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多功能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04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夹层玻璃,由内、外两片玻璃(或亚克力玻璃)和它们之间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组成。内、外两片玻璃上开有通气孔,其与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中的消声通气道相连。气体和噪声通过外层玻璃上的进气孔进入到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的消声通气道中,噪声在消声通气道中被吸收,气体穿过消声通气道,再通过内层玻璃的通气孔进入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隔音、通气、透光、阻尘和节能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住宅、写字楼、控制室和录音室的门窗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玻璃,尤其是能隔音通气透光阻尘节能的多功能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目前,夹层玻璃主要是由两层或多层玻璃组成空腔,空腔内安装或不安装特殊结构。夹层玻璃按其是否能使室内外空气进行流通,分为不透气型和透气型两大类。不透气型的夹层玻璃(如一种隔温隔音复合玻璃,专利号97220379.6)的隔声效果较好,但是使室内外的空气隔断,不能使室内空气及时更新。透气型的夹层玻璃(如透气式隔音玻璃,申请号88109042.5)没有考虑隔声或者在隔声效果上不佳,甚至结构相当复杂。总之,绝大多数的夹层玻璃不能同时兼顾隔音、采光、通气、阻尘和节能的功能,并达到良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玻璃窗不能同时兼顾隔音、采光、通气、阻尘和节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不仅解决了隔音和通气同时进行的矛盾,而且满足了透光、阻尘和节能的功能。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多功能夹层玻璃,其技术方案是由外层玻璃1、内层玻璃2和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3~16组合而成,夹层玻璃呈左右对称结构。在外层玻璃1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户外空间相通的通气孔17,在内层玻璃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户内相通的通气孔18,两层玻璃上的通气孔通过消声通气道21连接在一起。空气通过通气孔17、消声通气道21和通气孔18进入室内,达到室内外通气效果。噪声在消声通气道中传播时,通过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3~16的共振吸声作用被消除。本专利技术在多功能夹层玻璃中由外层玻璃1、内层玻璃2和隔板5、9、10、12、13围成有一定负压的空腔24,在内层玻璃上开有连接室内和空腔24的抽气小孔22,孔内安装一橡胶塞子23,用于抽出空腔24中的空气。该结构降低室内外的热交换,起到节能作用。多功能夹层玻璃中外层玻璃1的通气孔17处安装有泡沫体19用于阻尘,内层玻璃2的通气孔18处可以安装带单面胶的透明材料平板20用于阻止通过消声通气道进行室内外的热交换,达到节能效果。多功能夹层玻璃中除泡沫体外,所采用的材料均是透明的,达到了采光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达到了同时满足隔音和通气的要求,效果好;同时具有良好的透光、阻尘和节能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运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各类建筑物门窗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方向视图。图中,1.外层玻璃,2.内层玻璃,3.密封隔板,4.微穿孔板,5.隔板,6.隔板,7.微穿孔板,8.微穿孔板,9.隔板,10.隔板,11.隔板,12.隔板,13.隔板,14.隔板,15.微穿孔板,16.密封隔板,17.通气孔,18.通气孔,19.泡沫体,20.透明材料平板,21.消声通气道,22.抽气小孔,23.橡胶塞子,24.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如下图1、2中,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夹层玻璃的外层玻璃1上的通气孔17、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的消声通气道21和内层玻璃2上的通气孔18三者连接在一起,成为室内外空气交换的通道。室外空气、噪声通过外层玻璃1上的通气孔17进入消声通气道21,空气穿过消声通气道21,再穿过内层玻璃2上的通气孔18进入室内,达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噪声在消声通气道21中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被通气道两侧的微穿孔板4、7、8、15吸声体通过共振吸声作用进行吸收。从而达到了室内外隔声的同时进行通气的效果。多功能夹层玻璃的外层玻璃1上的通气孔17内安装有泡沫体19,该泡沫体具有很多纵横交错的小孔,可以使空气和噪声通过,使室外的灰尘阻隔,滞留在泡沫体小孔中或室外。该结构使在通气、消声的同时,起到防尘的作用。多功能夹层玻璃中由外层玻璃1、内层玻璃2和隔板5、9、10、12、13围成空腔24,在内层玻璃上开有连接室内和空腔24的抽气小孔22,孔内安装一橡胶塞子23,通过该橡胶塞子,把空腔24中的空气抽出,使空腔24中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该结构降低了室内外的热交换作用,起到节能功效。在夏天开空调时,可以在多功能夹层玻璃的内层玻璃2上的通气孔18处安装带有单面胶的透明材料平板20,降低室内外通过消声通气道21进行传热的能力,从而加强了节能功效。在多功能夹层玻璃的整个结构中,除泡沫体外,均采用透明材料,如玻璃采用平板玻璃(或亚克力玻璃),微穿孔板和隔板可以采用亚克力玻璃(或硬质透明塑料板或有机玻璃平板),从而达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夹层玻璃,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其特征在于在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装有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3~16),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3~16)中有一个消声通气道(21),在外层玻璃(1)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户外空间相通的通气孔(17),在内层玻璃(2)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户内相通的通气孔(18),两层玻璃上的通气孔通过消声通气道(21)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外层玻璃(1)的通气孔(17)处安装有具有防尘和透气功能的泡沫体(1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由外层玻璃(1)、内层玻璃(2)和隔板(5、9、10、12、13)围成有一定负压的空腔(24),在内层玻璃(2)上开有连接室内和空腔(24)的抽气小孔(22),孔内安装一橡胶塞子(2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内层玻璃(2)的通气孔(18)处安装有带单面胶的透明材料平板(2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夹层玻璃,由内、外两片玻璃(或亚克力玻璃)和它们之间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组成。内、外两片玻璃上开有通气孔,其与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中的消声通气道相连。气体和噪声通过外层玻璃上的进气孔进入到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的消声通气道中,噪声在消声通气道中被吸收,气体穿过消声通气道,再通过内层玻璃的通气孔进入室内。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隔音、通气、透光、阻尘和节能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住宅、写字楼、控制室和录音室的门窗上。文档编号E06B3/67GK1804358SQ200610054038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龚宪生, 荆东明 申请人:重庆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夹层玻璃,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其特征在于在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装有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3~16),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3~16)中有一个消声通气道(21),在外层玻璃(1)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户外空间相通的通气孔(17),在内层玻璃(2)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户内相通的通气孔(18),两层玻璃上的通气孔通过消声通气道(21)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宪生荆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