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618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包括管体,在管体内设有与管体同轴且可在管体内转动的刷环,将管体套在金属杆上往复滑动并通过设置在刷环上的金属刷进行除锈。本装置为一种管状结构,可直接从金属杆一端套在金属杆上,然后使用者将管体在金属杆上往复滑动并通过内部设有的金属刷将金属杆表面的锈蚀蒙皮除掉,从而达到除锈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管道结构大大减小的现有设备的体积,便于携带和操作,而且只需要一人进行操作即可;而设有的刷环来进行轴向旋转和轴线滑动两个方向的除锈,并通过设有的滚轮和转轴使其在移动式能够自动旋转,从而提高除锈效率。

A Rust Removal Device for Cylindrical Metal R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ylindrical metal rod rust remov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ube body, in which a brush ring which is coaxial with the tube body and can rotate inside the tube body is arranged, and the tube body is sleeved on the metal rod to slide back and forth, and the rust is removed by a metal brush arranged on the brush ring. The device is a tubular structure, which can be directly sleeved on the metal rod from one end of the metal rod, and then the user slides the tube on the metal rod to and fro and removes the rusted skin on the surface of the metal rod through the metal brush inside,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ust remov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greatly reduces the volume of the existing equipment through the pipeline structure, is easy to carry and operate, and only needs one person to operate; while the brush ring is provided to remove rust in both directions of axial rotation and axial sliding, and can automatically rotate in the movable type through the provided rollers and rotating shafts, there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ust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锈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零部件加工时,常常会对金属杆状或者条状金属结构进行表面除锈,例如钢筋除锈。所谓的钢筋除锈是指把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俗称老锈)、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如果需要将原材料焊接,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除锈一般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完成:一是在钢筋冷拉或钢丝调直过程中除锈,其对大量钢筋的除锈较为经济、省力;二是用机械方法除锈,如采用电动除锈机除锈,其对钢筋的局部除锈较为方便。此外,还可采用手工除锈(用钢丝刷、砂盘)、喷砂和酸洗除锈等。若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发现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应将其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现有的钢筋或者金属杆状结构表面除锈的设备较为庞大,操作复杂,而且需呀多人进行操作,导致除锈效率较低且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因设备庞大导致的效率较低不便于操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状结构能够针对金属杆结构进行除锈的除锈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包括管体,在管体内设有与管体同轴且可在管体内转动的刷环,将管体套在金属杆上往复滑动并通过设置在刷环上的金属刷进行除锈。本装置为一种管状结构,可直接从金属杆一端套在金属杆上,然后使用者将管体在金属杆上往复滑动并通过内部设有的金属刷将金属杆表面的锈蚀蒙皮除掉,从而达到除锈的效果。因为所述的刷环是一种环状结构,其能够在管体内转动。因为所述的金属刷上设有密度较大的金属丝,而当管体套在金属管外壁上时,金属丝的长度大于管体与金属杆之间的间距,故金属丝能够贴合在金属杆外表面。当管体沿轴线运动时,内部弯曲的金属丝受到不规则的锈斑的带动,使其获得一个沿轴向的转动力,使得刷环能够对应锈迹进行较好的贴合,从而达到较好的除锈效果。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内壁上沿轴线方向等距设有至少两个垂直于轴线的环状槽,所述刷环嵌入环状槽内并在环状槽内滑动。这里对刷环和管体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通过环状槽结构与刷环配合从而能够起到固定和限位的效果,同时又能够保证刷环能够稳定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外壁上设有与管体轴线平行的轴管,轴管与每个环状槽连通并在轴管中设有转轴,而在刷环外壁上设有齿带,所述转轴上设有与齿带配合传动的A齿轮,通过转动转轴来带动所有刷环同步转动。