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永昶专利>正文

回卷式窗帘、纱窗的止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46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回卷式窗帘、纱窗的止动机构,主要由拉梁和安装在拉梁上的导向块、止动块、弹簧、拉杆把手、把拉杆把手安装在其导向槽内的把手座和为该拉梁导向的滑道组成。拉梁呈长方形管状,在拉梁的两端内各组合安装有导向块、止动块和把止动块压在滑道上或滑道上的构件上的弹簧。把手座嵌入安装在拉梁的中段位置,两个拉杆把手各通过一根拉杆与同侧的止动块连接。可以是在拉梁的两面、也可以在拉梁的一面安装把手座及其拉杆把手。在所述把手座上有外凸或内凹的拉手。与现有的回卷式窗帘和纱窗相比较,多了一个适合手指操作的拉手。操作时更方便、省力,外形也较美观。这种有拉手的止动机构还能够适用于其它领域相类似的止动机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卷式窗帘或回卷式纱窗,尤其涉及回卷式窗帘或纱窗的止动机构。
技术介绍
技术专利ZL02244506.4设计了一种《框型回卷式窗帘》,它主要由回卷组件、帘子、拉梁及两支拉梁滑道构成。回卷组件与现有的回卷式纱窗的结构基本相同;滑道安装在回卷组件的两边;帘子是各种材质的帘布或窗纱,其一端连接在回卷组件上,另一端连接拉梁,其它两边可以伸入滑道的槽内;引动拉梁就可以把帘子展开出来,依靠回卷组件内的弹簧力可把帘子收卷回去。拉梁的两端各有一套止动组件,该止动组件包括有止动块、弹簧、拉杆以及拉杆把手等,弹簧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止动块、使该止动块与滑道或滑道上的构件相接触而产生阻力,阻止拉梁和帘子运动;止动块与拉杆把手用拉杆连接,操作拉杆把手就可以克服弹簧力,使止动块离开滑道或滑道上的构件而让拉梁和帘子顺利运动。在操作时,人们除捏住拉杆把手以解除弹簧的作用力外,还需要带动拉梁沿着滑道运动,仅靠捏住拉杆把手就比较别扭,而该专利设计的结构又没有手指适合的作力点,使用上往往感到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在直接带动拉梁而展开帘子时,给手指一个适合的作力点。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方案的回卷式窗帘、纱窗的止动机构,主要由拉梁和安装在拉梁上的导向块、止动块、弹簧、拉杆把手、以及将拉杆把手安装在其导向槽内的把手座和为该拉梁导向的滑道组成。拉梁呈长方形管状,在拉梁的两端内各组合安装有导向块、止动块和把止动块压在滑道上或滑道上的构件上的弹簧,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能够使拉梁止动在滑道的任意位置。把手座嵌入安装在拉梁的中段位置,两个拉杆把手各通过一根拉杆与同侧的止动块连接。当克服弹簧力而把止动块提起来时,拉梁就可以顺着滑道方向运动,并把连接在拉梁上的窗帘或窗纱展开或者收卷回去。导向块的作用是使拉梁在滑道中保持良好的运动性能,如果把拉梁的两端直接伸进滑道,也可以用该拉梁本身作为导向块,而不专门设置导向块了。其改进之处是,把手座上有外凸或内凹的拉手,人的手指可以作用在拉手上来操作拉梁运动。外露的拉手更便于把持,内凹的拉手不占空间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还可以在拉梁的正反两面都设计拉手,使在门窗的内外都能够进行操作。具体结构在实施例中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与现有的回卷式窗帘和纱窗相比较,多了一个适合手指操作的拉手。操作时更方便、省力了,外形也较美观。这种有拉手的止动机构还能够适用于其它领域相类似的止动机构。附图说明图1——一面为凸拉手、另一面为凹拉手的本技术结构图图2——凸拉手外形示意图图3——凹拉手外形示意图图4——摆动式拉杆把手示意图图5——转动式拉杆把手示意图附图标记1-拉梁;2a、2b、2c-外露式把手座;3a、3b、3c-凸拉手;4-连接销;5a、5b、5c-外露式拉杆把手;6-桩头;7-拉杆;8-弹簧;9-滑道;10-止动块;11-导向块;12-隐藏式把手座;13-导向槽;14-隐藏式拉杆把手;15-凹拉手。具体实施方式回卷式窗帘、纱窗的止动机构,主要由拉梁1和安装在拉梁1上的导向块11、止动块10、弹簧8、拉杆把手、以及将拉杆把手安装在其导向槽13内的把手座和为该拉梁1导向的滑道9组成。拉梁1呈长方形管状,在拉梁1的两端内各组合安装有导向块11、止动块10和把止动块10压在滑道9上或滑道9上的构件上的弹簧8。