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5357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悬浮于水体表面的悬浮框,所述悬浮框周围设置有多个牵拉固定孔,多个所述牵拉固定孔内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培育池池底,多根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有可转动的光源,所述悬浮框内的水体表面铺设一层油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悬浮框中放入少量煤油即可形成一层油膜,再利用龙虱幼虫的趋光性,在夜晚利用光源诱导其进入悬浮框内呼吸空气,煤油膜即可堵塞其气门,造成龙虱幼虫窒息而死。这种设计可简单、高效地灭杀龙虱幼虫。

A device for killing loach larvae in breeding pond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quaculture, an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killing lobster larvae in the breeding pond of loach seedlings.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uspension frame suspen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body, a plurality of traction fixing hole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suspension frame, and a plurality of traction fixing holes are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rods,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reeding pond, and a plurality of the supporting rods are separated. One end is connected together to form an installation par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able light source, and a layer of oil film is laid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body in the suspension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a layer of oil film can be formed by putting a small amount of kerosene into the suspension frame, and then the phototaxis of the lobster larvae can be used to induce them to enter the suspension frame to breathe air at night by using the light source. The kerosene film can block the valve of the suspension frame and cause the lobster larvae to suffocate and die. This design can kill lobster larvae simply and effic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
技术介绍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及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是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我国的泥鳅养殖规模日益扩大,苗种市场供不应求。然而,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培育池极易出现大量龙虱幼虫,对泥鳅仔鱼造成极大的危害。龙虱幼虫俗称水蜈蚣,喜摄食小鱼苗。据观察,一尾龙虱幼虫日均捕食泥鳅仔鱼10-30尾,对泥鳅苗种培育危害巨大。传统的药物灭杀对龙虱幼虫并不合适,主要是因为龙虱成虫为水陆空三栖昆虫,一旦水体中用药后龙虱成虫即飞离或爬离水体,待药效消失再返回水体产卵,龙虱幼虫很快又大量出现。另外,频繁使用渔药对饵料生物和仔鱼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造成饵料生物死亡、仔鱼生长速度降低甚至死亡。因此,在泥鳅规模化苗种培育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简单、便捷、高效的龙虱幼虫灭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可以有效的灭杀龙虱幼虫。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悬浮于水体表面的悬浮框,所述悬浮框周围设置有多个牵拉固定孔,多个所述牵拉固定孔内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培育池池底,多根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有可转动的光源,所述悬浮框内的水体表面铺设一层油膜。优选的,所述悬浮框包括四根PVC管和四个连接弯头,四根PVC管通过连接弯头两两拼接形成的正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牵拉固定孔包括空心环,所述空心环上延伸出可围绕悬浮框旋转的牵拉丝。优选的,所述牵拉固定孔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正方形悬浮框的四个拐角处。