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22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库,属于汽车停放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体停车库承载力有限,难以同时停放较多车辆的问题。本立体停车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前立式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前边角立柱,后立式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后边角立柱,同一侧的前边角立柱与后边角立柱之间通过侧部架体固定连接,两根前边角立柱之间固连有若干前安装横梁,两根后边角立柱之间固连有若干后安装横梁,前立式支架位于若干前安装横梁的内侧且与各前安装横梁固定,后立式支架位于若干后安装横梁的内侧且与各后安装横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承载质量大、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停车库
本技术属于停车设备
,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立体停车库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循环式立体停车库由于占用空间小,停车量大、灵活性强,受到商家的普遍青睐。循环式立体停车库一般若干停车架以及相对设置的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同时在地面上设置骨架,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固定在骨架上,整个立体停车库的重量都是通过骨架进行支撑的。在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上分别设有可以循环转的链条,若干个停车架都是连接在链条上,通过链条的转动带动各个停车架在竖直方向上循环移动。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垂直循环立体停车库(授权公告号CN202672812U),包括机架,机架的前后两侧悬吊有若干能上下循环运动的载车吊架,所述载车吊架底部设有车位托盘底架,车位托盘底架上设有车位托盘,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载车吊架上下循环运动的驱动装置。该立体停车库以及汽车的全部重量全部依靠四根立柱进行支撑,而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外侧缺少支撑,仅仅依靠多个焊接点与立柱进行固定,这样的骨架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使得立体停车库承载力有限,难以同时停放较多的车辆,而且安全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立体停车库,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升立体停车库的承载能力。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所述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之间设有若干能循环移动的停车架,所述前立式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前边角立柱,后立式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后边角立柱,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前边角立柱与后边角立柱之间通过侧部架体固定连接,两根前边角立柱之间固连有若干前安装横梁,两根后边角立柱之间固连有若干后安装横梁,所述前立式支架位于若干前安装横梁的内侧且与各前安装横梁固定,所述后立式支架位于若干后安装横梁的内侧且与各后安装横梁固定。本立体停车库中,前边角立柱与后边角立柱之间通过侧部架体固定连接,而两根前边角立柱之间固连若干前安装横梁,两根后边角立柱之间固连若干后安装横梁,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侧部架体和前/后安装横梁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对前边角立柱、后边角立柱进行支撑,大大提升了前边角立柱、后边角立柱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整个骨架结构强度更高,稳定性也更好,有利于提升立体停车库的承载力。前立式支架位于若干前安装横梁的内侧且与各前安装横梁固定,这样不仅使得前立式支架具有较多的固定点,而且若干前安装横梁共同对前立式支架进行抵靠支撑,防止前立式支架向外侧变形和移位,提升了前立式支架的稳定性,同理,后立式支架的稳定性也同样提升,这样使得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之间可以设置更多的停车架,提升了立体停车库的承载力。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中,所述前安装横梁和后安装横梁均水平设置,各前安装横梁、各后安装横梁分别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这样的结构使得前立式支架以及后立式支架在高度方向上多个位置受到各前安装横梁或后安装横梁的水平方向的支撑和固定,防止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向外侧变形和移位,进而提升立体停车库的承载能力。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中,所述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均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撑梁和两根竖直设置的立梁,所述支撑梁水平设置,两根立梁的下端均固定在支撑梁上,所述前立式支架的支撑梁与其中一根前安装横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后立式支架的支撑梁与其中一根后安装横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底部设置支撑梁,且支撑梁与前安装横梁或后安装横梁固定,同时由于支撑梁、前安装横梁和后安装横梁均水平设置,支撑梁与前安装横梁或后安装横梁之间能形成较大的焊接面积,因此能进一步提升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立体停车库的承载能力。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中,所述侧部架体包括中间立柱,所述中间立柱与同一侧的前边角立柱之间、中间立柱与同一侧的后边角立柱之间分别通过若干加强梁固定连接。