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式止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85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牙套式止鼾器,所述牙套式止鼾器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的上侧设置有上牙槽且所述牙套本体的下侧设置有下牙槽,所述上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上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上牙凹腔,所述下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下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下牙凹腔;所述牙套本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牙套本体的外侧与内侧的呼吸通道,所述呼吸通道位于所述上牙槽与所述下牙槽之间。上述技术方案在适配性提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止鼾效果,从而可以提升患者的使用体验,并且适应于市场广泛推广。

Sleep snore arres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eeve snoring stopper. The sleeve snoring stopper comprises a sleeve body. The upper side of the slee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alveolar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slee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alveolar. The upper alveola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upper alveolar cavities which are successively adjacent and correspond to each upper tooth one by one. The lower alveolar comprises successively adjacent and each lower tooth. A plurality of lower dental concave cavities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are adapted one by one. The bracket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respiratory passage connecting the outer and inner sides of the bracket body, and the respiratory passag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upper alveolar and the lower alveolar.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but also ensure the snoring-stopping effect, so as to enhance the use experience of patients, and adapt to the wide market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套式止鼾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牙套式止鼾器。
技术介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例如,打鼾症)不仅可导致患者白天嗜睡疲惫,而且可能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如果晚上有打鼾症,则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需立刻治疗。睡眠时配戴止鼾器,是被广大鼾症治疗的临床医生广泛认可和被广大鼾症患者可以接受的一种非手术疗法,对轻中度鼾症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原理是:当戴用止鼾器后,下颌开张,舌被牵引向下,软腭因失去舌对其向后的压力而向前移位,软腭随舌背部水平降低,增大咽腔和气道间隙,从而通过扩大后气道防止气道阻塞,能缓解气流通过咽腔和软腭、悬雍垂粘膜产生的震动与涡流,从而控制或消除鼾声,进而减少和降低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和程度。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止鼾器,普遍采用硅胶注塑工艺成型,材料有软性塑料的有硅胶的,只分大、中、小号,对每一个人的适配性很差,因为每个人的口腔各不相同,不可能只有大中小三种口腔和牙齿,所以不能够做到精确适配,尤其是没有定制的牙槽,睡觉配戴时舒适度普遍较差,容易在睡眠时脱落。其中,现有的止鼾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与上下牙齿的贴合程度很差;2、口腔后部的气流疏导不畅,不能很快导出到口腔前部以及口腔外部,不能减少鼾症病人睡眠时从口腔呼气时的机械通气阻力,使肺部内的残余气量增加,从而可能导致窒息、呼吸暂停等风险(尤其是感冒等引起的鼻塞时),或间接引起吸入肺部的空气减少,外部空气也不能及时导入到口腔后部,从而可能引起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牙套式止鼾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套式止鼾器,旨在解决现有止鼾器适配性差且止鼾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牙套式止鼾器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的上侧设置有上牙槽且所述牙套本体的下侧设置有下牙槽,所述上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上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上牙凹腔,所述下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下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下牙凹腔;所述牙套本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牙套本体的外侧与内侧的呼吸通道,所述呼吸通道位于所述上牙槽与所述下牙槽之间。优选地,所述牙套本体为3D打印件。优选地,所述呼吸通道包括多个通气孔与多个通气槽,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牙套本体的中部,所述通气槽开设于所述牙套本体的中部与端部之间。优选地,所述牙套本体内形成有从所述牙套本体的中部向所述牙套本体的端部延伸的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连通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通气槽。优选地,所述牙套本体内还形成有连通所述上牙凹腔与所述中空通道的上导流道以及连通所述下牙凹腔与所述中空通道的下导流道,任意一个所述上牙凹腔对应设置有一条所述上导流道,任意一个所述下牙凹腔对应设置有一条所述下导流道。优选地,所述上导流道均与所述中空通道垂直,所述下导流道均与所述中空通道垂直。优选地,所述通气槽沿所述上牙槽的延伸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通气槽为腰形槽或者长方形槽。优选地,所述通气槽相对于所述牙套本体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牙套本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多个辅助安装孔。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上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上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上牙凹腔,下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下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下牙凹腔。其中,采用口腔三维扫描仪或CT数据,来采集病人的上下牙齿及牙龈形状,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嵌入到止鼾器的上下牙槽,与个人的口腔贴合度高,真正做到了个性化定制,使制成的止鼾器更加符合每一个人不同的上下牙齿形状,从而提高了适配性。并且,牙套本体上还开设有连通牙套本体的外侧与内侧的呼吸通道,可以增加通气效率,解决睡眠时的呼吸不畅的问题。上述技术方案在适配性提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止鼾效果,从而可以提升患者的使用体验,并且适应于市场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牙套式止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牙套式止鼾器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牙套式止鼾器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牙套式止鼾器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牙套式止鼾器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牙套本体;11、上牙槽;12、下牙槽;13、中部;14、端部;2、呼吸通道;21、通气孔;22、通气槽;3、中空通道;4、上导流道;5、辅助安装孔。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牙套式止鼾器包括牙套本体1,牙套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上牙槽11且牙套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下牙槽12,上牙槽11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上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上牙凹腔,下牙槽12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下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下牙凹腔,即,一颗上牙对应适配一个上牙凹腔,一颗下牙对应适配一个下牙凹腔。牙套本体1上还开设有连通牙套本体1的外侧与内侧的呼吸通道2,呼吸通道2位于上牙槽11与下牙槽12之间。在上述实施例中,上牙槽11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上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上牙凹腔,下牙槽12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下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下牙凹腔。其中,采用口腔三维扫描仪或CT数据,来采集病人的上下牙齿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套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式止鼾器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的上侧设置有上牙槽且所述牙套本体的下侧设置有下牙槽,所述上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上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上牙凹腔,所述下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下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下牙凹腔;所述牙套本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牙套本体的外侧与内侧的呼吸通道,所述呼吸通道位于所述上牙槽与所述下牙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套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式止鼾器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的上侧设置有上牙槽且所述牙套本体的下侧设置有下牙槽,所述上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上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上牙凹腔,所述下牙槽包括依次相邻设置且与各颗下牙一一对应适配的多个下牙凹腔;所述牙套本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牙套本体的外侧与内侧的呼吸通道,所述呼吸通道位于所述上牙槽与所述下牙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套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本体为3D打印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套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通道包括多个通气孔与多个通气槽,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牙套本体的中部,所述通气槽开设于所述牙套本体的中部与端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套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本体内形成有从所述牙套本体的中部向所述牙套本体的端部延伸的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凯尹树伟李叶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翔增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