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液自动调节的聚合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24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液自动调节的聚合釜,包括釜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上设有气压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进液开关装置、流量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这种进液量自动调节的聚合釜,能够针对聚合釜内的反应情况,对投入釜体内的液体物料或者其他形式的物料进行可控性的投放。

A Polymerization Vessel with Auto-adjusting Intak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ymer kettl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liquid intake, including a kettle body and a liquid storage tank,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kettle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pneumatic induction device, a temperature induction device, a liquid intake switch device and a flow regulating device. The polymer kettle of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liquid intake, can control the liquid materials or other forms of materials put into the kettle according to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in the polymer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液自动调节的聚合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液自动调节的聚合釜。
技术介绍
聚合釜一般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由于用户因生产工艺、操作条件不尽相同,聚合釜内的搅拌型式一般有锚式、浆式、涡轮式、推进式或框式。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而聚合反应是把低分子量的单体转化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过程,聚合物具有低分子量单体所不具备的可塑、成纤、成膜、高弹等重要性能,可广泛地用作塑料、纤维、橡胶、涂料、黏合剂以及其他用途的高分子材料。在进行聚合反应时,对于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强以及反应速率的控制,对最终产物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专利文件CN201721269663.9、CN201721181855.4、CN201620721414.8等均公布了多种反应釜技术,尤其是反应釜设备中的下料装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不能根据釜体内的实时反应情况对下料装置的启停以及下料量的大小进行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进液量自动调节的聚合釜,能够针对聚合釜内的反应情况,对投入釜体内的液体物料或者其他形式的物料进行可控性的投放。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进液自动调节的聚合釜,包括釜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上设有气压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进液开关装置、流量调节装置,所述进液开关装置包括进液管,该进液管内设有隔离块,该隔离块内设有相交的轴向通孔和径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进液管轴线平行,所述径向通孔与所述进液管的轴向垂直,所述径向通孔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的外侧壁相通,所述径向通孔内设有弹簧、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将所述弹簧压入所述径向通孔内,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进液管的外壁,所述阀杆位于所述径向通孔内的部段设有与所述轴向通孔相对应的配合穿孔,所述阀杆位于所述径向通孔外的一端固定有电磁吸附板,所述进液管正对所述电磁吸附板的外壁上设有电磁线圈,所述气压感应装置包括阀体,该阀体内设有阀塞、顶杆、弹簧,所述阀体设有开口端、密封端,所述阀塞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阀塞对应所述密封端的一面固定,另一端与可滑动的穿出所述密封端,所述弹簧与所述顶杆套接,所述阀体对应所述密封端的外壁上设有开关架、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位于所述顶杆的正上方,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热敏柱、活动杆,所述热敏柱一端插入所述釜体内,所述热敏柱内设有热敏蜡以及用以密封的所述热敏蜡的封板,所述活动杆一端位于所述热敏柱内,另一端可滑动的穿出所述封板,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固定在所述釜体对应所述热敏柱的部段,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柱体,该柱体内设有门板,所述门板经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柱体内,所述转轴两端均穿出所述柱体的外侧壁,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一端与所述柱体外壁相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转轴相固定,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固定设有拨杆,该拨杆与所述转轴的轴向相垂直,所述拨杆与所述活动杆穿出所述封板的一端相抵接,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釜体相连通,所述柱体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在本技术中,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热敏柱内的部段上设有用以限制所述活动杆位移的限位块。