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06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的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应室和第一分离器,第一反应室的底端设置有布水组件,第一分离器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反应室和第二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的顶端设置有沼气提升室,沼气提升室的顶端设置有分离器,反应器主体的内部贯穿有回流管,反应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池,废水池与反应器主体之间连接有循环连接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可以有效的提高厌氧反应器的使用范围以及便捷性,该设备采用内外双循环的使用结构,可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设置有各项检测装置,可对内部进行检测,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 Cycle Anaerobic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cycle anaerobic reactor, which comprises a reactor main body, a first reaction chamber and a first separato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reactor main body, a water distribut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reaction chamber, a second reaction chamber and a second separato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separator, and a methane lifting chamber and a methane gas lifting chamber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separator. A separator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ifting chamber, a reflux pipe runs through the inside of the reactor main body, and a wastewater tank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reactor main body, and a circular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wastewater tank and the reactor main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cycle anaerobic reactor,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se scope and convenience of the anaerobic reactor. The device adopts 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cycle structur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of the equipment.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various detection devices are installed, which can detect the internal and enhance the safety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研的不断深入,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被广泛运用于环境保护行业,使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得到的长足的发展,食品、生物、化工等行业排放大部分废水都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常规的物化、生化处理难达到处理目的,同时存在操作管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一系统问题,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膜法处理方法。它是利用砂等大表面积的物质为载体。厌氧微生物以膜形式结在砂或其它载体的表面,在污水中成流动状态,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接触吸附分解有机物,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厌氧反应器,在国内外厌氧处理中率先采用以砂为载体,设备结构为内外两个圆筒,利用特制的轴流泵,使污水和有机生物膜的砂在外筒中进行循环,达到流化的目的。由于砂的比表面积大,每立方米可5500-6500m2/m3(折合一般填料40-50m3),因而生物接触面积特别大,因而处理效率很高。在现有的厌氧反应器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厌氧反应器都是采用单一循环进行使用,工作效率较低,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检测装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可以有效的提高厌氧反应器的使用范围以及便捷性,该设备采用内外双循环的使用结构,可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设置有各项检测装置,可对内部进行检测,提升使用的安全性,方便实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应室和第一分离器,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底端设置有布水组件,所述第一分离器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反应室和第二分离器,所述第二分离器的顶端设置有沼气提升室,所述沼气提升室的顶端设置有分离器,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内部贯穿有回流管,所述反应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池,所述废水池与反应器主体之间连接有循环连接管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器主体与废水池的顶端均连接有沼气管道,所述沼气管道上设置有沼气流量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沼气提升室的一侧安装有温湿度检测器,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底端一侧设置有连接循环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水池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是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可以有效的提高厌氧反应器的使用范围以及便捷性,该设备采用内外双循环的使用结构,可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设置有各项检测装置,可对内部进行检测,提升使用的安全性,方便实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器主体;2、废水池;3、沼气提升室;4、第二分离器;5、第二反应室;6、第一分离器;7、第一反应室;8、布水组件;9、回流管;10、分离器;11、沼气管道;12、沼气流量器;13、温湿度检测器;14、循环连接管道;15、连接循环泵;16、出水端口;17、进水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1,反应器主体1的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应室7和第一分离器6,第一反应室7的底端设置有布水组件8,第一分离器6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反应室5和第二分离器4,第二分离器4的顶端设置有沼气提升室3,沼气提升室3的顶端设置有分离器10,反应器主体1的内部贯穿有回流管9,反应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池2,废水池2与反应器主体1之间连接有循环连接管道14。进一步的,反应器主体1与废水池2的顶端均连接有沼气管道11,沼气管道11上设置有沼气流量器12,通过设置的沼气管道11进行沼气输送,通过设置的沼气流量器12可进行检测沼气容量,方便实用。沼气提升室3的一侧安装有温湿度检测器13,反应器主体1的底端一侧设置有连接循环泵15,通过设置的温湿度检测器13可方便检测沼气提升室3的内部温湿度,提升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的连接循环泵15提供动力,方便进行输送,简单方便。废水池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端口17和出水端口16,通过设置的进水端口17和出水端口16进行废水进出控制,简单方便。具体的,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可通过打开该设备进行工作,通过设置的进水端口17和出水端口16进行废水进出控制,废水通过设置的连接循环泵15提供动力,进行输送到反应器主体1内部,通过布水组件8进行水量分别,分别通过第一反应室7和第一分离器6进行一次反应,通过第二反应室5和第二分离器4进行二次反应,在使用的过程中即可通过回流管9进行内循环,也可通过循环连接管道14进行外循环使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所产生的沼气通过设置的沼气管道11进行沼气输送,通过设置的沼气流量器12可进行检测沼气容量,方便实用,通过设置的温湿度检测器13可方便检测沼气提升室3的内部温湿度,提升使用的安全性。该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厌氧反应器的使用范围以及便捷性,该设备采用内外双循环的使用结构,可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设置有各项检测装置,可对内部进行检测,提升使用的安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体(1)的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应室(7)和第一分离器(6),所述第一反应室(7)的底端设置有布水组件(8),所述第一分离器(6)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反应室(5)和第二分离器(4),所述第二分离器(4)的顶端设置有沼气提升室(3),所述沼气提升室(3)的顶端设置有分离器(10),所述反应器主体(1)的内部贯穿有回流管(9),所述反应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池(2),所述废水池(2)与反应器主体(1)之间连接有循环连接管道(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体(1)的内部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应室(7)和第一分离器(6),所述第一反应室(7)的底端设置有布水组件(8),所述第一分离器(6)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反应室(5)和第二分离器(4),所述第二分离器(4)的顶端设置有沼气提升室(3),所述沼气提升室(3)的顶端设置有分离器(10),所述反应器主体(1)的内部贯穿有回流管(9),所述反应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池(2),所述废水池(2)与反应器主体(1)之间连接有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武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净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