优选的,所述光源为充电式手电筒,所述充电式手电筒通过橡皮筋固定在安装部上。优选的,所述手电筒与水体表面的距离为20-50cm。优选的,所述悬浮框框底位于水体以下,其与水体表面的距离为0.5-1cm;所述油膜的厚度为0.05-0.1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泥鳅苗种培育池灭杀龙虱幼虫的装置,采用的悬浮框为正方形,由4根等长的空心PVC管和四个圆角PVC连接弯头组装而成。这种悬浮框结构稳定、质量较轻,安装方便,可轻松、稳固的悬浮在水体表面。在悬浮框中放入少量煤油即可形成一层油膜,再利用龙虱幼虫的趋光性,在夜晚利用光源诱导其进入悬浮框内呼吸空气,煤油膜即可堵塞其气门,造成龙虱幼虫窒息而死。这种设计可简单、高效地灭杀龙虱幼虫。2、本技术采用牵拉固定孔共有四个,为不锈钢材质,一方面在水中不易生锈,方便耐用;另一方面可彻底固定悬浮框,防止悬浮框漂离水面,导致油膜扩散至其余位置。其一端为一个空心圆环,支撑杆即固定于圆环中,操作简便且稳定。另一端为牵拉铁丝并固定四个圆角PVC连接弯头上,可上下旋转以调整角度,便于固定和调节支撑杆。3、本技术采用的支撑杆为四根普通竹竿,价格便宜、容易获取,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4、本技术采用光源为充电手电筒,夜晚使用,白天收回并进行充电,可大大简化操作、使用方便;以橡皮筋固定于四根支撑杆上,有利于将光源调整至正对悬浮框,确保诱虫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悬浮框与牵拉固定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0-悬浮框11-PVC管12-连接弯头20-牵拉固定孔21-空心环22-牵拉丝30-支撑杆40-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如图1、2、3所述,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悬浮于水体表面的悬浮框10,悬浮框10周围设置有多个牵拉固定孔20,多个牵拉固定孔20内均设有支撑杆30,支撑杆30一端固定在培育池池底,多根支撑杆30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有可转动的光源40,悬浮框10内的水体表面铺设一层油膜。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悬浮框10包括四根PVC管11和四个连接弯头12,PVC管的长度为2.0-2.8m,孔径为5cm,四根PVC管11通过连接弯头12两两拼接形成的正方形结构,接头处密闭,不渗水,这样利于制作成型,结构轻便、稳固,不易松散且可浮于水面上。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牵拉固定孔20为不锈钢材质,包括空心环21,空心环上延伸出可围绕悬浮框旋转的牵拉丝22,牵拉固定孔20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正方形悬浮框10的四个拐角处。这样设置,牵拉固定孔20一方面在水中不易生锈,方便耐用;另一方面可彻底固定悬浮框10,防止悬浮框10漂离水面,导致油膜扩散至其余位置。牵拉丝22可上下旋转以调整角度,便于固定和调节支撑杆30。这种设计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装置安放的简便性。当然,其他类似的固定方法亦可。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支撑杆30为四根竹竿,直径2-4cm,长度2-3m,分别固定于牵拉固定孔20中,并调整角度,将上端固定至同一处,以橡皮筋绑好,下端插入培育池泥土中,保证悬浮框悬10浮于水面之上,入水0.5-1.0cm,这样的设计材料价格低廉、容易获取,大大降低了该装置的制作难度和成本。光源40为充电式手电筒,充电式手电筒通过橡皮筋固定在安装部上,手电筒与水体表面的距离为20-50cm。这样的光源使用方便,节约能源,其他类似特点的光源亦可,具有较好诱虫效果即可。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悬浮框10框底位于水体以下,其与水体表面的距离为0.5-1cm;油膜的厚度为0.05-0.1cm。本技术灭虫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发现泥鳅苗种培育池中有较多龙虱幼虫时,在培育池斜对角位置各安放一个泥鳅苗种培育池灭杀水蜈蚣的装置,调整好角度和位置,并在悬浮框内滴入少许煤油,直至油膜布满悬浮框内。待天完全黑下来以后打开光源,即可达到灭杀龙虱幼虫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悬浮于水体表面的悬浮框(10),所述悬浮框(10)周围设置有多个牵拉固定孔(20),多个所述牵拉固定孔(20)内均设有支撑杆(30),所述支撑杆(30)一端固定在培育池池底,多根所述支撑杆(30)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有可转动的光源(40),所述悬浮框内的水体表面铺设一层油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悬浮于水体表面的悬浮框(10),所述悬浮框(10)周围设置有多个牵拉固定孔(20),多个所述牵拉固定孔(20)内均设有支撑杆(30),所述支撑杆(30)一端固定在培育池池底,多根所述支撑杆(30)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有可转动的光源(40),所述悬浮框内的水体表面铺设一层油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框(10)包括四根PVC管(11)和四个连接弯头(12),四根PVC管(11)通过连接弯头(12)两两拼接形成的正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杀泥鳅苗种培育池内龙虱幼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固定孔(20)包括空心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龙王光毅董昭然张子涵金慧谢云轶袁娟王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