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16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PP树脂40‑50份、碳酸钙4‑5份、木质纤维粉末40‑50份、硅烷偶联剂1‑2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抗静电剂1‑2份、润滑剂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将木质纤维和PP混合到一起进行改性,使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静曲强度的弯曲弹性模量均最佳。

A Wood Fiber PP Compo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ood fiber PP composite materia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40 50 parts of PP resin, 4 5 parts of calcium carbonate, 40 50 parts of wood fiber powder, 1 2 parts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1 2 parts of titanate coupling agent, 1 2 parts of antistatic agent and 1 2 parts of lubricant.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mixes wood fibers and P P together for modification, so that the flexural elastic modulus of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static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are optim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P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木质纤维(xylemfiber)是天然可再生木材经过化学处理、机械法加工得到的有机絮状纤维物质。木塑复合材料具有环境友好形和可持续性等优点,不仅具有天然木材的质感,物理性能比普通木材好,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家具、包装运输等行业,同时也能够实现塑料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PP树脂40-50份、碳酸钙4-5份、木质纤维粉末40-50份、硅烷偶联剂1-2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抗静电剂1-2份、润滑剂1-2份。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剂为石墨粉末,所述石墨粉末的直径为10-100nm。进一步的,所述木质纤维为秸秆粉、木头粉、竹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正丁酯,酸值mgKOH/g≤0.15,皂化值KOHmg/g185,色泽≤18,水分含量≤0.15%。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PP树脂在放置到烘箱中加热到70-90℃,持续时间2-3小时,然后取出备用;这一步的操作目的,是为了让PP树脂材料的温度进行升高,同时将材料中可能附着的水分给去除掉。S2、将碳酸钙、木质纤维粉末、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抗静电剂、润滑剂通过高速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该操作为常规操作,即将上述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先进行混合,再防止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该搅拌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决定,一般为30-60分钟,具体可以观察混合物料的状态,观察到物料搅拌中不再发生物理形态的变化即可。S3、将步骤S1中的PP树脂在金属容器中加热至热熔状态,将步骤S2的产物加入热熔后的PP塑料中,从容器的上部不断通入高温氮气,持续5-10分钟,准备方形的第一模具,在第一模具中倒入混合后的复合材料,给第一模具加热,保持复合材料为热熔状态;通入高温氮气的目的一是为了给材料继续进行加热,同时让高温的氮气跑入到复合材料中,当然氮气又会马上跑出去,该步骤能够让氮气在复合材料中形成一些孔洞。S4、准备模具,在第一模具的底部通入液氮,持续30-60s,直至模具中复合材料的温度降温至80-100℃;该操作在模具的底部通入液氮,液氮在遇到温度较高的复合材料后,会马上气化,由于其通入的地方在复合材料的底部,因此会在复合材料的底部形成多个孔洞,复合材料的厚度可以在2-3cm,防止氮气形成穿孔,在复合材料的底部形成多个孔洞之后,相当于在复合材料中形成了多个空腔,该空腔的存在,能够减轻复合材料的密度。S5、对模具上的复合材料通过压机进行热压,得到最终含有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该热压装置上会保持超过复合材料熔点温度,该热压装置下压的深度很低,只为了保持复合材料上表面的平整。进一步的,所述木质纤维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秸秆粉、木头粉、竹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研磨机下研磨,直至木质纤维粉末的细度为20目,然后将木质纤维粉末分为两份,对其中一份进行碳化脱水,然后将两份木质纤维粉末分进行混合。该碳纤维粉末碳化脱水后,具有更好的附着力,在跟没有脱水的木质纤维粉末混合或,使得整个木质纤维粉末均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在复合材料中能够与其他物料更好混合。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氮气的温度为400-450摄氏度,该温度足以保证对复合材料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所述液氮的量为复合材料质量的3-5%,该液氮的用量足以在复合材料的下表面形成多个气孔,减小整个复合材料的密度。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将木质纤维和PP混合到一起进行改性,使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静曲强度的弯曲弹性模量均最佳。加入的助剂能够降低复合材料的粘度,提高其制备过程中的流动性;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散热性能,避免制品内部过热。制备工艺中,两次氮气的使用,能够在复合材料中形成气泡,减小复合材料的密度。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如下: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PP树脂在放置到烘箱中加热到70-90℃,持续时间2-3小时,然后取出备用;这一步的操作目的,是为了让PP树脂材料的温度进行升高,同时将材料中可能附着的水分给去除掉。S2、将碳酸钙、木质纤维粉末、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抗静电剂、润滑剂通过高速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该操作为常规操作,即将上述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先进行混合,再防止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该搅拌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决定,一般为30-60分钟,具体可以观察混合物料的状态,观察到物料搅拌中不再发生物理形态的变化即可。S3、将步骤S1中的PP树脂在金属容器中加热至热熔状态,将步骤S2的产物加入热熔后的PP塑料中,从容器的上部不断通入高温氮气,持续5-10分钟,准备方形的第一模具,在第一模具中倒入混合后的复合材料,给第一模具加热,保持复合材料为热熔状态;通入高温氮气的目的一是为了给材料继续进行加热,同时让高温的氮气跑入到复合材料中,当然氮气又会马上跑出去,该步骤能够让氮气在复合材料中形成一些孔洞。S4、准备模具,在第一模具的底部通入液氮,持续30-60s,直至模具中复合材料的温度降温至80-100℃;该操作在模具的底部通入液氮,液氮在遇到温度较高的复合材料后,会马上气化,由于其通入的地方在复合材料的底部,因此会在复合材料的底部形成多个孔洞,复合材料的厚度可以在2-3cm,防止氮气形成穿孔,在复合材料的底部形成多个孔洞之后,相当于在复合材料中形成了多个空腔,该空腔的存在,能够减轻复合材料的密度。S5、对模具上的复合材料通过压机进行热压,得到最终含有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该热压装置上会保持超过复合材料熔点温度,该热压装置下压的深度很低,只为了保持复合材料上表面的平整。进一步的,所述木质纤维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秸秆粉、木头粉、竹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研磨机下研磨,直至木质纤维粉末的细度为20目,然后将木质纤维粉末分为两份,对其中一份进行碳化脱水,然后将两份木质纤维粉末分进行混合。该碳纤维粉末碳化脱水后,具有更好的附着力,在跟没有脱水的木质纤维粉末混合或,使得整个木质纤维粉末均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在复合材料中能够与其他物料更好混合。-所述高温氮气的温度为400-450摄氏度,该温度足以保证对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所述液氮的量为复合材料质量的3-5%,该液氮的用量足以在复合材料的下表面形成多个气孔,减小整个复合材料的密度。实施例1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PP树脂40‑50份、碳酸钙4‑5份、木质纤维粉末40‑50份、硅烷偶联剂1‑2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抗静电剂1‑2份、润滑剂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PP树脂40-50份、碳酸钙4-5份、木质纤维粉末40-50份、硅烷偶联剂1-2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抗静电剂1-2份、润滑剂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石墨粉末,所述石墨粉末的直径为10-10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纤维为秸秆粉、木头粉、竹粉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正丁酯,酸值mgKOH/g≤0.15,皂化值KOHmg/g185,色泽≤18,水分含量≤0.15%。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木质纤维PP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PP树脂在放置到烘箱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东方尔平张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丽红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