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35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该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包括:皮带轮;惰轮;以及风扇轴,包括:底板、以及布设在该底板上的风扇轴本体和惰轮轴本体,所述底板的周侧开设有多个螺栓穿孔,通过螺栓上紧在安装支撑面上;所述风扇轴本体布设在底板的中部,用于穿设皮带轮;所述底板的下端为惰轮轴本体安装位,用于布设惰轮轴本体,所述惰轮穿设在惰轮轴本体上;所述惰轮轴本体安装位具有向惰轮方向加厚的凸台。该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提高了风险位置的强度,减少受力变形量,同时整体上不增加任何附加的装配空间要求。

Enhanced Fan Shaft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n shaft assembly with an enhanced structure. The fan shaft assembly of the enhanced structure includes a belt pulley, an idler wheel, and a fan shaft,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 fan shaft body and an idler wheel shaft body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with a plurality of bolt perforations arranged around the bottom plate and tightened on the installation support surface through bolts; the fan shaft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plate for piercing the belt pulley; and the fan shaft body is arranged under the bottom plate. The end is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the inert axle body, which is used for laying the inert axle body, the inert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inert axle body, and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the inert axle body has a cam which is thicker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inert wheel. The fan shaft assembly of the reinforced structure enhances the strength of the risk location, reduces the force and deformation, and does not increase any additional assembly space requirements on the w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
本技术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受结构限制的情况下,皮带轮11和惰轮12整合在一个风扇轴13上,风扇轴组件采用整体布置,由4个螺栓上紧在安装支撑面上。风扇轴受限最严重的是轴向尺寸,如图2和图3所示,在X方向上皮带位置和风扇轴支撑干涉面位置都无法调整,导致风扇轴主体无法加厚。由于风扇轴4个紧固螺栓以及受力位置的跨距大,为了保证整体的强度,也不能减薄。因此风扇轴无法在X方向上做过多的调整。对整个风扇轴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发现惰轮安装孔附近的变形是最大的。因为这里相对受力方向的截面积最小,又是受力的最远端。目前配置的计算最大变形量为0.0994mm,接近0.1mm。惰轮轴的远端变形位移会导致皮带偏磨,甚至脱出等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该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提高了风险位置的强度,减少受力变形量,同时整体上不增加任何附加的装配空间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包括:皮带轮;惰轮;以及风扇轴,包括:底板、以及布设在该底板上的风扇轴本体和惰轮轴本体,所述底板的周侧开设有多个螺栓穿孔,通过螺栓上紧在安装支撑面上;所述风扇轴本体布设在底板的中部,用于穿设皮带轮;所述底板的下端为惰轮轴本体安装位,用于布设惰轮轴本体,所述惰轮穿设在惰轮轴本体上;所述惰轮轴本体安装位具有向惰轮方向加厚的凸台。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凸台加厚进惰轮的内部。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螺栓穿孔为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对远端风险位置的局部加厚方案,来提高风险位置的强度,减少受力变形量。同时空间受限时,向惰轮方向加厚,加厚进惰轮内部,整体上不增加任何附加的装配空间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风扇轴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风扇轴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风扇轴组件的惰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利用惰轮内可用的空间,反向局部加厚风扇轴,对风险位置进行补强加厚。该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皮带轮、惰轮22和风扇轴23,皮带轮和惰轮22整合在一个风扇轴23上形成整体布置,风扇轴23由4个螺栓上紧在安装支撑面上。风扇轴23向惰轮方向局部加厚,加厚进惰轮内部,整体上不增加任何附加的装配空间要求,该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提高了风险位置的强度,减少受力变形量。具体来讲,风扇轴23包括:底板、以及布设在该底板上的风扇轴本体和惰轮轴本体,其中,底板的周侧开设有多个螺栓穿孔,通过螺栓上紧在安装支撑面上。优选的,螺栓穿孔为四个。风扇轴本体布设在底板的中部,用于穿设皮带轮。底板的下端为惰轮轴本体安装位,用于布设惰轮轴本体,惰轮22穿设在惰轮轴本体上,与皮带轮整合在一个风扇轴23上形成整体布置。惰轮轴本体安装位具有向惰轮方向加厚的凸台24,凸台24加厚进惰轮内部,对远端风险位置的局部加厚方案,整体上不增加任何附加的装配空间要求,提高了风险位置的强度,减少受力变形量。综上,该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提高了风险位置的强度,减少受力变形量,同时整体上不增加任何附加的装配空间要求。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轮;惰轮;以及风扇轴,包括:底板、以及布设在该底板上的风扇轴本体和惰轮轴本体,所述底板的周侧开设有多个螺栓穿孔,通过螺栓上紧在安装支撑面上;所述风扇轴本体布设在底板的中部,用于穿设皮带轮;所述底板的下端为惰轮轴本体安装位,用于布设惰轮轴本体,所述惰轮穿设在惰轮轴本体上;所述惰轮轴本体安装位具有向惰轮方向加厚的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结构的风扇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轮;惰轮;以及风扇轴,包括:底板、以及布设在该底板上的风扇轴本体和惰轮轴本体,所述底板的周侧开设有多个螺栓穿孔,通过螺栓上紧在安装支撑面上;所述风扇轴本体布设在底板的中部,用于穿设皮带轮;所述底板的下端为惰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昊毛平安党坚曾敏覃甲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