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满林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956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包括通过铰接件相互连接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座位或购物筐支架和推车架,铰接件包括设置在助力车两侧中部通过第一铰链连接的内铰接板和外铰接板,在一对内铰接板的内侧设有前轮支架中的前轮横梁,在一对内铰接板的下端设有前轮支架中的前轮支杆,在前轮支杆的端部设有前轮,在一对内铰接板的外侧通过第二铰链与后轮支架中的后轮支杆的一端铰接,在后轮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后轮,在一对后轮支杆之间设有位于后轮上方的后轮横梁;在一对外铰接板上端的内侧通过固定链接结构与推车架中推杆的下部连接接,在一对外铰接板上端的外侧通过第三铰链与开口形的座位或购物筐支架的开口端铰接。

A Multifunctional Trolle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trolley,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wheel bracket, a rear wheel bracket, a seat or a shopping basket bracket and a pusher frame connected by articulated parts. The articulated parts include an inner articulated plate and an outer articulated plat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both sides of the booster and connected by the first hinge. The inner side of a pair of inner articulated plates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wheel crossbeam in the front wheel bracket and a pair of inner articulated plates. The lower end of the front wheel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the front wheel bracket, the end of the front wheel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the front wheel, the outer side of a pair of inner hinged plates is articulated with one end of the rear wheel bracket in the rear wheel bracket through the second hinge, the other end of the rear wheel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the rear wheel, and the rear wheel beam above the rear wheel is arranged between a pair of rear wheel brackets;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outer hinged plate is fixed. The link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push rod in the cart fram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upper part of an outer hinge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open end of an open seat or shopping basket bracket through the third hi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手推车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推车。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许多单一功能的产品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生活需求,许多产品功能单一,没有创新,这些产品只会让人们觉得浪费资源,占用空间,浪费金钱,让人感觉很鸡肋,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各种不方便。多功能设计就是在功能单一的产品基础上添加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但是现在的市场中,有许多多功能产品并没有实际的实用价值,完全就是为了功能而设计生产,还有一些多功能产品,其功能之间完全没有联系,而产生了功能的浪费。手推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其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沿用至今。传统的手推车功能单一,装载面积小,东西装的也不多。随着手推车物料搬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推车也在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如中国专利号ZL201520317428.9,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9月30日,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行李车,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行李车,其包括伸缩架、竖直托架、前托架、中间托架、后托架、定位杆、座板、车轮,伸缩架一端插在竖直托架两侧支撑杆内,可沿支撑杆滑动,竖直托架通过支撑杆两侧焊接的L型连接板与前托架一端铰接,前托架和后托架结构相同,对称铰接于中间托架两端,车轮通过三角支撑板和车轮轴与前托架和后托架连接。该申请案的行李车对所载货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根据所载货物的大小、形状或重量,变形为手推车或手拉车使用,还可在拖货中途了变形为座椅供人坐在上面休息之用,功能多样。但是,该申请案的行李车,依然采用传统的手推车的结构形式,其装载能力有限,手推车、手拉车和座椅之间的变形也仅是通过折叠实现,在某一状态下仅能实现一种特定功能,各个功能也无法产生联系,使用不便,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捷、折叠方便快捷,可适应于不同用途的手推式多功能手推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多功能手推车,所述多功能手推车包括通过铰接件相互连接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和推车架,所述铰接件包括设置在多功能手推车两侧中部通过第一铰链连接的内铰接板和外铰接板,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的内侧设有前轮支架中的前轮横梁,所述前轮横梁设置在第一铰链的下端,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的下端设有前轮支架中的前轮支杆,在所述前轮支杆的端部设有前轮,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的外侧通过第二铰链与后轮支架中的后轮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后轮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后轮,在一对后轮支杆之间设有位于后轮上方的后轮横梁;在一对所述外铰接板上端的内侧通过固定链接结构与推车架中推杆的下部连接,在所述推车架中推杆的下端连接有推车架下横梁,在一对所述外铰接板上端的外侧通过第三铰链与开口形的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的开口端铰接,在所述开口形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的外侧与前轮支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四铰链与开口形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外侧的底部铰接,第一支撑杆的中下部通过第五铰链与前轮支杆上部的外侧铰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铰链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七铰链与后轮支杆的下部的外侧铰接,在所述开口形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下方设有抽拉式储物盒。为了能够实现多功能手推车在使用状态下与折叠后都能够保持平稳牢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内铰接板与外铰接板之间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固定在内铰接板上端内的套管,套管内装有销钉或滚珠,套管内在销钉或滚珠的后面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顶压在销钉或滚珠上,弹簧的另一端顶压在套管端部的挡圈上,在所述销钉或滚珠位于套管内的一端连接有拉线,在所述内铰接板与套管对应的部位设有内通孔,在所述外铰接板上设有多个与内通孔相对应的外通孔。