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光PVC胶带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711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亮光PVC胶带及其制作方法,涉及胶带技术领域。该胶带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第一离型材料层、高亮光涂层、PVC膜层、抗起翘压敏胶层和第二离型材料层。使用时,可将该胶带贴附于金属、塑料等工件表面,使得工件表面具有较高的光泽度,从而达到对应的表面装饰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喷涂或电镀等方式,贴附高亮光PVC胶带不仅可以改变工件表面的光泽,还具有较为优异的抗起翘性能,工艺简单,成品率高,且成品后期加工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亮光PVC胶带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带
,尤其是指一种高亮光PVC胶带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金属、塑料外表面进行图层装饰已变得越来越普遍。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将金属、塑料件加工好,然后喷涂涂料或者金属、塑料件电镀好再去成型加工成装饰件,但这些工艺成本高、工艺耗时长、良品率低。现有相关技术中的胶带结构如图1所示,依次包括离型膜层11、亚克力型压敏胶层12和PVC膜层13。或者如图2所示结构,依次包括相较型压敏胶层21、底涂层22和PVC膜层2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金属、塑料等制件表面形成装饰层,改变其外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亮光PVC胶带,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第一离型材料层、高亮光涂层、PVC膜层、抗起翘压敏胶层和第二离型材料层。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高亮光涂层由高亮光涂覆物涂覆而成,按重量份计,高亮光涂覆物的组分包括: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聚合物树脂为苯酚-甲醛树脂、脲-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丙烯酸酯树脂及改性聚合物树脂中的一种;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氨基树脂类、金属盐螯合物类、聚酰胺类、酸酐类、酮肟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类、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所述抗氧化剂为过氧化物分解型、自由基清除型、金属减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硬度调节剂为聚丙烯酸酯类、聚烯烃类、氟碳类低聚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丁酮、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甲苯、甲苯、二元酸酯、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抗起翘压敏胶层由抗起翘压敏胶涂覆物涂覆而成,按重量份计,抗起翘压敏胶涂覆物的组分包括: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压敏胶为丙烯酸酯类、有机硅类、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所述增粘树脂为松香类、萜烯类、碳五碳九聚合类中一种或几种;所述固化剂为三聚氰胺缩甲醚、氮丙啶、异氰酸酯、金属盐螯合物中一种或几种;所述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离型材料层和/或第二离型材料层为离型纸或离型膜,第一离型材料层和/或第二离型材料层厚度为25um-200um。在进一步的方案中,第二离型材料层为网格离型膜或离型纸,网格间距0.1-1mm。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高亮光涂层厚度为10um-60um。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PVC膜层厚度为15um-220um。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抗起翘压敏胶层厚度为10um-60um。此外,还公开了一种所述高亮光PVC胶带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高亮光涂覆物涂覆于第一离型材料层表面,于80-130℃下烘干,形成一面带有第一离型材料层的高亮光涂层;将抗起翘压敏胶涂覆物涂覆于第二离型材料层表面,于80-130℃下烘干,形成一面带有第二离型材料层的抗起翘压敏胶层;将一面带有第一离型材料层的高亮光涂层和一面带有第二离型材料层的抗起翘压敏胶层分别贴附于PVC膜层的两面,即形成所述高亮光PVC胶带。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高亮光PVC胶带,使用时,可将该胶带贴附于金属、塑料等工件表面,使得工件表面具有较高的光泽度,从而达到对应的表面装饰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喷涂或电镀等方式,贴附高亮光PVC胶带不仅可以改变工件表面的光泽,还具有较为优异的抗起翘性能,工艺简单,成品率高,且成品后期加工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胶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亮光PVC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11-离型膜层、12-亚克力型压敏胶层、13-PVC膜层、21-橡胶型压敏胶层、22-底涂层、23-PVC膜层、31-第二离型材料层、32-抗起翘压敏胶层、33-PVC膜层、34-高亮光涂层、35-第一离型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结合附图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亮光PVC胶带,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第一离型材料层35、高亮光涂层34、PVC膜层33、抗起翘压敏胶层3和第二离型材料层31。