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64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该锅具包含一锅体,一提把及二枢接件,该锅体包含一锅底及一锅壁,该提把具有二枢接端,该二枢接端藉由该二枢接件分别枢接于该锅壁相对的两端,其中,该二枢接件上分别包含一第一定位结构,该提把的二枢接端分别包含一第二定位结构,该第一定位结构与该第二定位结构可互相配合,令该提把枢转至朝向锅具开口的方向时被固定,可不受重力影响向两侧倒下,避免因接触该锅体而被连带加热导至使用时的不便与危险。

Pot with handle position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t with a lifting handle position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pot body, a lifting handle and two pivotal joints. The pot body comprises a pot bottom and a pot wall. The lifting handle has two pivotal terminal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pivoted at opposite ends of the pot wall by the two pivotal joints. The two pivotal joints are respectively comprised of a first positioning structure and two pivotal ends of the lifting handle. The first positioning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structure can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when the lifting pivot is fixed in the direction toward the opening of the pot, it can fall to both sides without being affected by gravity, thus avoiding the inconvenience and danger of being heated and led to use by contacting the po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锅具,尤指一种具有可枢转提把且该提把具有定位结构的锅具。
技术介绍
锅具是日常家庭生活烹饪食物必要的用具之一,多数锅具除了一容置食物的锅体外,还包含一供使用者抓握的握把或提把,其中部分锅具为使用方便,令该提把可于该锅体外侧枢转。该锅具包含一锅体、一提把,二螺栓组,其中,该锅体包含一锅底及一锅壁,该锅壁具有相对的两边,其中一边环绕设置于该锅底周围,另一边形成该锅体的开口;该提把具有二枢接端,该二枢接端向同一方向延伸,且该二枢接端藉由该二螺栓组分别枢接于该锅体的二侧,令该提把可以该二枢接端的连线为轴于该锅体外侧枢转。由于该提把仅由二螺栓组枢接于该锅体,该提把容易经受重力影响而向其中一侧倒下而抵靠于锅壁外侧,当使用者将该锅具放置于炉火上加热时,由于该提把抵靠该锅壁,该提把将受到该锅壁的热传导,导至该提把容易损毁或使用者接触时灼烫受伤。因此,现有技术的锅具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锅具有提把与该锅体仅由二螺栓组枢接,在使用者将该锅具放下后,该提把则可自由枢转而容易经受重力牵引而倒下并抵靠该锅壁外侧,导致该锅具于加热时该提把经由热传导而连带加热,造成使用者容易烫伤的危险。本技术为一种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该锅具包含有一锅体、一提把、二枢接件,该锅体具有一锅底及一锅壁,该锅壁具有相对的两边,其中一边环绕设置于该锅底的周围,另一边形成该锅体的开口;该二枢接件分别固接于该锅壁外侧相对的两端,且分别包含二枢接部,该二枢接部分别朝向该锅体开口的方向延伸,且该二枢接部相平行并相距有一间隔;该提把具有二枢接端,该二枢接端向同一方向延伸,且该二枢接端分别设置于各该枢接件的二枢接部的间隔中,且该提把的二枢接端分别藉由二螺栓组枢接于该二枢接件,藉此枢接于该锅体外侧的两端。其中,该二枢接件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定位结构,该二枢接端分别形成有一第二定位结构,当该提把枢转至一定位位置时,该提把的二枢接端的第二定位结构与该二枢接部的第一定位结构互相卡固。该二枢接件的第一定位结构分别包含二第一卡合点,该二第一卡合点分别设置于该二枢接部面向该间隔的表面;该提把的二枢接端的二第二定位结构分别包含二第二卡合点,该二第二卡合点分别设置于各该枢接端的相对二表面;当该提把枢转至该定位位置时,该二枢接端的二第二卡合点分别与该二枢接件的二第一卡合点互相卡合。该枢接件的二第一卡合点分别为一第一凹点与一第一凸点;该提把的枢接端的二第二卡合点分别为一第二凹点及一第二凸点;该第二凸点与该第一凹点对应,当该提把枢转至该定位位置时,该第二凸点与该第一凹点卡合;该第二凹点与该第一凸点对应,当该提把枢转至该定位位置时,该第二凹点与该第一凸点卡合。所述的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可进一步包含有二螺栓组,该二枢接件的该二枢接部分别形成一枢接部螺栓孔;该提把的二枢接端分别形成一枢接端螺栓孔,该二枢接部螺栓孔与该枢接端螺栓孔相对应;该二螺栓组分别包含一螺栓及一螺帽,且该二螺栓组的二螺栓分别穿设于该二枢接件的二枢接部的枢接部螺栓孔及该提把的二枢接端的枢接端螺栓孔中;该二螺栓组的二螺帽分别栓固于该二螺栓的末端。所述的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可进一步包含有二螺栓组,该二枢接件的该二枢接部分别形成一枢接部螺栓孔;该提把的二枢接端分别形成一枢接端螺栓孔,该二枢接部螺栓孔与该枢接端螺栓孔相对应;该二螺栓组分别包含一螺栓及一螺帽,且该二螺栓组的二螺栓分别依序穿过该枢接件的枢接部螺栓孔及该枢接端螺栓孔;该二螺栓组的二螺帽分别栓固于该二螺栓的末端。该二枢接件的该第一定位结构的该第一凹点与该第一凸点分别设置于该二枢接部螺栓孔朝该第一方向的一侧;该提把的二枢接端的该第二定位结构的该第二凸点与该第二凹点分别设置于该枢接端螺栓孔朝该第一方向的一侧;该第二凸点与该枢接端螺栓孔中心的距离、该第二凹点与该枢接端螺栓孔中心的距离、该第一凹点与该枢接部螺栓孔中心的距离及该第一凸点与该枢接部螺栓孔中心的距离皆相同。