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36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设有内芯,内芯的末端设有开口器,用来使患者张开上下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带螺旋内芯的口咽通气道可以轻松置入神志不清张口困难、牙关紧闭的病人,同时大大降低损伤口腔软组织和牙齿的风险。

A kind of oropharyngeal airway with spiral opener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ropharyngeal airway with the function of a spiral opener. The oropharyngeal airway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ore, and the end of the inner cor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er for opening the upper and lower jaws of patients. The new oral-pharyngeal airway with spiral inner cor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asily place patients who are unconscious and difficult to open their mouth and whose teeth are clo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isk of injuring oral soft tissue and teeth is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
本技术涉及口咽通气道
,尤其涉及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
技术介绍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导气管或口咽通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在临床急救时及全麻术后苏醒当中应用广泛。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上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多数神志不清,不能有效的配合医务人员,因此,口咽通气道置入常常非常困难,常常需要借助开口器或喉镜等工具辅助,不仅增加了口咽通气道的置入难度,还额外增加了病人口腔软组织和牙齿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用以解决现有口咽通气道需要辅助开口器等工具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该口咽通气道设有内芯,内芯的末端设有开口器,用来使患者张开上下颚。开口器为圆锥形结构,且锥面上设有螺纹,圆锥形结构的底部的中央与内芯连接,并形成一体结构。内芯的长度大于口咽通气道的长度,且内芯的锥形结构的直径小于口咽通气道的内径;开口器的圆锥形结构的锥角为30°。内芯的顶端设有把手,把手两侧设有旋转柄用来持握并带动开口器旋转,把手上还设有拉环,用来将内芯从口咽通气道中拉出。开口器采用硬塑料制成。口咽通气道的顶端为牙垫,口咽通气道为类圆台结构,靠近口咽通气道顶端的一侧比靠近口咽通气道末端的一侧粗。口咽通气道的顶端为牙垫,牙垫的横截面为胶囊形或椭圆形,长轴长度为5cm,短轴长度为2cm;牙垫采用弹性耐磨材料制成。口咽通气道的顶端设有翼缘,翼缘为胶囊形环或椭圆形环,长轴长度为8cm,短轴长度为4cm。口咽通气道的主体为咽弯曲管,顶端与牙垫连接;咽弯曲管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口咽通气道、内芯均采用TPE类材料制成。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采用了带有螺旋开口器的内芯,当患者牙关紧闭时,可以通过内芯上的螺旋开口器将患者的嘴张开,再将口咽通气道插入,内芯则可直接移除,这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其他的器材辅助;2、本技术的内芯通过把手结构的设计,既能用来操作旋转内芯,使螺旋开口器打开患者口腔,还能在口咽通气道完全插入患者口咽部后,方便将内芯拉出;3、本技术通过口咽通气道的设计,防止患者误吞口咽通气道或口咽通气道滑入患者的口腔内,同时通过TPE材料的使用,使得咽弯曲管更易插入患者口中,且牙垫更耐磨损,防止患者牙齿损坏口咽通气道。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特征和优点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开口器、2-旋转柄、3-拉环、4-牙垫、5-翼缘、6-咽弯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如图1所示,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该口咽通气道设有内芯,内芯的末端设有开口器1,用来使患者张开上下颚。开口器1为圆锥形结构,且锥面上设有螺纹,圆锥形结构的底部的中央与内芯连接,并形成一体结构;内芯的长度大于口咽通气道的长度,且内芯的锥形结构的直径小于口咽通气道的内径;开口器1的圆锥形结构的锥角为30°。通过螺旋开口器1可以将患者的嘴部打开,内芯采用一体结构,能够保证在内芯旋转时,内芯上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不会影响整个内芯的使用;当开口器1的锥角过大时,开口效果将减弱,而且对患者的牙齿、口腔会产生比较大的最用力,而造成损伤,当锥角过小时,使患者的嘴张开同样的大小,则开口器1的长度过大,也容易对患者的口腔造成损害。开口器1采用硬塑料制成,使得开口器1具备一定的硬度,可以将牙齿顶开,并保证自身和牙齿均不产生损坏。内芯的顶端设有把手,把手两侧设有旋转柄2用来持握并带动开口器1旋转,把手上还设有拉环3,用来将内芯从口咽通气道中拉出。口咽通气道的顶端为牙垫4,口咽通气道为类圆台结构,靠近口咽通气道顶端的一侧比靠近口咽通气道末端的一侧粗,可以使的口咽通气道顺利进入口中,且牙齿不会对口咽通气道产生损坏。牙垫4的横截面为胶囊形或椭圆形,长轴长度为5cm,短轴长度为2cm;牙垫4采用弹性耐磨材料制成,保证牙齿的咬合、摩擦不会对牙垫4造成磨损。口咽通气道的顶端设有翼缘5,翼缘5为胶囊形环或椭圆形环,长轴长度为8cm,短轴长度为4cm,防止患者误吞或者口咽通气道滑入患者口内,对患者造成损害。口咽通气道的主体为咽弯曲管6,顶端与牙垫4连接;咽弯曲管6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保证咽弯曲管6在插入到患者咽喉部位时,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口咽通气道、内芯均采用TPE类材料制成,该类材料包括多种子类别,医用级的TEP类材料相较传统的塑料毒性和生物兼容性更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本技术采用了带有螺旋开口器的内芯,当患者牙关紧闭时,可以通过内芯上的螺旋开口器将患者的嘴张开,再将口咽通气道插入,内芯则可直接移除,这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其他的器材辅助;本技术的内芯通过把手结构的设计,既能用来操作旋转内芯,使螺旋开口器打开患者口腔,还能在口咽通气道完全插入患者口咽部后,方便将内芯拉出;本技术通过口咽通气道的设计,防止患者误吞口咽通气道或口咽通气道滑入患者的口腔内,同时通过TPE材料的使用,使得咽弯曲管更易插入患者口中,且牙垫更耐磨损,防止患者牙齿损坏口咽通气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咽通气道设有内芯,所述内芯的末端设有开口器(1),用来使患者张开上下颚;所述开口器(1)为圆锥形结构,且锥面上设有螺纹,所述圆锥形结构的底部的中央与所述内芯连接,并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内芯的长度大于所述口咽通气道的长度,且所述内芯的锥形结构的直径小于所述口咽通气道的内径;所述开口器(1)的圆锥形结构的锥角为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螺旋开口器功能的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咽通气道设有内芯,所述内芯的末端设有开口器(1),用来使患者张开上下颚;所述开口器(1)为圆锥形结构,且锥面上设有螺纹,所述圆锥形结构的底部的中央与所述内芯连接,并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内芯的长度大于所述口咽通气道的长度,且所述内芯的锥形结构的直径小于所述口咽通气道的内径;所述开口器(1)的圆锥形结构的锥角为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器(1)采用硬塑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顶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两侧设有旋转柄(2)用来持握并带动所述开口器(1)旋转,所述把手上还设有拉环(3),用来将所述内芯从所述口咽通气道中拉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口咽通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滨徐懋郭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