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780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该系统包括连接的复合氧化塔、活性炭吸附塔和再生溶剂塔,并将活性炭吸附塔设置为一备一用,系统解决了反渗透浓水排放污染环境及进一步回用预处理问题,实现了活性炭的再生循环使用,活性炭可循环使用30次以上,同时再生剂能够循环使用,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
技术介绍
反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废水回用、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制备等领域。在废水回用领域,反渗透膜将75%~85%的进水转化成回用水,同时所有被截留的物质都被浓缩在进水水量15%~25%的浓水中,浓水的污染物浓度大约为进水中污染物浓度的4-6倍。反渗透浓水主要特征为盐度高,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目前,国内外对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包括高级氧化、吸附法、电渗析和蒸发浓缩等方法。不管是反渗透浓水的达标排放和进一步回收利用,均需要降低反渗透浓水中有机物含量,但是这些有机物含量高,降解难度大、去除效率低,处理能耗高。因此,高效降解反渗透有机污染物是反渗透浓水达标排放及回收利用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复合氧化塔、活性炭吸附塔和溶剂再生塔,并将活性炭吸附塔一备一用,不但实现了反渗透浓水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实现了活性炭的再生循环使用,活性炭可循环使用30次以上,同时再生剂能够循环使用,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连接的复合氧化塔和活性炭吸附塔。所述系统还包括溶剂再生塔,所述溶剂再生塔与活性炭吸附塔相连接。所述溶剂再生塔与再生溶剂储罐相连接。在所述活性炭吸附塔和再生溶剂储罐之间安装溶剂泵。在所述复合氧化塔和活性炭吸附塔之间安装复合氧化出水泵。所述活性炭吸附塔优选设置为一备一用,当出水水质不达标时,将进水切至备用活性炭吸附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2、本技术系统解决了反渗透浓水排放污染环境及进一步回用预处理问题,实现了活性炭的再生循环使用,活性炭可循环使用30次以上,同时再生剂能够循环使用,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装置连接图。图中:1、复合氧化塔;;2、活性炭吸附塔;3、溶剂再生塔;4、再生溶剂储罐;5、溶剂泵;6、复合氧化出水泵;7、备用活性炭吸附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该系统包括连接的复合氧化塔1和活性炭吸附塔2。该系统还包括溶剂再生塔3,溶剂再生塔3与活性炭吸附塔2相连接。溶剂再生塔3与再生溶剂储罐4相连接。活性炭吸附塔2和再生溶剂储罐4之间安装溶剂泵5。在复合氧化塔1和活性炭吸附塔2之间安装复合氧化出水泵6。活性炭吸附塔2优选设置为一备一用,当出水水质不达标时,将进水切至备用活性炭吸附塔7。在实际应用中,反渗透浓水通过浓水管线进入复合氧化塔1,与通过双氧水管线和臭氧管线进入复合氧化塔1的臭氧和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将部分有机物矿化脱除,出水通过复合氧化出水泵6进入活性炭吸附塔2进一步吸附脱除有机物。当活性炭吸附塔2出水COD不能达标时自动切换成备用活性炭吸附塔7进行吸附;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可通过有机溶剂进行再生,有机溶剂进入溶剂再生塔3再生循环利用,溶剂再生塔3还与再生溶剂储罐4相连接,再生后的有机溶剂通过溶剂泵5进入再生溶剂储罐4储备,从而实现再生循环利用。实施例1某焦化厂反渗透浓水COD为170mg/L,废水首先进水复合氧化塔,水力停留时间为0.5h,臭氧投加量为200mg/L,双氧水投加量为200mg/L,经复合氧化后废水COD降低为100mg/L,出水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塔内装填活性炭的量为进水量的10%,吸附塔停留时间为30min,吸附塔出水COD降低至50mg/L,吸附塔内活性炭再生所用再生溶剂为甲醇,再生时间为60min,活性炭可循环使用30次以上。实施例2某煤化工厂反渗透浓水COD为230mg/L,废水首先进水复合氧化塔,水力停留时间为1.5h,臭氧投加量为350mg/L,双氧水投加量为400mg/L,经复合氧化后废水COD降低为120mg/L,出水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塔内装填活性炭的量为进水量的15%,吸附塔停留时间为60min,吸附塔出水COD降低至60mg/L,吸附塔内活性炭再生所用再生溶剂为乙醇,再生时间为90min,活性炭可循环使用30次以上。实施例3某造纸厂反渗透浓水COD为280mg/L,废水首先进水复合氧化塔,水力停留时间为2.5h,臭氧投加量为500mg/L,双氧水投加量为450mg/L,经复合氧化后废水COD降低为140mg/L,出水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塔内装填活性炭的量为进水量的20%,吸附塔停留时间为90min,吸附塔出水COD降低至70mg/L,吸附塔内活性炭再生所用再生溶剂为丙酮,再生时间为120min,活性炭可循环使用30次以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连接的复合氧化塔(1)和活性炭吸附塔(2);所述系统还包括溶剂再生塔(3),所述溶剂再生塔(3)与活性炭吸附塔(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连接的复合氧化塔(1)和活性炭吸附塔(2);所述系统还包括溶剂再生塔(3),所述溶剂再生塔(3)与活性炭吸附塔(2)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再生塔(3)与再生溶剂储罐(4)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王靖宇刘亚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