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叶窗的操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055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百叶窗的操控装置,在上梁内枢设一支转轴,下方以多数条牵引绳及拉绳垂设有多数个叶片,该拉绳沿上梁长方向延伸后从连杆中央穿出,上梁一端固设有一个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并与该转轴相连接,在该上梁外设有一支驱动该转轴旋转的连杆,该连杆下方与一个操控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操控装置包一个定位座、一个滚轮、一个第一弹性元件、一个定位齿轮、一个第二弹性元件及一个调整管; 该定位座顶端与该调整装置的连杆相连接,并供该拉绳从其中央穿置而过,其内部中段形成一个承座,该承座内周面上段一侧形成一个凸块,该凸块由下而上渐渐朝该定位座轴心方向增厚,该定位座外周面上、下段两侧各形成一个上、下槽孔; 该滚轮是水平枢设在该定位座内部上段,其外周面与该拉绳保持接触; 该第一弹性元件是由一个底框两末端向斜上方延伸出两支斜杆,该两斜杆顶端再向内弯折出两支端脚,该底框框固定位在该承座中,该斜杆具有受压后向上回释的弹性; 该定位齿轮是利用两个端脚枢设在该第一弹性元件顶端,并与该滚轮分别位于该拉绳两侧,该定位齿轮上方是被该凸块及滚轮限位而将拉绳夹固定位; 该第二弹性元件置于该定位座内部下段,其底端抵止在该定位座上; 该调整管是以其上段套置于该定位座外部,该拉绳从该调整管底端穿出,该调整管对应在该两上、下槽孔处设有两个上、下穿孔,该两穿孔中穿设有两个掣动杆,该两掣动杆并穿过该两上槽孔而触压于该两斜杆上,在该第二弹性元件顶端压抵一支销杆,该销杆的两端从该两下槽孔穿出且固定在该两下穿孔中。(*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百叶窗,特别是涉及一种百叶窗的操控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常规的百叶窗是在一个上梁1内枢设一支转轴2,该转轴2上设有多数个转轮座3,各转轮座3都是以一条牵引绳4绕结在多数个叶片5前、后侧,并在该叶片5底面以一条连接绳401撑托,有一条拉绳6以末端穿过各叶片5的贯孔501后系结在一个配重底板7上,另一端沿该上梁1长方向延伸后而由一侧穿出,收放该拉绳6可使叶片5收起或放下,该拉绳6在穿出该上梁1处设有一个定位装置8,可在收放过程中将该拉绳6卡止定位,该上梁1一端固设一个调整装置9,并与该转轴2相连接,其外露于该上梁1外的一个连杆901是与一支长杆902相连接,藉转动该长杆902可以驱动转轴2旋转,且利用该牵引绳4的卷收或放下而改变叶片5的角度。藉由上述构造可知,这种百叶窗的收放动作是利用该拉绳6配合定位装置8,而改变遮光角度的动作则是再利用该调整装置9,两者必须分开操作。如图2所示,该定位装置8是在一个座体8001中一侧枢设一个滚轮8002,另一侧则置放一个定位齿轮8003,底部以一个杆件8004防止脱出,该拉绳6是绕过滑轮8002后,而由该滚轮8002与定位齿轮8003之间向下穿出,欲放下叶片5时,将该拉绳6拉至左侧使该定位齿轮8003落下而脱离拉绳6,此时可将该拉绳6自掌中松放(但操作者手部维持偏左的角度),该叶片5就会因配重底板7的重量而垂放,如需中止垂放该叶片5则必须将该拉绳6拉至右侧释放(如图中假想线所示),该定位齿轮8003会被拉绳6带动而上移,且因该座体8001右侧壁与滚轮8002之间距小于该定位齿轮8003的直径,使该定位齿轮8003可卡止定位,而将该拉绳6夹固,当欲收起该叶片5时,通常是以垂直方向下拉该拉绳6(此时该定位齿轮8003会落下),如需中止收起该叶片5,只需直接释放该拉绳6或略向右拉后再释放(依该位齿轮8003是否接触该拉绳6而定),该定位齿轮8003会再上移、卡止后将该拉绳6夹固,上述的操作方式,具有将该拉绳6左、右偏移时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的缺点。如图3所示,是另一种已有技术百叶窗的操控装置,主要是将叶片收放及改变角度的装置合而为一,该操控装置的调整装置11外露的连杆1101为中空状,下方连接的长杆12也为中空状,而另有一拉绳13绕经一个滑轮1102后穿入该连杆1101及长杆12中,并从该长杆12下方穿出,藉转动该长杆12可改变叶片角度,收放该拉绳13可控制叶片收放,而该拉绳13的定位方式,因该长杆12中只容许拉绳13上、下移动,缺乏可供其左、右偏移的空间,所以无法采用上述以滚轮与定位齿轮的组合,而是在该长杆12底端另设一个定位装置14,该定位装置14包括一个套管1401、一个弹簧1402、一个夹体1403、一个控制套杆1404及一个卡环1405,该拉绳13可在弹簧1402作用下被夹固于该套管1401与夹体1403之间,而拉下该控制套杆1404可松释拉绳13。