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降雨均洒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57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拟降雨均洒喷头,包括上端的螺纹接头、与螺纹接头连接安装的喷头管以及与喷头管相适配的盖体;所述的盖体设置为阶梯状盖体结构,包括上端的螺纹连接部和下端的密封部;而所述的喷头管从上而下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连接体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喷头管的底部设置一圈凸出的导流圈,该导流圈的直径略小于盖体密封部的内径,导流圈底部设置导流槽,从喷头管流入的水分从导流孔流出后与盖体内部碰撞再经由导流槽导流至盖体的底部,由于导流槽是设置成具有倾斜角度的斜坡状或弧形状结构,水流直接激射到盖体的底部,经由喷孔喷出后,形成强大的雾状水体结构,达到水分均洒,模拟降雨的目的,均洒效果好,范围大。

A Simulated Rainfall Sprink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nfall equalizing sprinkler head, which comprises a threaded joint at the upper end, a sprinkler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threaded joint and a cover adapted to the sprinkler pipe; the cover body is arranged as a stepped cover structure, including a threaded connection at the upper end and a sealing part at the lower end; and the sprinkle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orresponding threaded connection and a sealing ring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In the utility model, a convex diversion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nozzle tube. The diameter of the diversion ring is slightly smaller tha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sealing part of the cover body. A diversion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iversion ring. The water inflow from the nozzle tube flows out of the diversion hole and collides with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ver body, and then flows through the diversion groove to the bottom of the cover body. Since the diversion groove is arranged as a slope or arc-shaped knot with an inclined angle The structure, water flow is directly lash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over body, spraying through the nozzle, forming a strong foggy water structure,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water sprinkling and simulating rainfall, with good sprinkling effect and wide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降雨均洒喷头
本技术涉模拟降雨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模拟降雨均洒喷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模拟降雨系统中的喷头装置通常的设计结构是在喷头的底部侧壁设置导流孔;在喷头盖体的底部设置喷孔,由喷头进入的水分经过导流孔激射在盖体的内部侧壁上再从喷孔喷出,从而模拟降雨;现有的这种喷头结构的不足点在于水分激射后不能真正形成水分均匀喷洒的雾状结构,均洒效果以及均洒的范围不够,不能很好的配合模拟降雨系统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均洒效果好以及均洒范围广的模拟降雨均洒喷头。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拟降雨均洒喷头,包括上端的螺纹接头、与螺纹接头连接安装的喷头管以及与喷头管相适配的盖体;所述的盖体设置为阶梯状盖体结构,包括上端的螺纹连接部和下端的密封部;而所述的喷头管从上而下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连接体和密封圈;且所述喷头管的下端侧壁还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导流孔,且喷头管的下端底部还设置有一圈导流圈,而所述导流圈上则设置有从外壁向内侧延伸的导流槽;而所述的盖体的底部则设置有导流槽配合使用的喷孔。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圈在喷头管的底部为凸出设置,且导流圈的外径又小于盖体安装后密封部的内径。