所述的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可进一步包含二锅耳,该二锅耳分别固接于该锅壁外侧的相对两端;各该锅耳分别具有两相对端及一中段,该中段设置于该两相对端之间,且该两相对端是向同一方向并固接于该锅壁外侧;该二枢接件的二固接部分别固设于该二锅耳中段。本技术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提把枢转至该定位位置时,该第一定位结构与该第二定位结构可相配合卡固,使得该提把可卡固于该定位位置;但经由使用者施一水平外力于该提把,则可将该提把由该定位位置移出,并根据使用需求枢转该提把;如此一来,当该提把枢转至该定位位置时,该提把可卡固于该定位位置,避免该提把受重力牵引而向两侧倒下并接触该锅壁外侧,使该提把受热传导加热,避免使用者被该提把烫伤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提把位于定位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提把非位于定位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离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锅体101锅底102锅壁103锅耳11枢接件111固接部112枢接部113第一定位结构12提把121枢接端122第二定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该锅具包含有一锅体10、二枢接件11、一提把12,其中该二枢接件11分别固接于该锅体10相对的两端,该提把12枢接于该二枢接件11,藉此枢接于该锅体10。该锅体10包含一锅底101及一锅壁102,该锅壁102具有相对的二边,其中一边环绕设置于该锅底101的周围,另一边开放形成该锅体10的开口;请参阅图2所示,其中,该锅底101朝向该锅体10开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X。该锅体10进一步包含二锅耳103,该二锅耳103固接于该锅壁102的外侧的相对两端;各该锅耳103分别具有两相对端及一中段,该中段设置于该两相对端之间,该两相对端向同一方向延伸且分别固接于该锅壁10的外侧。请参阅图2所示,各该枢接件11分别包含一固接部111及二枢接部112,该固接部111设置于该二枢接部112之间,且该固接部111固接于该二锅耳103的中段,令该二枢接件11藉此固接于该锅体10外侧的相对两端;该二枢接部112分别自该固接部111向该第一方向X延伸,该二枢接部112相平行并相距有一间隔;该二枢接件11分别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定位结构113,形成于该枢接部112上。该提把12具有二相对的枢接端121,该二枢接端121向同一方向延伸,且该二枢接端121的厚度略小于该二枢接件11的间隔宽度,令该二枢接端121合适的设置于该间隔中,并与该二枢接部112枢接,藉此,该提把12的二枢接端121便可分别枢接于该二枢接件11;该提把12进一步包含二第二定位结构122,该二第二定位结构122分别形成于该二枢接端121。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二枢接件11的二第一定位结构113与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锅体,包含一锅底及一锅壁,该锅壁具有相对的两边,其中一边环绕设置于该锅底的周缘,另一边形成该锅体的开口;其中,由该锅底朝向该锅体开口的方向为一第一方向;二设于该锅体的枢接件,各该枢接件分别具有:二枢接部,该二枢接部相平行且相距有一间隔,并分别向该第一方向延伸;一固接部,形成于该二枢接部间,且该二固接部分别固设于该锅壁外侧的相对两端;及一第一定位结构,形成于该二枢接部上;一提把,具有相对的二枢接端,该二枢接端向同一方向延伸且其厚度略小于该枢接件的间隔;其中,该提把的二枢接端分别设置于该二枢接件的间隔中,且分别与该二枢接件的该二枢接部枢接;其中,该提把的该二枢接端分别形成有一第二定位结构,且当该提把枢转至一定位位置时,该二枢接件的第一定位结构与该提把的第二定位结构相互卡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锅体,包含一锅底及一锅壁,该锅壁具有相对的两边,其中一边环绕设置于该锅底的周缘,另一边形成该锅体的开口;其中,由该锅底朝向该锅体开口的方向为一第一方向;二设于该锅体的枢接件,各该枢接件分别具有:二枢接部,该二枢接部相平行且相距有一间隔,并分别向该第一方向延伸;一固接部,形成于该二枢接部间,且该二固接部分别固设于该锅壁外侧的相对两端;及一第一定位结构,形成于该二枢接部上;一提把,具有相对的二枢接端,该二枢接端向同一方向延伸且其厚度略小于该枢接件的间隔;其中,该提把的二枢接端分别设置于该二枢接件的间隔中,且分别与该二枢接件的该二枢接部枢接;其中,该提把的该二枢接端分别形成有一第二定位结构,且当该提把枢转至一定位位置时,该二枢接件的第一定位结构与该提把的第二定位结构相互卡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该二枢接件的第一定位结构分别包含二第一卡合点,该二第一卡合点分别设置于该二枢接部面向该间隔的表面;该提把的二枢接端的二第二定位结构分别包含二第二卡合点,该二第二卡合点分别设置于各该枢接端的相对二表面;当该提把枢转至该定位位置时,该二枢接端的二第二卡合点分别与该二枢接件的二第一卡合点互相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件的二第一卡合点分别为一第一凹点与一第一凸点;该提把的枢接端的二第二卡合点分别为一第二凹点及一第二凸点;该第二凸点与该第一凹点对应,当该提把枢转至该定位位置时,该第二凸点与该第一凹点卡合;该第二凹点与该第一凸点对应,当该提把枢转至该定位位置时,该第二凹点与该第一凸点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把定位结构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二螺栓组,该二枢接件的该二枢接部分别形成一枢接部螺栓孔;该提把的二枢接端分别形成一枢接端螺栓孔,该二枢接部螺栓孔与该枢接端螺栓孔相对应;该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国
申请(专利权)人:勤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