虽然,这种二合一的操控装置虽然具有保护幼童居家安全、促进美观的优点,但是,仍然具有在有限的操作空间中定位作用不易,摩擦阻力小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绳在收放时可适时夹固定位,具有较隹的使用安全性且拉绳收放顺畅的百叶窗的操控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的操控装置,在上梁内枢设有一个转轴,下方是以多数数条牵引绳及拉绳垂设有多数个叶片,有一个调整装置固设在上梁一端并与该转轴相连接,藉转动其外露于上梁外的一支连杆可驱动该转轴旋转,而利用该牵引绳改变叶片角度,该拉绳是沿上梁长方向延伸后从该连杆中央穿出,收放该拉绳可使该叶片收起或放下,而该调整装置的连杆下方更与一个操控装置连接并受其驱动,其特征是在于该操控装置更包括有一个定位座、一个滚轮、一个第一弹性元件、一个定位齿轮、一个第二弹性元件及一个调整管,该定位座顶端是与调整装置的连杆相连接,并可供该拉绳从其中央穿置而过,而内部中段形成一个承座,该承座内周面上段一侧形成一个凸块,该凸块是由下而上渐渐朝该定位座的轴心方向增厚,该定位座外周面上、下段两侧各形成有一个上、下槽孔;该滚轮是以水平枢设在该定位座内部上段,其外周面与该拉绳保持接触;该第一弹性元件是由一个底框两末端向斜上方延伸出两支斜杆,该两斜杆顶端再向内弯折出两支端脚,该底框是框固定位在该承座中,使该两斜杆受压后具有向上回释的弹性;该定位齿轮是利用两端脚而枢设在该第一弹性元件顶端,并与该滚轮分别置于该拉绳两侧,该定位齿轮上方是被该凸块及滚轮限位而将该拉绳夹固定位;该第二弹性元件是置于该定位座内部下段,其底端抵止于该定位座上该调整管是以其上段套置于该定位座外部,而使该拉绳可从其底端穿出,且对应于该两上、下槽孔处开设有两个上、下穿孔,有两个掣动杆是固设在两上穿孔中,并穿过该两上槽孔而触压于该两斜杆上,有一个销杆则压抵于该第二弹性元件顶端,其两端从该两下槽孔穿出后固定于该两下穿孔中,当下拉该调整管时,该掣动杆可促使定位齿轮向斜下方偏移而退离该滑轮,使该拉绳获得松释,而该第二弹性元件可提供该调整管的回复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提供以下附加特征,该凸块与定位齿轮的接触面设有多数个增强该定位齿轮夹固定位的齿纹。该承座两侧上方朝内延伸设有一个可覆盖在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框上方的盖板。该调整装置的连杆下端具有两个枢孔,该定位座顶端也设有两个枢孔,该操控装置连接一个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上、下半部各具有两个平行板,且该上、下平行板两两互呈正交状,而形成供该拉绳穿过的中央透空处,各平行板都向外凸设一个凸销,上方的平行板的两凸销枢接在该连杆的两枢孔中,下方的平行板的两凸销枢接于该定位座的两枢孔中。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因为本技术百叶窗的操控装置是将该拉绳400隐藏于该操控装置100内部,而从该调整管80底端穿出的多馀拉绳400可往复缠绕而勾设于该两定位元件90的勾部92上(如图5所示),使幼童在玩耍时不会发生被该拉绳400缠绕的意外,另外,该拉绳400在收、放之间,都与该滚轮50保持滚动摩擦接触,具有摩擦阻力小且动作顺畅的功效。下面通过最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百叶窗的操控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以往百叶窗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上述以往百叶窗的定位装置的操作示意图。图3是另一种以往百叶窗的操控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较隹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隹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直线Ⅴ-Ⅴ所取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上述较隹实施例收起叶片时的操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上述较隹实施例放下叶片时的操作示意图。图4、5所示,本技术的百叶窗的操控装置的较隹实施例中,该百叶窗的转轴200是与一个调整装置300相连接,并可藉转动一支连杆301驱动该转轴200旋转,达到改变叶片角度的目的,一条拉绳400绕经一个滑轮302后向下从连杆301中央穿出,该连杆301底端的两个耳片301′上设有一个枢孔301″,并藉一个连接件30而与一个操控装置100相连接,该操控装置100包含一个定位座40、一个滚轮50、一个第一弹性元件60、一个定位齿轮64、一个第二弹性元件70、一个调整管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丽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