使用时,可直接将高亮光PVC胶带贴附于金属、塑料等工件表面,使得金属、塑料等工件表面获得所需的表面光泽度,改善工件表面的外观。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离型材料层35和/或第二离型材料层31优选为离型纸或离型膜。第二离型材料层31还可优选为网格离型膜或离型纸,网格间距0.1-1mm。且第一离型材料层35和/或第二离型材料层31更优选为PET离型膜。第一离型材料层35和/或第二离型材料层31厚度优选为25um-200um,更优选厚度为50um-75um,离型材料层有利于胶带材料的保存及运输。此外,所述高亮光涂层厚度优选为10um-60um,主要用于改善被贴附工件表面的光泽度。所述PVC膜层33的颜色可为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等中的任一种,较优为黑色;PVC膜层33的厚度为15um-220um,较优的90um,太薄不容易加工,太厚影响最终成品贴附性。所述抗起翘压敏胶层厚度优选为10um-60um,较优选为30um-50um。上述方案中,高亮光涂层34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高亮光涂覆物涂覆而成,如高亮光涂料、高亮光漆。还可以优选为一种特殊的新型高亮光涂覆物,按重量份计,该新型高亮光涂覆物的组分包括:且,优选的,所述聚合物树脂为苯酚-甲醛树脂、脲-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丙烯酸酯树脂及改性聚合物树脂中的一种,更优选为羟基丙烯酸树脂。所述固化剂优选为异氰酸酯类、氨基树脂类、金属盐螯合物类、聚酰胺类、酸酐类、酮肟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异氰酸酯类。且固化剂的添加量要根据涂层光泽度和附着力而定,若固化剂添加少附着力差,固化不完全;若固化剂添加量多,则混合物料存放时间短,不适合工艺加工。所述流平剂优选为有机硅类、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更优选为有机硅类,流平剂的添加量可具体根据外观而定。所述抗氧化剂优选为过氧化物分解型、自由基清除型、金属减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自由基清除型。所述硬度调节剂为聚丙烯酸酯类、聚烯烃类、氟碳类低聚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丁酮、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甲苯、甲苯、二元酸酯、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丁酯、甲苯、丁酮混合。且溶剂的混合比例根据挥发程度调节,如挥发慢则增加丁酮比例,若挥发快则增加丁酯比例。上述方案中,所述抗起翘压敏胶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抗起翘压敏胶涂覆物涂覆而成,也可以是一种特殊的新型抗起翘压敏胶涂覆物涂覆而成,按重量份计,抗起翘压敏胶涂覆物的组分包括:且,优选的,所述压敏胶为丙烯酸酯类、有机硅类、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更优选为丙烯酸酯类。所述增粘树脂为松香类、萜烯类、碳五碳九聚合类中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松香类。所述固化剂为三聚氰胺缩甲醚、氮丙啶、异氰酸酯、金属盐螯合物中一种或几种。所述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高亮光PVC胶带的制作实施例1步骤一:称取50份丙烯酸酯树脂(市售产品,DSM,7133),依次加30份混合溶剂、2份固化剂、0.1份抗氧化剂(市售,苯基对苯二酚聚合物)、0.1份流平剂(市售,BYK3510)、5份硬度调节剂(自制)搅拌均匀,涂覆于50mm离型膜上,120℃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亮光PVC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第一离型材料层、高亮光涂层、PVC膜层、抗起翘压敏胶层和第二离型材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亮光PVC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第一离型材料层、高亮光涂层、PVC膜层、抗起翘压敏胶层和第二离型材料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光PVC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亮光涂层由高亮光涂覆物涂覆而成,按重量份计,高亮光涂覆物的组分包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亮光PVC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树脂为苯酚-甲醛树脂、脲-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丙烯酸酯树脂及改性聚合物树脂中的一种;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氨基树脂类、金属盐螯合物类、聚酰胺类、酸酐类、酮肟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类、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所述抗氧化剂为过氧化物分解型、自由基清除型、金属减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硬度调节剂为聚丙烯酸酯类、聚烯烃类、氟碳类低聚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丁酮、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甲苯、甲苯、二元酸酯、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光PVC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起翘压敏胶层由抗起翘压敏胶涂覆物涂覆而成,按重量份计,抗起翘压敏胶涂覆物的组分包括: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亮光PVC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为丙烯酸酯类、有机硅类、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叙瑾刘虎林张秋月杨守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