实施本技术中的这种进液自动调节的聚合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釜体内的进液量一方面取决于釜体内的温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釜体的气压,当釜体内温度较高时,作为温度感应装置的热敏柱将釜体内温度的变量传递到流量调节装置,继而通过门板的开口大小来实现流量调节的目的,与此同时,当釜体内气压过高时,压力感应装置能够第一时间传递电力至电磁线圈,使得在电磁力的吸附作用下轴向通孔和配合穿孔位置错开,停止进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进液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气压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温度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流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的这种进液自动调节的聚合釜,包括釜体1、储液罐2,釜体1上设有气压感应装置3、温度感应装置4、进液开关装置5、流量调节装置6。如图2所示的进液开关装置5包括进液管51,该进液管内设有隔离块52,该隔离块内设有相交的轴向通孔53和径向通孔54,轴向通孔53与进液管51轴线平行,径向通孔54与进液管51的轴向垂直,径向通孔54的一端与进液管51的外侧壁相通,径向通孔54内设有弹簧55、阀杆56,阀杆56的一端将弹簧55压入径向通孔54内,阀杆56的另一端伸出进液管51的外壁,阀杆56位于径向通孔54内的部段设有与轴向通孔53相对应的配合穿孔57,阀杆56位于径向通孔54外的一端固定有电磁吸附板58,进液管51正对电磁吸附板的外壁上设有电磁线圈59。如图3所示的气压感应装置3包括阀体31,该阀体内设有阀塞32、顶杆33、弹簧34,阀体31设有开口端、密封端,阀塞32与阀体31的内壁滑动配合,顶杆33一端与阀塞32对应密封端的一面固定,另一端与可滑动的穿出密封端,弹簧34与顶杆33套接,阀体31对应密封端的外壁上设有开关架35、接触开关36,接触开关位36于顶杆33的正上方,接触开关36与电磁线圈59电连接。如图4所示的温度感应装置4包括热敏柱41、活动杆42,热敏柱41一端插入釜体内,热敏柱41内设有热敏蜡以及用以密封的热敏蜡的封板43,活动杆42一端位于热敏柱41内,另一端可滑动的穿出封板43。如图5流量调节装置6固定在釜体对应热敏柱41的部段,流量调节装置6包括柱体61,该柱体内设有门板62,门板62经转轴63可转动的固定在柱体61内,转轴63两端均穿出柱体的外侧壁,转轴63的一端设有扭转弹簧64,该扭转弹簧一端与柱体外壁相固定,另一端与转轴63相固定,转轴63的另一端上固定设有拨杆65,该拨杆65与转轴63的轴向相垂直,拨杆65与活动杆42穿出封板43的一端相抵接,进液管51的一端与釜体1相连通,柱体61一端与储液罐2相连通,另一端与进液管51的另一端相连通。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受电磁线圈控制的进液开关装置将决定物料流入通道开闭与否,而电磁线圈通电与否则取决于釜体内的压强,当釜体内压强过高,气压感应装置中的顶杆顶动接触开关,使得电磁线圈通电,在电磁力的吸附作用下轴向通孔53和配合穿孔57位置错开,流道关闭。热敏柱内的活动杆因为热敏蜡受热膨胀产生位移,推动处于其正前方的拨杆65产生转动,继而改变流量调节装置中门板62的开度。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活动杆位于热敏柱内的部段上设有用以限制活动杆位移的限位块,避免移动杆的移动量超过所需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液自动调节的聚合釜,包括釜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上设有气压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进液开关装置、流量调节装置,所述进液开关装置包括进液管,该进液管内设有隔离块,该隔离块内设有相交的轴向通孔和径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进液管轴线平行,所述径向通孔与所述进液管的轴向垂直,所述径向通孔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的外侧壁相通,所述径向通孔内设有弹簧、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将所述弹簧压入所述径向通孔内,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进液管的外壁,所述阀杆位于所述径向通孔内的部段设有与所述轴向通孔相对应的配合穿孔,所述阀杆位于所述径向通孔外的一端固定有电磁吸附板,所述进液管正对所述电磁吸附板的外壁上设有电磁线圈,所述气压感应装置包括阀体,该阀体内设有阀塞、顶杆、弹簧,所述阀体设有开口端、密封端,所述阀塞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阀塞对应所述密封端的一面固定,另一端与可滑动的穿出所述密封端,所述弹簧与所述顶杆套接,所述阀体对应所述密封端的外壁上设有开关架、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位于所述顶杆的正上方,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热敏柱、活动杆,所述热敏柱一端插入所述釜体内,所述热敏柱内设有热敏蜡以及用以密封的所述热敏蜡的封板,所述活动杆一端位于所述热敏柱内,另一端可滑动的穿出所述封板,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固定在所述釜体对应所述热敏柱的部段,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柱体,该柱体内设有门板,所述门板经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柱体内,所述转轴两端均穿出所述柱体的外侧壁,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一端与所述柱体外壁相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转轴相固定,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固定设有拨杆,该拨杆与所述转轴的轴向相垂直,所述拨杆与所述活动杆穿出所述封板的一端相抵接,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釜体相连通,所述柱体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液自动调节的聚合釜,包括釜体、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上设有气压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进液开关装置、流量调节装置,所述进液开关装置包括进液管,该进液管内设有隔离块,该隔离块内设有相交的轴向通孔和径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进液管轴线平行,所述径向通孔与所述进液管的轴向垂直,所述径向通孔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的外侧壁相通,所述径向通孔内设有弹簧、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将所述弹簧压入所述径向通孔内,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进液管的外壁,所述阀杆位于所述径向通孔内的部段设有与所述轴向通孔相对应的配合穿孔,所述阀杆位于所述径向通孔外的一端固定有电磁吸附板,所述进液管正对所述电磁吸附板的外壁上设有电磁线圈,所述气压感应装置包括阀体,该阀体内设有阀塞、顶杆、弹簧,所述阀体设有开口端、密封端,所述阀塞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阀塞对应所述密封端的一面固定,另一端与可滑动的穿出所述密封端,所述弹簧与所述顶杆套接,所述阀体对应所述密封端的外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岳南田沃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岳峰集团环保新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