为了便于调节作为的高低和座位的长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三铰链通过滑块与外铰接板上设置的滑道的滑动配合,在所述滑道与滑块上分别设有调节孔,在所述滑道与滑块的调节孔之间装有销钉;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两根管相互套接的套管结构,在所述套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调节通孔,在所述调节通孔内装有销钉;所述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也为套管结构,套管内也设有调节通孔,在所述调节通孔内也装有销钉。为了便于推动多功能手推车的不同行进方式,或不同行进方向,以及适用于不同身高使用证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推车架中的推杆为空心管,在所述空心管的上端插装有L形的手推把,L形的手推把与空心管之间通过销轴或螺栓连接。为了便于调节多功能手推车手推把手的高低、及倾斜角度,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推车架中的推杆通过第八铰链铰接有定转盘和动转盘,在所述定转盘与动转盘上以第八铰链铰为中心的圆环上均布有若干个销孔或螺孔,在所述销孔或螺孔内装有销钉或螺钉,其中与第三铰链连接的推杆与定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动转盘与角度调节推杆连接。为了便于调节多功能手推车手推把手的高低、及倾斜角度,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定转盘与动转盘设置在第三铰链上端附近。为了便于多功能手推车随意转向的需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后轮为万向轮,所述前轮横梁为弧形横梁。为了便于调节多功能手推车底部的高度,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前轮支杆与后轮支杆均为空心管,在所述空心管内装有内套管,在所述空心管与内套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个调节通孔,在所述空心管与内套管的调节通孔之间装有销钉或螺栓螺母。为了便于增强前轮支架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前轮支杆与前轮横梁之间连接有加强连杆。为了便于结构件之间的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前轮支杆、后轮支杆、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与铰链或内铰接板连接处均设置成扁平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手推式多功能手推车具有节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捷、折叠方便快捷,可适应于多种用途等特点。该手推式多功能手推车通过多出设置有连接铰链,使得多功能手推车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折叠,并且能够多到折叠前后均能到牢固、平稳。该手推式多功能手推车还具有实现一车多用的功效,既可用于婴儿车、轮椅车、老人助步车、购物推车。该车使用方便、手推把手的高低、方向均可调节,折叠于打开均可一步操作完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推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推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推车的另一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轮支架;2、后轮支架;3、支架;4、推车架;5、第一铰链;6、内铰接板;7、外铰接板;8、前轮横梁;9、前轮支杆;10、前轮;11、第二铰链;12、后轮支杆;13、后轮;14、后轮横梁;15、第三铰链;16、推杆;16.1、手推把;16.2、角度调节推杆;17、下横梁;18、第一支撑杆;19、第四铰链;20、第五铰链;21、第六铰链;22、第二支撑杆;23、第七铰链;24、锁定部件;24.1、套管;24.2、滚珠;24.3、拉线;24.4、弹簧;5、内通孔;26、外通孔;27、第八铰链;28、定转盘;29、动转盘;30、螺孔;31、螺钉;32、调节通孔;33、销钉;34、加强连杆;35、滑块;36、滑道;37、调节孔;38、销钉;39、抽拉式储物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铰接件相互连接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和推车架,所述铰接件包括设置在多功能手推车两侧中部通过第一铰链连接的内铰接板和外铰接板,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的内侧设有前轮支架中的前轮横梁,所述前轮横梁设置在第一铰链的下端,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的下端设有前轮支架中的前轮支杆,在所述前轮支杆的端部设有前轮,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的外侧通过第二铰链与后轮支架中的后轮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后轮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后轮,在一对后轮支杆之间设有位于后轮上方的后轮横梁;在一对所述外铰接板上端的内侧通过固定链接结构与推车架中推杆的下部连接,在所述推车架中推杆的下端连接有推车架下横梁,在一对所述外铰接板上端的外侧通过第三铰链与开口形的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的开口端铰接,在所述开口形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的外侧与前轮支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四铰链与开口形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外侧的底部铰接,第一支撑杆的中下部通过第五铰链与前轮支杆上部的外侧铰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铰链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七铰链与后轮支杆的下部的外侧铰接,在所述开口形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下方设有抽拉式储物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铰接件相互连接的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和推车架,所述铰接件包括设置在多功能手推车两侧中部通过第一铰链连接的内铰接板和外铰接板,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的内侧设有前轮支架中的前轮横梁,所述前轮横梁设置在第一铰链的下端,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的下端设有前轮支架中的前轮支杆,在所述前轮支杆的端部设有前轮,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的外侧通过第二铰链与后轮支架中的后轮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后轮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后轮,在一对后轮支杆之间设有位于后轮上方的后轮横梁;在一对所述外铰接板上端的内侧通过固定链接结构与推车架中推杆的下部连接,在所述推车架中推杆的下端连接有推车架下横梁,在一对所述外铰接板上端的外侧通过第三铰链与开口形的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的开口端铰接,在所述开口形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的外侧与前轮支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四铰链与开口形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外侧的底部铰接,第一支撑杆的中下部通过第五铰链与前轮支杆上部的外侧铰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铰链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七铰链与后轮支杆的下部的外侧铰接,在所述开口形座位或购物筐的支架下方设有抽拉式储物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铰接板与外铰接板之间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固定在内铰接板上端内的套管,套管内装有销钉或滚珠,套管内在销钉或滚珠的后面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顶压在销钉或滚珠上,弹簧的另一端顶压在套管端部的挡圈上,在所述销钉或滚珠位于套管内的一端连接有拉线,在所述内铰接板与套管对应的部位设有内通孔,在所述外铰接板上设有多个与内通孔相对应的外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湘华唐嘉丽唐嘉唐嘉欣唐满林
申请(专利权)人:唐满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