中间立柱的下端固定于地面上,通过设置中间立柱,配合两根前边角立柱和两根后边角立柱,在不影响汽车停放空间的前提下,使整个骨架与地面形成了六点支撑,大大提升了稳定性。而且,设置加强梁之后,中间立柱与前边角立柱、后边角立柱之间形成相互的连接和支撑,这也使得整个骨架结构强度更高,进而提升立体停车库的承载能力。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中,所述前安装横梁、后安装横梁的数量均为2-7根,各前安装横梁以及各后安装横梁分别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作为优选,前安装横梁、后安装横梁的数量均4根。各前安装横梁以及各后安装横梁分别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在进行前立式支架或后立式支架的安装时,能方便前立式支架与各前安装横梁同时进行固定连接,同样也能方便后立式支架与各后安装横梁同时进行固定连接。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中,所述前立式支架或后立式支架的支撑梁的长度为两根立梁之前间距的1.5-3倍,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与其固连的前安装横梁或后安装横梁的两端。这样使得支撑梁与前安装横梁或后安装横梁之间能形成较大的焊接面积,以进一步提升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立体停车库的承载能力。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中,所述支撑梁的两端端面分别与一根加强梁固定连接。这样进一步提升了支撑梁的稳定性,由此使得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稳定性更高。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中,本立体停车库还包括两根顶横梁和两根顶纵梁,其中一根顶横梁连接在两根前边角立柱的上端之间,另一根顶横梁连接在两根后边角立柱的上端之间,两根顶横梁和两根顶纵梁相连形成矩形框状,两根中间立柱的上端分别与两根顶纵梁一一对应固连。前边角立柱、边角立柱的上端通过顶横梁和顶纵梁进行连接,进一步提升了前边角立柱、后边角立柱的稳定性。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中,两根顶纵梁之间还垂直固连有横加强梁,所述横加强梁与两根顶横梁之间分别垂直连接有纵加强梁。这样的设计提升了顶横梁和顶纵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使前边角立柱、边角立柱结构更为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立体停车库具有以下优点:1、本立体停车库前边角立柱与后边角立柱之间通过侧部架体固定连接,使得前边角立柱和后边角立柱稳定性更强,支撑强度更高,有利于提升立体停车库的承载力。2、本立体停车库设置有若干前安装横梁和后安装横梁来分别对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支撑和固定,大大提升了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的稳定性,提升了立体停车库的承载力。3、本立体停车库由于前立式支架和后立式支架稳定性好,使得停车架运行精度较高,使立体停车库运行更加稳定,维修率大大降低,进行降低了维护的成本,安全性也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立体停车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立体停车库省略车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立式支架;2、后立式支架;a、支撑梁;b、立梁;3、停车架;4、前边角立柱;5、后边角立柱;6、侧部架体;61、中间立柱;62、加强梁;7、前安装横梁;8、后安装横梁;9、顶横梁;10、顶纵梁;11、横加强梁;12、纵加强梁;13、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立体停车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立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立式支架(1)和后立式支架(2),所述前立式支架(1)和后立式支架(2)之间设有若干能循环移动的停车架(3),所述前立式支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前边角立柱(4),后立式支架(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后边角立柱(5),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前边角立柱(4)与后边角立柱(5)之间通过侧部架体(6)固定连接,两根前边角立柱(4)之间固连有若干前安装横梁(7),两根后边角立柱(5)之间固连有若干后安装横梁(8),所述前立式支架(1)位于若干前安装横梁(7)的内侧且与各前安装横梁(7)固定,所述后立式支架(2)位于若干后安装横梁(8)的内侧且与各后安装横梁(8)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立式支架(1)和后立式支架(2),所述前立式支架(1)和后立式支架(2)之间设有若干能循环移动的停车架(3),所述前立式支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前边角立柱(4),后立式支架(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后边角立柱(5),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前边角立柱(4)与后边角立柱(5)之间通过侧部架体(6)固定连接,两根前边角立柱(4)之间固连有若干前安装横梁(7),两根后边角立柱(5)之间固连有若干后安装横梁(8),所述前立式支架(1)位于若干前安装横梁(7)的内侧且与各前安装横梁(7)固定,所述后立式支架(2)位于若干后安装横梁(8)的内侧且与各后安装横梁(8)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横梁(7)和后安装横梁(8)均水平设置,各前安装横梁(7)、各后安装横梁(8)分别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式支架(1)和后立式支架(2)均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撑梁(a)和两根竖直设置的立梁(b),所述支撑梁(a)水平设置,两根立梁(b)的下端均固定在支撑梁(a)上,所述前立式支架(1)的支撑梁(a)与其中一根前安装横梁(7)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后立式支架(2)的支撑梁(a)与其中一根后安装横梁(8)的内侧面固定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卜琴肖招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