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954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经编网布领域,提供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解决了现有技术弹性不足的缺点,包括上织布和下织布,所述上织布由相邻大的四条经编主线相互缠绕形成四个绕点a、b、c、d组成的菱形织孔,所述下织布与上织布结构相同,具有同样形状大小的菱形织孔,所述上织布和下织布的菱形织孔的位置上下一一对应且共用绕点b、d而不共用绕点a、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
本技术涉及经编网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
技术介绍
经编网布是由带有纱线衬入装置的经编机生产的一类织物,纱线能够按照使用要求平行伸直地衬到需要的方向上,目前,经编网布大多为单层编织结构,导致其整体强度较差,中国专利号201720903920.3提出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包括主织线,所述主织线上环形设有绕节,且一条主织线上设有多个绕节,所述绕节的大小保持不变,相邻两个主织线上的绕节相互交叉套接,所述多个主织线交叉固定构成织布,且绕节上横向贯穿固定有加强线,所述织布分为上织布和下织布,所述上织布和下织布的结构相同,该上织布覆盖在下织布的上方,且两者的中间隔层设有纤维布层,所述纤维布层上设有网孔,该上织布和下织布之间相对应的绕节上设有固定线环,所述固定线环贯穿穿过网孔,固定其上下端的上织布和下织布。所述双层加强经编网布同一条主织线上设置的绕节之间相互之间不交叉且各个绕节之间没有形成拉伸性好的织孔,横向贯穿有加强线,导致纵横向的拉伸弹性不好,不适应一些需要较好弹性的应用场合,比如运动鞋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解决了现有技术弹性不足的缺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包括上织布1和下织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织布1包括经编主线11,经编主线12,经编主线13,经编主线14,所述经编主线11和经编主线12相互缠绕形成绕点a,所述经编主线11和经编主线12相互缠绕形成绕点a,所述经编主线12和经编主线13相互缠绕形成相互对称的绕点b与d,所述经编主线13和经编主线14相互缠绕形成与绕点a对称的绕点c,所述绕点a、b、c、d组成菱形织孔3,所述下织布2与上织布1结构相同,具有同样形状大小的菱形织孔5,所述菱形织孔5与所述菱形织孔3共用绕点b、d而不共用绕点a、c。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菱形织孔5具有与所述菱形织孔3的四个绕点a、b、c、d相对应的绕点e、f、g、h,所述绕点e、g分别于与对应的绕点b、d以线圈4连接。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整体弹性好,通过设置相邻的四条经编主线相互缠绕形成菱形织孔,所述菱形织孔的结构在纵横向上的拉伸性能都很好,适合应用在需要较大弹性的场合。2、本专利技术上下结构紧密,强度高,通过设置下织布与上织布结构相同,与所述上织布共用绕点b、c而不共用绕点a、d,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且上下织布连接紧密。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改进方案,上织布与下织布通过线圈连接绕点实现连接,则可以根据需要加强线圈的强度,使连接更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织布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织布与下织布公用绕点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织布与下织布以线圈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为:参考图1、图2,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包括上织布1和下织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织布1包括经编主线11,经编主线12,经编主线13,经编主线14,所述经编主线11、经编主线12、经编主线13和经编主线14相互缠绕形成四个绕点a、b、c、d组成菱形织孔3,其中所述经编主线11和经编主线12相互缠绕形成绕点a,所述经编主线11和经编主线12相互缠绕形成绕点a,所述经编主线12和经编主线13相互缠绕形成相互对称的绕点b与d,所述经编主线13和经编主线14相互缠绕形成与绕点a对称的绕点c,所述下织布2与上织布1结构相同,具有同样形状大小的菱形织孔5,所述菱形织孔5与所述菱形织孔3共用绕点b、d而不共用绕点a、c,即所述菱形织孔5以绕点b、d与所述菱形织孔3连接,从而实现上下织布的连接。循环设置菱形织孔3和菱形织孔5,可以形成各种大小的网布。参考图3,所述菱形织孔5具有与所述菱形织孔3的四个绕点a、b、c、d相对应的绕点e、f、g、h,所述绕点e、g分别于与对应的绕点b、d以线圈4连接。所述线圈4采用加强线,所述加强线结构由碳纤维丝和锦纶长丝相互缠绕组成。本技术也可以有其他变型,比如选取四个绕点a、b、c、d中的任意两个点作为所述菱形织孔3与所述菱形织孔5相应绕点之间的连接点。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包括上织布(1)和下织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织布(1)包括第一经编主线(11),第二经编主线(12),第三经编主线(13),第四经编主线(14),所述第一经编主线(11)和第二经编主线(12)相互缠绕形成第一绕点(a),所述第二经编主线(12)和第三经编主线(13)相互缠绕形成相互对称的第二绕点(b)与第四绕点(d),所述第三经编主线(13)和第四经编主线(14)相互缠绕形成与第一绕点(a)对称的第三绕点(c), 所述第一绕点(a)、第二绕点(b)、第三绕点(c)、第四绕点(d)组成第一菱形织孔(3),所述下织布(2)与上织布(1)结构相同,具有同样形状大小的第二菱形织孔(5),所述第二菱形织孔(5)与所述第一菱形织孔(3)以共用第二绕点(b)、第四绕点(d)而不共用第一绕点(a)、第三绕点(c)的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加强经编网布,包括上织布(1)和下织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织布(1)包括第一经编主线(11),第二经编主线(12),第三经编主线(13),第四经编主线(14),所述第一经编主线(11)和第二经编主线(12)相互缠绕形成第一绕点(a),所述第二经编主线(12)和第三经编主线(13)相互缠绕形成相互对称的第二绕点(b)与第四绕点(d),所述第三经编主线(13)和第四经编主线(14)相互缠绕形成与第一绕点(a)对称的第三绕点(c),所述第一绕点(a)、第二绕点(b)、第三绕点(c)、第四绕点(d)组成第一菱形织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森亿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