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076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出料机构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储料斗、接料斗及接水斗;所述混凝土储料斗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外罩设有一溜槽,溜槽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可升降连接于混凝土储料斗上,溜槽底部形成第二出料口;所述接料斗连接第一旋转机构,并能于第一旋转机构作用下水平旋转至第二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斗连接第二旋转机构,并能于第二旋转机构作用下旋转至接水斗的正下方。

Composite concrete discharg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ischarging mechanism, in particular to a combined concrete discharg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crete storage hopper, a material receiving hopper and a water receiving hopper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top to bottom; the top of the concrete storage hopp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let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utlet; the outer cover of the first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and the chute can be lifted and lowered through the first lifting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concrete hopper, the bottom of the chute forms a second outlet; the hopper connects the first rotating mechanism and can rotate horizontally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outlet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irst rotating mechanism; the water hopper connects the second rotating mechanism and can rotate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water hopper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econd rota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出料机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楼(站)在城建、市政、水电、道路工程中广泛的应用,所生产的混凝土需要通过运输车辆运输到不同的工程现场,因此需要适应不同的运输车辆,如混凝土罐车根据生产厂家和容量的不同,进料口高度在3.5-4米之间,而工程用自卸车的高度一般在3.5米一下,而工程翻斗车高度只有2米左右,因此为了防止混凝土在装车过程中抛洒溅料,需要在混凝土储料斗下面安装导料装置,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出料口加装柔性的橡胶套筒,车辆高度的不同,通过套筒进入进料口深度的不同来调节,另外CN201620986446.0提供了一种通过移动不同的接斗,来给不同的运输车辆供料,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适用性小的特点,调节的范围有限,不能满足工程多种运输车辆装料的要求。另目前接料都存在混凝土储料斗漏浆问题,即搅拌车接料完成后,料斗中残留的混凝土浆,沿着出料口滴落污染地面,还有搅拌机清洗用水没有好的回收方式也会照成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适应不同高度卸料,避免出现漏浆的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储料斗、接料斗及接水斗;所述混凝土储料斗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外罩设有一溜槽,溜槽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可升降连接于混凝土储料斗上,溜槽底部形成第二出料口;所述接料斗连接第一旋转机构,并能于第一旋转机构作用下水平旋转至第二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斗连接第二旋转机构,并能于第二旋转机构作用下旋转至接水斗的正下方。所述混凝土储料斗可临时存储量大的混凝土;可升降所述溜槽来适应不同高度卸料的操作;而在清洗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可带动接料斗旋转,第二旋转机构可带动接水斗旋转,使接料斗和接水斗旋转至溜槽下方,进而避免污水横流,也避免出现漏浆现象,起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而在卸料时,可旋转接料斗和接水斗至远离溜槽,避免阻碍接料装置接料;此外还可通过接料斗来降低出料口位置,方便接料装置接料。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斗和接水斗的一侧均可转动连接于立柱上;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套设于立柱外的第一齿轮、一端连接第一齿轮的第一杆体、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连接第二齿轮并能驱动第二齿轮旋转的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杆体另一端连接接料斗。该设置结构简单,容易控制,而且控制的准确度高、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套设于立柱外的第三齿轮、一端连接第三齿轮的第二杆体、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及连接第四齿轮并能驱动第四齿轮旋转的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杆体另一端连接接水斗。该设置结构简单,容易控制,而且控制的准确度高,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斗和接水斗绕立柱的旋转的范围为0-90°。该旋转范围适当,易于控制,而且不阻碍车辆正常装料。进一步地,所述溜槽包括连接混凝土储料斗的第一支撑架;可罩设于第一出料口处的溜槽斗体;位于溜槽斗体内的溜槽胶套;连接溜槽斗体和第一支撑架、并能驱动溜槽斗体沿第一支撑架上下移动的伸缩驱动件;设于溜槽斗体上、并能检测溜槽斗体与接料装置间距的高度检测装置;第二出料口设于所述溜槽斗体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架可对溜槽斗体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溜槽胶套可保证物料正常滑落,避免黏在溜槽斗体内;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可实现溜槽斗体的自动升降;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可检测溜槽距离接料装置的距离,实现高度的自动调整。