所述转轴单独设置在管体外壁上的轴管内,并通过设有的驱动结构进行驱动。所述的驱动机构可以是设置在轴管一侧开口处并于转轴传动连接的转把,只需要能够将转轴转动即可,通过增加外力使其内部所有的刷环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除锈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外壁上设有与管体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为长方体结构,在通孔内设有滚动方向与管体轴线方向相同的滚轮,滚轮侧面设有A锥齿轮,通过与设置在转轴上的B锥齿轮配合传动;滚轮与插入管体内的金属杆表面接触并随着金属杆在管体移动而转动,通过滚轮带动转轴轴向转动从而带动所有刷环来擦拭金属杆表面。这里对原有的传动机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将原来的手动结构优化为半自动结构,使用者只需操作管体即可,而在管体内部往复运动的金属杆可带动滚轮转动,使得A锥齿轮和B锥齿轮传动,从而在移动管体时其内部的刷环均自动旋转并带动金属刷转动,从而增加横向的摩擦除锈方式。值得说明的是,可通过设置不同齿比的A锥齿轮和B锥齿轮能够抵消齿轮与齿带之间的减速量,从而提高转速,但因为本专利技术只是对结构进行限定,而具体的传速比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制造,而且该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所述刷环在与齿带相邻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凸条,在环状槽内设有与凸条配合的内凹槽,通过内凹槽与凸条配合限制刷环落出环状槽。这里将刷环和环状槽的连接方式进一步限定,通过两个凸条将刷环限制在环状槽内,提高限位效果,同时能够避免刷环外侧的齿带与管体内壁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凸条内外两面均匀布置有滚珠,通过滚珠与内凹槽内壁接触减小摩擦力。所述的滚珠能够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同时在安装时会在凸条与内凹槽的间隙内涂覆润滑油进一步减小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刷环内圈表面上设有T型槽,通过T型槽来固定金属刷。所述的T型槽与金属刷配合卡接固定,故可直接将金属刷直接取出进行更换,通过在T型槽内壁设有的凹凸纹路能够防止金属刷在除锈时与刷环相对滑动打滑影响除锈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上沿环状槽中线切割形成至少两个管状结构,且相邻管状结构通过设置在环状槽切割线两端的法兰盘连接。这里所述的切割方式是垂直于管体轴线进行切割,从而将每个环状槽分隔为两个部分,从而便于取出刷环。而所述的法兰盘是一种常用的管道连接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外壁上设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管道结构大大减小的现有设备的体积,便于携带和操作,而且只需要一人进行操作即可;而设有的刷环来进行轴向旋转和轴线滑动两个方向的除锈,并通过设有的滚轮和转轴使其在移动式能够自动旋转,从而提高除锈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滚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环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管体,2-刷环,3-金属刷,4-环状槽,5-轴管,6-转轴,7-齿带,8-A齿轮,9-通孔,10-滚轮,11-A锥齿轮,12-B锥齿轮,13-内凹槽,14-滚珠,15-T型槽,16-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施例的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包括管体1,在管体1内设有与管体1同轴且可在管体1内转动的刷环2,将管体1套在金属杆上往复滑动并通过设置在刷环2上的金属刷3进行除锈。本装置为一种管状结构,可直接从金属杆一端套在金属杆上,然后使用者将管体1在金属杆上往复滑动并通过内部设有的金属刷3将金属杆表面的锈蚀蒙皮除掉,从而达到除锈的效果。因为所述的刷环2是一种环状结构,其能够在管体1内转动。因为所述的金属刷3上设有密度较大的金属丝,而当管体1套在金属管外壁上时,金属丝的长度大于管体1与金属杆之间的间距,故金属丝能够贴合在金属杆外表面。当管体1沿轴线运动时,内部弯曲的金属丝受到不规则的锈斑的带动,使其获得一个沿轴向的转动力,使得刷环2能够对应锈迹进行较好的贴合,从而达到较好的除锈效果。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内设有与管体(1)同轴且可在管体(1)内转动的刷环(2),将管体(1)套在金属杆上往复滑动并通过设置在刷环(2)上的金属刷(3)进行除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内设有与管体(1)同轴且可在管体(1)内转动的刷环(2),将管体(1)套在金属杆上往复滑动并通过设置在刷环(2)上的金属刷(3)进行除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壁上沿轴线方向等距设有至少一个垂直于轴线的环状槽(4),所述刷环(2)嵌入环状槽(4)内并在环状槽(4)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壁上设有与管体(1)轴线平行的轴管(5),轴管(5)与每个环状槽(4)连通并在轴管(5)中设有转轴(6),而在刷环(2)外壁上设有齿带(7),所述转轴(6)上设有与齿带(7)配合传动的A齿轮(8),通过转动转轴(6)来带动所有刷环(2)同步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筒状金属杆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壁上设有与管体(1)内部连通的通孔(9),所述通孔(9)为长方体结构,在通孔(9)内设有滚动方向与管体(1)轴线方向相同的滚轮(10),滚轮(10)侧面设有A锥齿轮(11),通过与设置在转轴(6)上的B锥齿轮(12)配合传动;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尊华荣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