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893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包括弯梁摩托车车架主管以及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车架主管外侧的挡风板,在挡风板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相连,支撑架的外端与挡风板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于车架主管,转接板的外端与支撑架的内端可拆卸的固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方便进行调整以更好的与挡风板对接安装,能够更加方便运输,变形更小,质量更小的优点。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Windshield for Bent Beam Motorcy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 windshield for a curved-girder motorcycl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of a curved-girder motorcycle and a corresponding windshield arranged outside the main frame. A support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indshield and the main frame, the inn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frame,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ndshield;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that the inn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hicle. A transfer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ame main bodies,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transfer plate is fixed to the frame main body,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transfer plate is detachably fixed to the inn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adjustment, better docking and installation with the windshield, mor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smaller deformation and smalle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特别的涉及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弯梁摩托车仪表后下方的两侧位置会对应设置有左挡风板和右挡风板。左挡风板和右挡风板各自用于阻挡对应侧的逆风朝向摩托车本体内侧,以达到降低风阻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为弯梁车中的做挡风板和右挡风板的安装结构,其中沿左挡风板和右挡风板的轮廓线边沿设置有卡接结构用于与弯梁车本体上的卡接结构卡接;左挡风板和右挡风板还各自通过一个支撑架与弯梁车车架连接。其中的用于连接的支撑架是与车架焊接连接的,支撑架的远端各自通过一组螺栓与左挡风板和右挡风板相连。这其中,存在以下缺点,1支撑架焊接于车架后,支撑架远端安装点的位置是不可调整的,即使得支撑架上用于与左挡风板和右挡风板相连的点位的容错率降低,即在支撑架进行焊接时,需要的精度要求高;2因支撑架是焊接于车架的,在运输车架的过程中,支撑架容易变形,致使装配困难;3支撑架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变形,支撑架变形后使得支撑架上的安装点位位置偏移,致使装配困难;4现有支撑架的结构会导致整个车架的质量增加,不利于车架轻量化要求。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进行调整以更好的与挡风板对接安装,能够更加方便运输,变形更小,质量更小的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进行调整以更好的与挡风板对接安装,能够更加方便运输,变形更小,质量更小的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包括弯梁摩托车车架主管以及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车架主管外侧的挡风板,在挡风板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相连,支撑架的外端与挡风板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于车架主管,转接板的外端与支撑架的内端可拆卸的固接在一起。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车架主管上设置个转接板,转接板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相对于现有的直接将支撑架与车架主管相连,具有以下优点,1在对整个车架进行运输时,可将支撑架拆下进行分开运输,能够使得支撑架不易变形,并且也方便对车架进行运输;2因连接于车架主管上的转接板是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便更能够方便对支撑架进行调整,使得支撑架远端安装点的位置是可调整,即使得支撑架上用于与左挡风板和右挡风板相连的点位的容错率能够更高,方便与挡风板进行对接安装。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架包括呈长条形结构的且呈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端在长度方向上至少有部分长度与转接板重叠且相贴,在支撑板上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呈间隔的设置有两个竖向设置的挡板,两个挡板的内侧面各自与转接板外端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相贴支承;并且在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在转接板上的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一组连接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这样,支撑架与转接板之间的连接只需一个螺栓,两个挡板能够限制支撑架在水平方向的转动以使得支撑架固接于转接板。能够方便两者之间的连接安装,且安装更加快捷。同时,还能够方便对支撑架远端的安装点位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更加方便的与挡风板进行对接安装。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板设置于转接板的上方。这样,因是支撑架上远端着力,能够使得支撑架能够承载更大的竖向力,使得整个支撑架安装后更加的稳定可靠。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杆的直径。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对支撑架进行调整,以更好的与挡风板对接安装。作为优化,在支撑板的外端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竖板并使得支撑架在长度方向整体呈“L”形结构,在竖板上设置有朝向外设置的连接螺杆。这样,更加方便将挡风板与支撑架连接,且支撑架上与挡风板为面接触,能够更好的保护挡风板。作为优化,在所述竖板上设置有过孔,在所述过孔内设有螺钉,且螺钉的螺纹端穿过所述过孔以形成所述连接螺杆。这样,更加方便对连接螺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更好的与挡风板连接。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板、限位板和竖板一体成型得到。这样,能够方便对支撑架制造,且制造工序更加简单。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架由金属材质制得。这样,支撑架具有更好的强度,不易变形。作为优化,在支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结构的减重孔。这样,支撑架的质量更小,能够更好的满足车架轻量化要求。作为优化,所述转接板的内端焊接固定于车架主管。这样,转接板与车架主管的连接更加的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挡风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挡风板)。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摩托车挡风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未显示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支撑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包括弯梁摩托车车架主管1以及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车架主管外侧的挡风板2,在挡风板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相连,支撑架的外端与挡风板相连;其特点在于,在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转接板4,所述转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于车架主管,转接板的外端与支撑架的内端可拆卸的固接在一起。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车架主管上设置个转接板,转接板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相对于现有的直接将支撑架与车架主管相连,具有以下优点,1在对整个车架进行运输时,可将支撑架拆下进行分开运输,能够使得支撑架不易变形,并且也方便对车架进行运输;2因连接于车架主管上的转接板是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便更能够方便对支撑架进行调整,使得支撑架远端安装点的位置是可调整,即使得支撑架上用于与左挡风板和右挡风板相连的点位的容错率能够更高,方便与挡风板进行对接安装。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呈长条形结构的且呈水平设置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的内端在长度方向上至少有部分长度与转接板重叠且相贴,在支撑板上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呈间隔的设置有两个竖向设置的挡板6,两个挡板的内侧面各自与转接板外端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相贴支承;并且在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7,在转接板上的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一组连接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这样,支撑架与转接板之间的连接只需一个螺栓,两个挡板能够限制支撑架在水平方向的转动以使得支撑架固接于转接板。能够方便两者之间的连接安装,且安装更加快捷。同时,还能够方便对支撑架远端的安装点位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更加方便的与挡风板进行对接安装。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设置于转接板的上方。这样,因是支撑架上远端着力,能够使得支撑架能够承载更大的竖向力,使得整个支撑架安装后更加的稳定可靠。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杆的直径。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对支撑架进行调整,以更好的与挡风板对接安装。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支撑板的外端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竖板8并使得支撑架在长度方向整体呈“L”形结构,在竖板上设置有朝向外设置的连接螺杆9。这样,更加方便将挡风板与支撑架连接,且支撑架上与挡风板为面接触,能够更好的保护挡风板。本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包括弯梁摩托车车架主管(1)以及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车架主管外侧的挡风板(2),在挡风板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相连,支撑架的外端与挡风板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转接板(4),所述转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于车架主管,转接板的外端与支撑架的内端可拆卸的固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包括弯梁摩托车车架主管(1)以及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车架主管外侧的挡风板(2),在挡风板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相连,支撑架的外端与挡风板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的内端与车架主管之间设置有转接板(4),所述转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于车架主管,转接板的外端与支撑架的内端可拆卸的固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呈长条形结构的且呈水平设置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的内端在长度方向上至少有部分长度与转接板重叠且相贴,在支撑板上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呈间隔的设置有两个竖向设置的挡板(6),两个挡板的内侧面各自与转接板外端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相贴支承;并且在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7),在转接板上的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一组连接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梁摩托车挡风板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置于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凯张乾元陈良钱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