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槽设置有两条,且两条导流槽在导流圈上的延伸点的之间的相隔角度设置180°;并且两条导流槽为平行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槽设置为由外而内的斜坡槽结构或弧形槽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螺纹接头上还设置有手扶摩擦圈;该手扶摩擦圈与喷头管的上端部相连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槽的内侧端点延伸至导流圈的中点位置处。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槽设置为斜坡槽结构时,为了使水分得到更充分的均洒效果;斜坡的角度设置15-30°。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在喷头管的底部设置一圈凸出的导流圈,该导流圈的直径略小于盖体密封部的内径,导流圈底部设置导流槽,从喷头管流入的水分从导流孔流出后与盖体内部碰撞再经由导流槽导流至盖体的底部,由于导流槽是设置成具有倾斜角度的斜坡状或弧形状结构,水流直接激射到盖体的底部,经由喷孔喷出后,形成强大的雾状水体结构,达到水分均洒,模拟降雨的目的,均洒效果好,范围大;(2)本装置中的喷头管上设置有螺纹连接体和密封圈,而盖体则相应的设置成阶梯状的结构,包括螺纹连接部和密封部;可以很好的密封喷头管下端的导流孔和导流圈区域,并且方便盖体的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流圈仰视图;图3为导流槽位弧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装置使用时水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和图3所示,一种模拟降雨均洒喷头,包括上端的螺纹接头1、与螺纹接头1连接安装的喷头管2以及与喷头管2相适配的盖体3;所述的盖体3设置为阶梯状盖体结构,包括上端的螺纹连接部31和下端的密封部32;而所述的喷头管2从上而下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连接体21和密封圈22;且所述喷头管2的下端侧壁还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导流孔23,且喷头管2的下端底部还设置有一圈导流圈24,而所述导流圈24上则设置有从外壁向内侧延伸的导流槽25;而所述的盖体3的底部则设置有导流槽25配合使用的喷孔33。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圈24在喷头管2的底部为凸出设置,且导流圈24的外径又小于盖体3安装后密封部32的内径;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槽25设置有两条,且两条导流槽25在导流圈24上的延伸点的之间的相隔角度设置180°;并且两条导流槽25为平行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槽25设置为由外而内的斜坡槽结构或弧形槽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螺纹接头1上还设置有手扶摩擦圈11;该手扶摩擦圈11与喷头管2的上端部相连安装。所述的导流槽25的内侧端点延伸至导流圈24的中点位置处;所述的导流槽25设置为斜坡槽结构时,为了使水分得到更充分的均洒效果;斜坡的角度设置15-30°。如图4所示,本技术中在喷头管的底部设置一圈凸出的导流圈,该导流圈的直径略小于盖体密封部的内径,导流圈底部设置导流槽,从喷头管流入的水分从导流孔流出后与盖体内部碰撞再经由导流槽导流至盖体的底部,由于导流槽是设置成具有倾斜角度的斜坡状或弧形状结构,水流直接激射到盖体的底部,经由喷孔喷出后,形成强大的雾状水体结构,达到水分均洒,模拟降雨的目的,均洒效果好,范围大。本装置中的喷头管上设置有螺纹连接体和密封圈,而盖体则相应的设置成阶梯状的结构,包括螺纹连接部和密封部;可以很好的密封喷头管下端的导流孔和导流圈区域,并且方便盖体的安装和拆卸。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技术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降雨均洒喷头,包括上端的螺纹接头(1)、与螺纹接头(1)连接安装的喷头管(2)以及与喷头管(2)相适配的盖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3)设置为阶梯状盖体结构,包括上端的螺纹连接部(31)和下端的密封部(32);而所述的喷头管(2)从上而下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连接体(21)和密封圈(22);且所述喷头管(2)的下端侧壁还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导流孔(23),且喷头管(2)的下端底部还设置有一圈导流圈(24),而所述导流圈(24)上则设置有从外壁向内侧延伸的导流槽(25);而所述的盖体(3)的底部则设置有导流槽(25)配合使用的喷孔(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降雨均洒喷头,包括上端的螺纹接头(1)、与螺纹接头(1)连接安装的喷头管(2)以及与喷头管(2)相适配的盖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3)设置为阶梯状盖体结构,包括上端的螺纹连接部(31)和下端的密封部(32);而所述的喷头管(2)从上而下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连接体(21)和密封圈(22);且所述喷头管(2)的下端侧壁还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导流孔(23),且喷头管(2)的下端底部还设置有一圈导流圈(24),而所述导流圈(24)上则设置有从外壁向内侧延伸的导流槽(25);而所述的盖体(3)的底部则设置有导流槽(25)配合使用的喷孔(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降雨均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圈(24)在喷头管(2)的底部为凸出设置,且导流圈(24)的外径又小于盖体(3)安装后密封部(32)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家尧鞠俊杰张金池林杰王同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南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