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336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压止血装置,该装置包括内壳体和环绕内壳体设置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围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止血部,所述外壳体底部外侧设有固定部;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壳体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上设有可卡合在间隙内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卡合机构配合的第二卡合机构;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中至少有一者可以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按压止血装置使用方便,可以实现对穿刺部的有效止血;通过内壳体内弹性机构的设置,可实现按压力度的自我调节,提高患者舒适性,提高患者体验感,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A Pressing Hemostatic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ssing hemostatic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shell and a shell surrounded by the inner shell. A hemostatic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surrounded by the inner shell, and a fixed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a gap is left between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outer shell,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nd a hemostatic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shell. A plurality of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s are provided, and a pressing part is also included. The clamp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part which can be clamped in the clearanc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clamp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s which cooperate with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can be deformed. The pressing hemostatic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can effectively stop the bleeding of the puncture part.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elastic mechanism in the inner shell, the self-regulation of the pressing force can be realized,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tients can be improved, which has practical popularization signific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压止血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按压止血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临床上,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抽血检查,抽血完成后,用棉签止血。棉签止血存在按压力度不均匀的问题,而且还需要用手长时间按压,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了不便。为此,急需一种使用便捷且成本低廉的止血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的按压止血装置,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便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压止血装置,包括内壳体和环绕内壳体设置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围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止血部,所述外壳体底部外侧设有固定部;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壳体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上设有可卡合在间隙内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卡合机构配合的第二卡合机构;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中至少有一者可以发生形变,优选地,该形变为弹性形变。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向下按压按压部时,由于第一卡合机构均向下倾斜设置,卡合部可随按压部较为顺利地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第二卡合机构推动第一卡合机构向下运动并依次穿过各个第一卡合机构;按压至目标位置后,按压部给止血部(与患者皮肤接触)施以一向下的压力,此时停止按压操作,按压部虽然会受到止血部带来的向上的反向作用力,第一卡合机构将第二卡合机构卡合在其下方,因而第二卡合机构需要受到一个较大的向上作用力才能突破第一卡合机构的阻挡,这样能够将按压部保持在目标位置处,实现对患者穿刺部位的按压,从而止血。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机构沿间隙中线对称分布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上,这样可以获得最优的阻挡效果,防止第二卡合机构脱出,以获得稳定可靠的按压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为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卡合片,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片与内壳体或外壳体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进一步优选地,该夹角大于30°且小于6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为圆球、椭球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为开设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上的第一斜槽,所述第一斜槽斜向下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合机构为向上倾斜的第二卡合片,这样第二卡合片可以较为稳定地被第一卡合机构阻挡在下方而无法自由向上移动;优选地,第二卡合片与卡合部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一卡合片与内壳体和外壳体的夹角,这样,第一卡合片和第二卡合片配合,进一步提高配合度。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内侧壁上第一卡合片的长度、内壳体外侧壁上第一卡合片的长度和卡合部的厚度之和大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距离,以进一步提高卡合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合机构为圆球、椭球、凸点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圆球或/和椭球依次分布于卡合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或者,所述圆球或/椭球的本体的一半分布于卡合部的内侧壁上,其本体的另一半对称分布于卡合部的外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合机构为开设在卡合部内的第二斜槽,所述第二斜槽斜向上开口。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与止血部之间设有压杆,未施压状态下,止血部与压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内壳体和外壳体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压杆与止血部之间设有压板,提高止血部受力的均匀性,提升按压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与止血部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未施压状态下,弹性机构与止血部的长度之和大于内壳体和外壳体的长度,这样,按压时,弹性机构可发生弹性变形,防止按压力度过大,在保证按压力度的同时获得较为柔和的按压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为弹簧。优选地,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由矩形黏贴条、环形黏贴片、扇形黏贴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进一步地,所述止血部为医用棉或由医用棉预先压制成的棉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按压止血装置使用方便,通过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的配合作用,可以稳定地将按压部固定于某一位置处,实现对创口或穿刺部的按压止血;通过内壳体内弹性机构的设置,可进一步对按压力度实现自我调节,提高患者舒适性,实现有效止血的同时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另外,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具有实际推广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五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六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七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外壳体及固定部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另一种外壳体及固定部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再一种外壳体及固定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该按压止血装置,包括内壳体2和环绕内壳体2设置的外壳体1,所述内壳体2围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止血部4,所述外壳体1底部外侧设有固定部3;所述内壳体2与外壳体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壳体1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所述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还包括按压部14,所述按压部14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且可卡合在间隙内的卡合部7,优选地,该卡合部7可以为杆状或片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卡合部7也可以为与内壳体2形状匹配的中空柱体状;所述卡合部7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卡合机构配合的第二卡合机构;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均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其中,第一卡合机构为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卡合片8,该第一卡合片沿间隙中线对称分布于内壳体2和外壳体1上。第二卡合机构为向上倾斜设置的第二卡合片9,该第二卡合片9沿卡合部7左右对称设置。按压部14与止血部4之间设有压杆5,未施压状态下,止血部4与压杆5的长度之和大于内壳体和外壳体的长度,压杆5与止血部4之间设有压板6。内壳体2和外壳体1的横截面均为四边形(见图8),作为本技术的备选方案之一,外壳体1的横截面也可为圆形(见图10);固定部3由矩形黏贴条(见图8)组成,作为本技术的备选方案,固定部3也可由扇形黏贴条或环形黏贴条(见图9、图10)组成;止血部4为由医用棉预先压制成的棉柱体。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区别仅在于第二卡合机构的不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置的第二卡合机构为设置于卡合部上的第一圆球11,该圆球的直径与内壳体上第一卡合片、外壳体上第一卡合片的长度之和大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距离。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按压止血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2)和环绕内壳体(2)设置的外壳体(1),所述内壳体(2)围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止血部(4),所述外壳体(1)底部外侧设有固定部(3);所述内壳体(2)与外壳体(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壳体(1)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所述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还包括按压部(14),所述按压部(14)上设有可卡合在间隙内的卡合部(7),所述卡合部(7)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卡合机构配合的第二卡合机构;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中至少有一者可以发生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2)和环绕内壳体(2)设置的外壳体(1),所述内壳体(2)围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止血部(4),所述外壳体(1)底部外侧设有固定部(3);所述内壳体(2)与外壳体(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壳体(1)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所述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机构;还包括按压部(14),所述按压部(14)上设有可卡合在间隙内的卡合部(7),所述卡合部(7)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卡合机构配合的第二卡合机构;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中至少有一者可以发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沿间隙中线对称分布于内壳体(2)和外壳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为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卡合片(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为圆球、椭球中的一种或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为开设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上的第一斜槽(15),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