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健民专利>正文

用于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055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不受楼层多寡限制的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输送轨道,所述主输送轨道为垂直地架设于一建筑物的一外墙、且具有一主导轨段与多个换向衔接段的一S形轨道;多个分支输送轨道,每个分支输送轨道为一斜向轨道,且各分支输送轨道分别对应于所述各个换向衔接段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的各楼层的一连外通道;多个输送载具,其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各个分支输送轨道并邻近所述连外通道。从而,一旦在火灾或其他灾害发生时,即使是超高楼层的建筑物内的人员亦能够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紧急逃生装置,快速地经由所述分支输送轨道及所述主输送轨道而移动输送至安全区域。

Emergency escape devices for tall building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mergency evacuation device for high-rise buildings, which is not limited by the number of floors. I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a main conveying track, which is a S-shaped track vertically mounted on an outer wall of a building and has a dominant rail segment and a plurality of commutation joints; a plurality of branch conveying tracks, each branch conveying track being an oblique track, and Each branch conveying track corresponds to a continuous outer passage of each floor of the building in which the commutating and connecting sections are set respectively, and a plurality of conveying vehicles are slidably arranged on each branch conveying track and adjacent to the connecting outer passage respectively. Thus, in case of fire or other disasters, even the personnel in the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can use the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to quickly move to the safety area via the branch conveying track and the main conveying t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即便是超高楼层亦可利用的紧急逃生装置,尤指一种由防火材质制成、成本不高、且可以预设或外加并具有缓降功能的的紧急逃生装置,由S形主逃生轨道结合配置于各楼层住户的分支逃生轨道所组成,一旦火灾或其他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将建筑物内的逃生人员输送至安全地带,具有能够远离窗口不怕烟火、人多也不用担心、只要绑上安全带,挂上滑轮,不用几秒钟就安全快速的优点。
技术介绍
我国城市高层建筑数量猛增,楼层也越来越高,而高层消防技术远远跟不上高楼上升的速度,高层消防安全成为困扰城市安全的难题,为了应对高层建筑火灾,高楼较多的城市采取了各种举措,引进直升机空中救援、高楼云梯车等应急的救援设施,被火灾牵着鼻子走的被动救援方式,很难发挥最大救援效果。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各种火灾逃生装置。常规的逃生设备,可分为以下几类:1、缓降绳索类,例如高空救生器,其主要由下降绳索控制箱减压阀和安全带等组成,所述类逃生装置对逃生者的保护不足,在下降过程中容易受到二次伤害,且救援效率较低。2、逃生缓降管类,例如高楼逃生缓降管,其主要由固定框架和滑管构成,其还包括框体盖板,筒座和筒盖,打开底端筒盖时,其内置滑管即可落下,逃生者可穿过框体,经过管体内部的环箍和松紧带来缓速降落,采用挤压摩擦限速原理,达到缓降的目的,所述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1)一般在楼顶设计一个入口,急于逃生的人员会相互争抢拥挤踩踏;(2)这种滑道安装在高层建筑的外墙,长年累月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其材料寿命和设备的可靠性、安全难以保证;(3)逃生者的身上金属装饰物可能划伤滑道的内衬,造成强度不足。目前高楼配备的逃生设备非常少,而现有的公众逃生设备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开发一种可适用整个楼层单元公众的、安全快捷的逃生设备对现代高层建筑公共安全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如何改善上述问题并且提升建筑物发生灾难逃生时的安全性,申请人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构思出本专利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在楼房从顶楼到地面垂直架设一道专用S形主逃生通道,以及在每个楼层设计一个专用的分支逃生通道,以连结转换专用S形主逃生通道,所述S形结构可降低逃生人员于轨道上的滑行速度而提高安全性,并使逃生人员安全脱险。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主输送轨道、多个分支输送轨道以及多个输送载具,所述主输送轨道以架设工法垂直地架设于一建筑物的一外墙,所述主输送轨道具有一主导轨段与多个换向衔接段,所述主导轨段与所述各个换向衔接段共同构成一S形轨道;多个分支输送轨道,每个分支输送轨道为一斜向轨道且各分支输送轨道分别对应于所述各个换向衔接段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的各楼层的一连外通道,各所述分支输送轨道具有收合状态与展开状态,所述展开状态用于触发对应的所述换向衔接段的轨道走向变换,从而使所述各个分支输送轨道经由所述换向衔接段的轨道衔接所述主导轨段;各所述输送载具分别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各个分支输送轨道并邻近所述连外通道口,所述各个输送载具用于搭送一逃生人员自所述连外通道经过一所述分支输送轨道且触发所述分支输送轨道的展开状态,从而脱离所述分支输送轨道且经由所述主输送轨道移动到安全区域。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输送轨道及所述分支输送轨道在所述建筑物建造完成后再搭建架设于所述外墙。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输送轨道以及所述分支逃生轨道嵌设于所述建筑物建造的所述外墙中。