从所述中间冠部区轴向向外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F布雷梅尔H埃迪DH施雷耶L麦莱恩德CJM凯斯PH桑德斯特罗姆PMG贾丁
申请(专利权)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