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良琪专利>正文

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856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肛肠术后包扎设备。所述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包括载药带、腰部固定带和将两者相连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带呈梯形,其长底边通过两根后连接带与后腰部固定带相连,其短底边通过两根前连接带与前腰部固定带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其穿脱方便,节省换药时间;其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采用基本上呈X型的四条连接带,在实现药棉有效固定的前提下,可使患者在不脱下包扎设备的情况下排小便,连接带围绕患者臀部实现固定,不会造成束缚感。

Anorectal dress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bandaging device after anorectal operatio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drug carrier belt, a waist fixing belt and a connecting belt connecting the two. The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rug carrier belt is trapezoidal, and its long bottom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waist fixing belt through two back connecting belts, and its short bottom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waist fixing belt through two front connecting bel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rgonomics,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four X-shaped connecting strips, which can make the patient defecate without taking off the binding equipment and fix the connecting strip around the patient's buttocks without causing a sense of restraint,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medicine cotton is effectively fi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肛肠术后包扎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肛肠术后包扎设备。
技术介绍
肛肠手术后需要对肛门周边进行包扎。传统的包扎方法采用脱脂棉浸渍消炎药物后贴附于手术部位,再用绷带绕大腿根部和腰部缠绕。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更换药物过程繁琐,需要较长时间拆解绷带、以及另外的较长时间再次包扎;二是绷带对皮肤的摩擦造成患者的不适。对此,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体化的包扎设备,其基本结构是将药棉安置于带状物上,带状物的自由端固定于围绕患者腰间的腰带。上述包扎设备解决了使用绷带的操作繁琐问题,但是其并未考虑诸如摩擦、透气等问题造成的不适,也没有考虑到捆绑固定对于患者的束缚感和患者排便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改进的肛肠术后包扎设备,所述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具有便于穿脱、换药方便的特点,并且透气、舒适,能够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本技术中,所述前面、后面是相对于患者而言,位于或指向患者身体前面的方向称为前面,位于或指向患者身体后面的方向称为后面;所述正面、反面与药棉在所述肛肠术后包扎设备上的位置有关,药棉所在面与患者贴合、称为正面,其相反面称为反面。具体而言,所述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包括载药带、腰部固定带和将两者相连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带呈梯形,其长底边通过两根后连接带与后腰部固定带相连,其短底边通过两根前连接带与前腰部固定带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两根后连接带中心线的夹角大于两根前连接带中心线的夹角;所述后连接带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连接带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后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在正面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尼龙粘扣的绒面,所述前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在背面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尼龙粘扣的钩面。进一步地,所述后腰部固定带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腰部固定带的长度,所述绒面的长度大于所述钩面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载药带的两翼设置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护翼。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在背离所述载药带的侧面设置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护翼,所述第一护翼和所述第二护翼连成一体。进一步地,所述载药带、腰部固定带或连接带中的一项或多项具有透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提供一种一体化的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其穿脱方便,节省换药时间。2、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采用基本上呈X型的四条连接带,在实现药棉有效固定的前提下,可使患者在不脱下包扎设备的情况下排小便,连接带围绕患者臀部实现固定,不会造成束缚感。3、提供护翼,防止对于患者腿部的摩擦;采用具有透气孔的材料制备,提高包扎设备透气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肛肠手术后包扎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肛肠手术后包扎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前视图。图3是图1所示肛肠手术后包扎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肛肠手术后包扎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包括载药带1、腰部固定带和将两者相连的连接带。其中,载药带1呈梯形,其长底边通过两根后连接带3-1与后腰部固定带2-1相连,其短底边通过两根前连接带3-2与前腰部固定带2-2相连。参见图2~3,前述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在载药带1上放置药棉8,随后穿戴于患者身上。其后连接带3-1绕过臀部内缘连接至后腰部固定带2-1上,避免了对于臀部的束缚;其前连接带3-2沿腹股沟向上延伸并连接至前腰部固定带2-2,从而绕开患者外生殖器,不影响患者排尿。前述载药带1、腰部固定带或连接带中的一项或多项具有透气孔。具体而言,可以在前述各带上开设透气孔,也可以采用具有透气效果的材料例如棉布、尼龙布等,其纺织纤维交叉形成的孔即为透气孔。采用具有透气孔的材料,可以提高汗液挥发,令患者感到干爽舒适。实施例2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佩戴前述包扎设备时的舒适度,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令两根后连接带3-1中心线的夹角大于两根前连接带3-2中心线的夹角;后连接带3-1的长度大于前连接带3-2的长度。如此,能够是载药带1和药棉8相对于患者会阴更加靠近肛门处。为了方便地进行腰部固定带的固定,令后腰部固定带2-1的两端在正面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尼龙粘扣的绒面4,前腰部固定带2-2的两端在背面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尼龙粘扣的钩面5。如此,保证了尼龙粘勾的钩面5相对于患者朝外设置,患者皮肤仅与柔软的绒面4接触,避免了不适感。为了使包扎设备适应不同腰围的患者使用,进一步地,设置后腰部固定带2-1的长度大于前腰部固定带2-2的长度,绒面4的长度大于钩面5的长度。使用时,可根据实情调节绒面4与钩面5的粘合位置,适应患者腰围。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防止包扎设备对患者大腿根部和腹股沟的摩擦,在载药带1的两翼设置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护翼6,并可进一步地使连接带在背离载药带1的侧面设置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护翼7,第一护翼6和第二护翼7连成一体。通过护翼的隔离作用,避免了各带状部件的边缘直接贴合于患者皮肤,提高了包扎设备的佩戴舒适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包括载药带、腰部固定带和将两者相连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带呈梯形,其长底边通过两根后连接带与后腰部固定带相连,其短底边通过两根前连接带与前腰部固定带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包括载药带、腰部固定带和将两者相连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带呈梯形,其长底边通过两根后连接带与后腰部固定带相连,其短底边通过两根前连接带与前腰部固定带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后连接带中心线的夹角大于两根前连接带中心线的夹角;所述后连接带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连接带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肛肠术后包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在正面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尼龙粘扣的绒面,所述前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在背面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琪苏今炜
申请(专利权)人:吴良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