把手座嵌入安装在拉梁1的中段位置,两个拉杆把手各通过一根拉杆7与同侧的止动块10连接。在把手座上有外凸或内凹的拉手。以上是以下各例的总述,在以下各例中与这部分总述相同的内容省略,只介绍更具体的结构和增加的内容。实施例1(结合图1,2、3)在拉梁1中段的两面均嵌入有把手座;一面为隐藏式把手座12,该隐藏式把手座12的中间有内凹的凹拉手15,该凹拉手15的两端是安装拉杆把手的导向槽13,该拉杆把手是没有高出该隐藏式把手座12的止口边的隐藏式拉杆把手14;拉梁1的另一面为外露式把手座2a,该外露式把手座2a的中部有外凸的凸拉手3a,该凸拉手3a的两端有安装拉杆把手的导向槽13,该拉杆把手是位于该外露式把手座2a的止口外表面上的外露式拉杆把手5a;同侧的外露式拉杆把手5a和隐藏式拉杆把手14最终均与同一根拉杆7连接。具体做法是把弹簧8、止动块10、导向块11组合在一起分别插入拉梁1的两端;在拉梁1的中段铣出一个贯通的开口长槽,将隐藏式把手座12嵌入长槽一方的开口内,隐藏式把手座12的中间就是凹拉手15,两边是导向槽13;又将隐藏式拉杆把手14装入导向槽13,并将拉杆7的一端连接在隐藏式拉杆把手14内侧所存在的桩头6上,拉杆7的另一端与止动块10相连接;再把外露式拉杆把手5a放在外露式把手座2a的凸拉手3a处,在拉梁1的长槽的另一方开口嵌入外露式把手座2a,并使隐藏式拉杆把手14内侧所存在的连接销4与外露式拉杆把手5a内侧所有的能套住该连接销4的销孔相结合,然后用螺钉(图中未画)将外露式把手座2a与隐藏式把手座12一起紧固在拉梁1上。本止动机构的零件除拉梁1、拉杆7、弹簧8以外,其余均可以用塑料制作,也可以都用金属材料;拉杆7一般可用金属丝,也能用其他柔性材料。凸拉手3a与外露式把手座2a、凹拉手15与隐藏式把手座12最好是制作成一体,当然分体组装也是可以的。外露式拉杆把手5a和隐藏式拉杆把手14能够在导向槽13内移动,移动范围一般取8~12mm。本实施例在拉梁的正反两面都可以操作止动机构。实施例2(参考图2)本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拉梁1两面都采用外露式把手座2a、外露式拉杆把手5a和凸拉手3a,其他内部结构与连接有适应性变化。实施例3(参考图3)本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拉梁1两面都采用隐藏式把手座12、隐藏式拉杆把手14和凹拉手15,并且两面操作的隐藏式拉杆把手14可以做成一个整体。其他内部结构与连接有适应性变化。实施例4(参考图4)本实施例在外露式把手座2b的一边有凸拉手3b,外露式拉杆把手5b为摆动式结构,其他结构与连接有适应性变化。实施例5(结合图5,参考图1)本实施例在外露式把手座2c的一边有凸拉手3c,外露式拉杆把手5c为转动式结构,其他结构与连接有适应性变化。实施例2~5都可以只做在拉梁的一个面,不赘述。这种结构只局限于单面操作止动机构。权利要求1.回卷式窗帘、纱窗的止动机构,主要由拉梁(1)和安装在拉梁(1)上的导向块(11)、止动块(10)、弹簧(8)、拉杆把手、以及将拉杆把手安装在其导向槽(13)内的把手座和为该拉梁(1)导向的滑道组成;拉梁(1)呈长方形管状,在拉梁(1)的两端内各组合安装有导向块(11)、止动块(10)和把止动块(10)压在滑道上或滑道上的构件上的弹簧(8);把手座嵌入安装在拉梁(1)的中段位置,两个拉杆把手各通过一根拉杆(7)与同侧的止动块(10)连接,其特征在于,把手座上有外凸或内凹的拉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卷式窗帘、纱窗的止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拉梁(1)中段的两面均嵌入有把手座;一面为隐藏式把手座(12),该隐藏式把手座(12)的中间有内凹的凹拉手(15),该凹拉手(15)的两端是安装拉杆把手的导向槽(13),该拉杆把手是没有高出该隐藏式把手座(12)的止口边的隐藏式拉杆把手(14);另一面为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回卷式窗帘、纱窗的止动机构,主要由拉梁(1)和安装在拉梁(1)上的导向块(11)、止动块(10)、弹簧(8)、拉杆把手、以及将拉杆把手安装在其导向槽(13)内的把手座和为该拉梁(1)导向的滑道组成;拉梁(1)呈长方形管状,在拉梁(1)的两端内各组合安装有导向块(11)、止动块(10)和把止动块(10)压在滑道上或滑道上的构件上的弹簧(8);把手座嵌入安装在拉梁(1)的中段位置,两个拉杆把手各通过一根拉杆(7)与同侧的止动块(10)连接,其特征在于,把手座上有外凸或内凹的拉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昶
申请(专利权)人:罗永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