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后扭梁悬架的上加强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18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后扭梁悬架的上加强件结构,属于汽车后扭转梁半独立悬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扭力梁,扭力梁两端焊接有纵臂,纵臂的前端焊接有衬管,纵臂的后端焊接有减震器支座、减震销和鼓安装板,扭力梁两端与纵臂的焊接处焊接有加强件,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位于扭力梁朝向纵臂后端一侧的顶部位置,第二加强件位于扭力梁朝向纵臂后端一侧的底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扭力梁两端与纵臂的焊接处新增了加强件,并对加强件焊接位置作了合理设计,避开了扭力梁与纵臂的应力集中区,可以大大降低扭力梁与纵臂焊接的应力,从而提高了扭力梁与纵臂焊接位置的强度和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后扭梁悬架的上加强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后扭梁悬架的上加强件结构,属于汽车后扭转梁半独立悬架

技术介绍
扭转梁半独立悬架是目前常用的汽车后悬挂结构,通过一根整体的V形或U形断面的扭力梁把左右两侧的纵臂焊在一起,在纵臂的前端通过橡胶—金属支承与车身作绞式连接,在纵臂的后端与轮毂、减震器和减震弹簧相连。扭力梁的纵臂可绕硬性连接点上下摆动以便通过减震器和减震弹簧吸收震动,起到吸震的作用,当两侧悬架变形不等时,扭力梁发生扭转变形,因该扭力梁有较大的弹性,可起到横向稳定杆的作用。因此扭力梁是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中关键部件,其起到传力、受力和连接平衡两侧的作用,而悬架又关系到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当两侧悬架变形时,扭力梁发生变形,对扭力梁与纵臂、鼓安装板与轮胎支架的焊缝要求很高,如果设计得不好,很容易使得扭力梁与纵臂、鼓安装板与轮胎支架之间产生裂纹,从而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在扭转梁悬架总成中,扭力梁两端焊接有纵臂,纵臂的前端焊接衬管,衬管安装橡胶—金属支承连到车身上,纵臂的后端焊接减震器支座、减震销和鼓安装板,通过减震销安装螺旋弹簧,减震器支座安装减震器,通过鼓安装板连接轮毂轮胎支承在地面。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扭力梁两端直接焊接在纵臂上,遇转向工况或者不平路面,都容易造成焊缝处应力较大,从而导致焊缝出现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后扭梁悬架的上加强件结构,可降低扭力梁与纵臂焊接处应力,从而可以避开焊缝应力集中造成开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后扭梁悬架的上加强件结构,包括扭力梁,扭力梁两端焊接有纵臂,纵臂的前端焊接有衬管,纵臂的后端焊接有减震器支座、减震销和鼓安装板,扭力梁两端与纵臂的焊接处焊接有加强件,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位于扭力梁朝向纵臂后端一侧的顶部位置,第二加强件位于扭力梁朝向纵臂后端一侧的底部位置。进一步的是:鼓安装板直接焊接在纵臂后端的外端面上,纵臂后端的外端部弯曲设置,且弯曲方向与鼓安装板的轮毂安装方向相适配。进一步的是:鼓安装板焊接在轮胎支架上,轮胎支架焊接在纵臂后端的外侧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扭力梁两端与纵臂的焊接处新增了加强件,并对加强件焊接位置作了合理设计,避开了扭力梁与纵臂的应力集中区,可以大大降低扭力梁与纵臂焊接的应力,从而提高了扭力梁与纵臂焊接位置的强度和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扭力梁、2-纵臂、3-衬管、4-减震器支座、5-减震销、6-鼓安装板、7-轮胎支架、8-加强件、81-第一加强件、82-第二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扭力梁1,扭力梁1两端焊接有纵臂2,纵臂2的前端焊接有衬管3,纵臂2的后端焊接有减震器支座4、减震销5和鼓安装板6,扭力梁1两端与纵臂2的焊接处焊接有加强件8,加强件8包括第一加强件81和第二加强件82,第一加强件81位于扭力梁1朝向纵臂2后端一侧的顶部位置,第二加强件82位于扭力梁1朝向纵臂2后端一侧的底部位置。焊接加强件8时,焊缝不能出现漏焊,焊缝不均匀、不饱满,焊穿等现象。加强件8的设计既需要避开应力集中区,又要避免与减震器总成的运动干涉。焊接加强件8后,各工况下的强度改善明显,原来纵臂2与扭力梁1交接处的应力下降一半,最大降幅达900MPa。鼓安装板6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鼓安装板6直接焊接在纵臂2后端的外端面上,纵臂2后端的外端部弯曲设置,且弯曲方向与鼓安装板6的轮毂安装方向相适配。另一种是鼓安装板6焊接在轮胎支架7上,轮胎支架7焊接在纵臂2后端的外侧壁。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第二种安装方式。在扭转梁悬架总成组装时,衬管3安装橡胶—金属支承连到车身上,通过减震销5安装螺旋弹簧,减震器支座4安装减震器,通过鼓安装板6连接轮毂轮胎支承在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后扭梁悬架的上加强件结构,包括扭力梁(1),扭力梁(1)两端焊接有纵臂(2),纵臂(2)的前端焊接有衬管(3),纵臂(2)的后端焊接有减震器支座(4)、减震销(5)和鼓安装板(6),其特征在于:扭力梁(1)两端与纵臂(2)的焊接处焊接有加强件(8),加强件(8)包括第一加强件(81)和第二加强件(82),第一加强件(81)位于扭力梁(1)朝向纵臂(2)后端一侧的顶部位置,第二加强件(82)位于扭力梁(1)朝向纵臂(2)后端一侧的底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后扭梁悬架的上加强件结构,包括扭力梁(1),扭力梁(1)两端焊接有纵臂(2),纵臂(2)的前端焊接有衬管(3),纵臂(2)的后端焊接有减震器支座(4)、减震销(5)和鼓安装板(6),其特征在于:扭力梁(1)两端与纵臂(2)的焊接处焊接有加强件(8),加强件(8)包括第一加强件(81)和第二加强件(82),第一加强件(81)位于扭力梁(1)朝向纵臂(2)后端一侧的顶部位置,第二加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用均胡少洪胡礼浦吕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