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导轨段与各所述换向衔接段之间设有一道岔结构,每一道岔结构是由转辙器、岔心、双导轨和岔枕组成,并且通过拨杆以杠杆原理拨动轨道走向。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支输送轨道分为一主要轨道区段以及一次要轨道区段,而所述主要轨道区段与所述次要轨道区段的分界处的轨道上端配置有一连动件,所述连动件与所述次要轨道区段的轨道形成连动。又,所述连动件可以是具有用于平衡重力及/或开关的功能的平衡构件,例如,活塞式平衡器、翘翘板连动件、开闭控制器等。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各个输送载具包含一悬挂式的主导轨轮组、悬挂承轴支架、T型悬挂杆轴、吊杆、及折叠横托支架;所述折叠横托支架的两端套设有安全扣带。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输送轨道于邻近外墙与远离外墙的位置处可架设有沿建筑物从上至下的一主承重固定架,以使所述主输送轨道稳定固定于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外墙。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承重固定架包含一前主承重固定架与一后主承重固定架,所述前主承重固定架与所述后主承重固定架分别配置有一前支承重固定架以及一后支承重固定架,而所述前、后主承重固定架与所述前、后支承重固定架高度一致,并且于所述前、后主承重固定架与所述前、后支承重固定架之间配置多个匚状横向固定连接支架。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分支输送轨道的规格尺寸与所述主输送轨道的规格尺寸一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导轨段为的轨道末端出口可衔接一斜度较缓的缓冲区段,在所述缓冲区段架设一条与所述缓冲区段的轨道连接且与地面固定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地面固定形成支撑,所述缓冲区段可呈直线状、螺旋状、回字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紧急逃生装置的配置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以架设工法架设紧急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分支输送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图3所示的双导轨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A~5B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图3所示的单导轨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A~6D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图3所示的收合状态转换成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道岔结构的轨道转换的路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建筑物;10:外墙;11:连外通道;2:紧急逃生装置;20:主输送轨道;21:主导轨段;22:换向衔接段;23:主承重固定架;200:道岔结构;231:前主承重固定架;232:后主承重固定架;2310:前支承重固定架;2320:后支承重固定架;2311:匚状横向固定连接支架;2321:匚状横向固定连接支架;30:分支输送通道;30A:收合状态;30B:展开状态;310:主要轨道区段;320:次要轨道区段;321:连动件;40:输送载具;41:主导轨轮组;42:悬挂承轴支架;43:T型悬挂杆轴;44:吊杆;45:折叠横托支架;46:悬挂轴孔;47:固定轴;50: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揭露的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无需任何机电设备,在高楼建筑物以架设工法制作架设一条与建筑物顶楼高度一致且延伸到地面的S形环状结构,或者以所述架设工法且根据建筑物的楼层数或者各楼层的对外窗口数及其配置位置,制作架设多条对应不同楼层高度或者对外窗口数及其配置位置的垂直逃生承重轨道;所述垂直逃生承重轨道可划分出一个固定取向的主要轨道区段以及多个可变换轨道走向的轨道区段,而所述固定取向的主要轨道区段与所述各个可变换轨道方向的轨道区段共同构成S形的环状结构,所述垂直逃生承重轨道也称之为S形主逃生轨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紧急逃生装置进一步于各个楼层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主输送轨道,其垂直地架设于一建筑物的一外墙,所述主输送轨道具有一主导轨段与多个换向衔接段,所述主导轨段与各个所述换向衔接段共同构成一S形轨道;多个分支输送轨道,每个分支输送轨道为一斜向轨道,且各分支输送轨道分别对应于所述各个换向衔接段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的各楼层的一连外通道,所述各个分支输送轨道具有收合状态与展开状态,所述展开状态用于触发对应的所述换向衔接段的轨道走向变换,从而使各所述分支输送轨道经由所述换向衔接段的轨道衔接所述主导轨段;多个输送载具,其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各个分支输送轨道并邻近所述连外通道,所述各个输送载具用于搭送一逃生人员自所述连外通道经过一所述分支输送轨道且触发所述分支输送轨道的展开状态,从而脱离所述分支输送轨道且经由所述主输送轨道移动到安全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主输送轨道,其垂直地架设于一建筑物的一外墙,所述主输送轨道具有一主导轨段与多个换向衔接段,所述主导轨段与各个所述换向衔接段共同构成一S形轨道;多个分支输送轨道,每个分支输送轨道为一斜向轨道,且各分支输送轨道分别对应于所述各个换向衔接段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的各楼层的一连外通道,所述各个分支输送轨道具有收合状态与展开状态,所述展开状态用于触发对应的所述换向衔接段的轨道走向变换,从而使各所述分支输送轨道经由所述换向衔接段的轨道衔接所述主导轨段;多个输送载具,其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各个分支输送轨道并邻近所述连外通道,所述各个输送载具用于搭送一逃生人员自所述连外通道经过一所述分支输送轨道且触发所述分支输送轨道的展开状态,从而脱离所述分支输送轨道且经由所述主输送轨道移动到安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其中所述主输送轨道及所述分支输送轨道在所述建筑物建造完成后再搭建架设于所述外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其中所述主输送轨道以及所述分支逃生轨道嵌设于所述建筑物建造的所述外墙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楼避难的紧急逃生装置,其中所述主导轨段与所述各个换向衔接段之间设有一道岔结构,每一道岔结构是由转辙器、岔心、双导轨和岔枕组成,并且通过拨杆以杠杆原理拨动轨道走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健民
申请(专利权)人:赖健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