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64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包括含有CuO的磷酸盐类玻璃构成的基板玻璃,所述基板玻璃下侧设有薄膜状衰减层,所述薄膜状衰减层通过涂覆法成型,所述薄膜状衰减层的密度(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
本技术涉及光学器件相关
,尤其涉及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在制备过程中,由于U和Th的含量少的纯化至高纯度的玻璃原料在其纯化工序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及专用的纯化设备而原料成本高,而且为了避免从玻璃制造工序混入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杂质,需要使用由铂类材质形成的熔融炉或坩埚,成为制造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于难以进行α射线放射性元素的纯化分离的TiO2、ZrO2等玻璃原料,会产生制造设备的与玻璃原料接触的位置及对在玻璃原料本身中的使用进行控制等限制,也不具备耐磨和对滤光片整体的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使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包括含有CuO的磷酸盐类玻璃构成的基板玻璃,所述基板玻璃下侧设有薄膜状衰减层,所述薄膜状衰减层通过涂覆法成型,所述薄膜状衰减层的密度(g/cm3)×膜厚(um)为20~37。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玻璃上侧设有耐磨防护膜。进一步的,所述耐磨防护膜为金刚石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通过使从基板玻璃释放的α射线衰减的薄膜状衰减层,能够以低成本提供即使在使用以一定量释放出α射线的基板玻璃作为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构成构件时,也可通过以不影响光学特性的方式设置可有效地使从基板玻璃释放出的α射线衰减的薄膜状衰减层而作为固体摄像元件封装体用覆盖玻璃使用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同时耐磨防护膜对基板玻璃起到了保护作用,增加了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耐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包括含有CuO的磷酸盐类玻璃构成的基板玻璃1,所述基板玻璃1下侧设有薄膜状衰减层2,所述薄膜状衰减层2通过涂覆法成型,所述薄膜状衰减层2的密度g/cm3×膜厚um为20~37;所述基板玻璃1上侧设有耐磨防护膜3。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防护膜3为金刚石膜。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通过使从基板玻璃释放的α射线衰减的薄膜状衰减层,能够以低成本提供即使在使用以一定量释放出α射线的基板玻璃作为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构成构件时,也可通过以不影响光学特性的方式设置可有效地使从基板玻璃释放出的α射线衰减的薄膜状衰减层而作为固体摄像元件封装体用覆盖玻璃使用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CuO的磷酸盐类玻璃构成的基板玻璃(1),所述基板玻璃(1)下侧设有薄膜状衰减层(2),所述薄膜状衰减层(2)通过涂覆法成型,所述薄膜状衰减层(2)的密度(g/cm3)×膜厚(um)为20~37;所述基板玻璃(1)上侧设有耐磨防护膜(3)。

【技术特征摘要】
1.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CuO的磷酸盐类玻璃构成的基板玻璃(1),所述基板玻璃(1)下侧设有薄膜状衰减层(2),所述薄膜状衰减层(2)通过涂覆法成型,所述薄膜状衰减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麟蔡林林李江波曹子玉孙丹芳汪平锋
申请(专利权)人:利基光电科技九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