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斗包括移动斗体和位于移动斗体内的导流胶套,所述移动斗体具有可罩设于第二出料口的第三进料口,移动斗体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该设置结构简单,在物料下流时,能有效避免物料溅出接料斗。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斗包括接水斗本体和引水管,所述接水斗本体具有可罩设于第三出料口的第四进料口和第四出料口,第四出料口连接引水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适应不同高度接料装置的卸料,而且避免污水和泥浆漏出,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变化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溜槽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接水斗与第二旋转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接料斗与第一旋转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其中,混凝土储料斗1、第一进料口11、第一出料口12;溜槽2、第二出料口21、第一支撑架22、溜槽斗体23、溜槽胶套24、伸缩驱动件25;接料斗3、移动斗体31、导流胶套32、第三进料口33、第三出料口34;接水斗4、接水斗本体41、引水管42、第四进料口43、第四出料口44;第一升降装置5;第一旋转机构6、第一齿轮61、第一杆体62、第一旋转件63;第二旋转机构7、第三齿轮71、第二杆体72、第四齿轮73、第二旋转件74;立柱8;橡胶筒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储料斗1、接料斗3及接水斗4,且混凝土储料斗1、接料斗3及接水斗4依次连通。所述混凝土储料斗1、接料斗3及接水斗4均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混凝土储料斗1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11,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12。具体的,所述第一出料口12外罩设有一个溜槽2,该溜槽2也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所述溜槽2底部形成第二出料口21。所述溜槽2通过第一升降装置5可升降连接于混凝土储料斗1上。该第一升降装置5可根据需要设置,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溜槽2包括第一支撑架22、溜槽斗体23、溜槽胶套24、伸缩驱动件25及高度检测装置26。所述第一支撑架22连接混凝土储料斗1。溜槽斗体23罩设于第一出料口12处。溜槽胶套24位于溜槽斗体23内。伸缩驱动件25连接溜槽斗体23和第一支撑架22、并能驱动溜槽斗体23沿第一支撑架22上下移动,该伸缩驱动件25优选为气缸,实现溜槽斗体23的高度调节。高度检测装置26设于溜槽斗体23上,高度检测装置26能检测溜槽斗体23与接料装置的间距。所述第二出料口21设于所述溜槽斗体23底部。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所述接料斗3连接第一旋转机构6,并能于第一旋转机构6的作用下水平旋转至第二出料口21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斗4连接第二旋转机构7,并能于第二旋转机构7作用下旋转至接料斗3的正下方。优选地,所述接料斗3和接水斗4的一侧均可转动连接于立柱8上。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旋转机构6包括第一齿轮61、第一杆体62、第二齿轮64及第一旋转件63。所述第一齿轮61套设于立柱8外,第一杆体62一端连接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4与第一齿轮61啮合,第一旋转件63连接第二齿轮64,第一旋转件63能驱动第二齿轮64旋转。所述第一杆体62另一端连接接料斗3。同理,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旋转机构7包括第三齿轮71、第二杆体72、第四齿轮73及第二旋转件74。同样地,所述第三齿轮71套设于立柱8外,第二杆体72一端连接第三齿轮71,第三齿轮71与第四齿轮73啮合,第二旋转件74连接第四齿轮73,第二旋转件74能驱动第四齿轮73旋转。所述第二杆体72另一端连接接水斗4。所述第一旋转件63和第二旋转件74优选为电机。为了方便控制接料斗3和接水斗4的旋转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储料斗(1)、接料斗(3)及接水斗(4);所述混凝土储料斗(1)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11),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12);所述第一出料口(12)外罩设有一溜槽(2),溜槽(2)通过第一升降装置(5)可升降连接于混凝土储料斗(1)上,溜槽(2)底部形成第二出料口(21);所述接料斗(3)连接第一旋转机构(6),并能于第一旋转机构(6)作用下水平旋转至第二出料口(21)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斗(4)连接第二旋转机构(7),并能于第二旋转机构(7)作用下旋转至接水斗(4)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储料斗(1)、接料斗(3)及接水斗(4);所述混凝土储料斗(1)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11),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12);所述第一出料口(12)外罩设有一溜槽(2),溜槽(2)通过第一升降装置(5)可升降连接于混凝土储料斗(1)上,溜槽(2)底部形成第二出料口(21);所述接料斗(3)连接第一旋转机构(6),并能于第一旋转机构(6)作用下水平旋转至第二出料口(21)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斗(4)连接第二旋转机构(7),并能于第二旋转机构(7)作用下旋转至接水斗(4)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斗(3)和接水斗(4)的一侧均可转动连接于立柱(8)上;所述第一旋转机构(6)包括套设于立柱(8)外的第一齿轮(61)、一端连接第一齿轮(61)的第一杆体(62)、与第一齿轮(61)啮合的第二齿轮(64)、连接第二齿轮(64)并能驱动第二齿轮(64)旋转的第一旋转件(63),所述第一杆体(62)另一端连接接料斗(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7)包括套设于立柱(8)外的第三齿轮(71)、一端连接第三齿轮(71)的第二杆体(72)、与第三齿轮(71)啮合的第四齿轮(73)、及连接第四齿轮(73)并能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芬郑晓刚方毅冯新红许杰陆学富廖俊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