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流体泵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07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流体泵改进结构,包括顶盖、连接盖板、若干个止逆伞、若干个皮碗单元组成的皮碗泵体、气室腔体、传动连接机构、电机座和电机,所述顶盖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流体出嘴、边缘处设有若干个流体进嘴,所述连接盖板顶部扣合在顶盖底部,所述止逆伞活动设置在连接盖板上且顶部延伸至流体进嘴内,所述皮碗泵体的皮碗单元顶部与连接盖板接触连接、末端延伸至气室腔体内,所述止逆伞、皮碗单元、流体进嘴三者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配合;设置多个流体进嘴再通过内部气道从出嘴流出,可同时进入多种介质,使用更方便不受限,无需同时使用多个泵体成本低,安装操作控制更简单便捷,故障率低,不受安装空间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式流体泵改进结构
本技术属于泵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流体进入的新式流体泵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流体泵在工业产品中使用非常广泛,特别是隔膜泵,就目前所用到的流体泵来说,其工作方式都是单进单出,只能进单一的流体介质,这种单一流体介质进入的流体泵可以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的缺陷,使用非常不方便,一个产品需要用到多个流体泵,安装操作控制都不方便,使用成本高,易发生故障,由于内部安装空间小导致使用受限。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进入多种介质、使用方便不受限、安装操作控制简单方便、使用成本低、故障率低、不受安装空间限制的新式流体泵改进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只能进单一介质、使用不方便受限、安装操作控制麻烦不方便、使用成本高、故障率高、受安装空间限制大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式流体泵改进结构,包括顶盖、连接盖板、若干个止逆伞、若干个皮碗单元组成的皮碗泵体、气室腔体、传动连接机构、电机座和电机,所述顶盖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流体出嘴、边缘处设有若干个流体进嘴,所述连接盖板顶部扣合在顶盖底部,所述止逆伞活动设置在连接盖板上且顶部延伸至流体进嘴内,所述皮碗泵体的皮碗单元顶部与连接盖板接触连接、末端延伸至气室腔体内,所述止逆伞、皮碗单元、流体进嘴三者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配合,所述电机固设在电机座上,所述传动连接机构包括叉轴、钢轴、钢珠和扭轴,所述叉轴一端与皮碗泵体末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钢轴与扭轴传动连接,所述钢珠设于扭轴内,所述扭轴设于电机座内且末端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流体进嘴是三个以上的。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与连接盖板间设置有橡胶垫片。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气室腔体、电机座两侧设有卡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多个流体进嘴再通过内部气道从出嘴流出,可同时进入多种介质,使用更方便不受限,无需同时使用多个泵体成本低,安装操作控制更简单便捷,故障率低,不受安装空间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流体的走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新式流体泵改进结构,包括顶盖1、连接盖板2、若干个止逆伞3、若干个皮碗单元41组成的皮碗泵体4、气室腔体5、传动连接机构6、电机座7和电机8,所述顶盖1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流体出嘴11、边缘处设有若干个流体进嘴12,所述连接盖板2顶部扣合在顶盖1底部,所述止逆伞3活动设置在连接盖板2上且顶部延伸至流体进嘴12内,所述皮碗泵体4的皮碗单元41顶部与连接盖板2接触连接、末端延伸至气室腔体5内,所述止逆伞3、皮碗单元31、流体进嘴12三者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配合,所述电机8固设在电机座7上,所述传动连接机构6包括叉轴61、钢轴62、钢珠63和扭轴64,所述叉轴61一端与皮碗泵体4末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钢轴62与扭轴64传动连接,所述钢珠63设于扭轴64内,所述扭轴64设于电机座7内且末端与电机8输出轴传动连接,使用时,通过电机转动、传动连接机构传动带动皮碗往复运动,先把止逆伞打开,多种流体介质就从流体进嘴进入,再经过连接盖板、皮碗后从流体出嘴流出,流体的走向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样即可完成多种流体介质的同入,使用方便不受限。本技术中,所述流体进嘴12是三个以上的,图1中所示的是四个,但不仅限于此,具体数量根据使用需要而定。本技术中,所述顶盖1与连接盖板2间设置有橡胶垫片21,这样保证使用过程中不漏气,气密性更好,使用更方便效率更高。本技术中,所述顶盖1、气室腔体5、电机座7两侧设有卡簧9,通过卡簧把三者卡紧在一起,连接安装操作更简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多个流体进嘴再通过内部气道从出嘴流出,可同时进入多种介质,使用更方便不受限,无需同时使用多个泵体成本低,安装操作控制更简单便捷,故障率低,不受安装空间限制。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流体泵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连接盖板(2)、若干个止逆伞(3)、若干个皮碗单元(41)组成的皮碗泵体(4)、气室腔体(5)、传动连接机构(6)、电机座(7)和电机(8),所述顶盖(1)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流体出嘴(11)、边缘处设有若干个流体进嘴(12),所述连接盖板(2)顶部扣合在顶盖(1)底部,所述止逆伞(3)活动设置在连接盖板(2)上且顶部延伸至流体进嘴(12)内,所述皮碗泵体(4)的皮碗单元(41)顶部与连接盖板(2)接触连接、末端延伸至气室腔体(5)内,所述止逆伞(3)、皮碗单元(41)、流体进嘴(12)三者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配合,所述电机(8)固设在电机座(7)上,所述传动连接机构(6)包括叉轴(61)、钢轴(62)、钢珠(63)和扭轴(64),所述叉轴(61)一端与皮碗泵体(4)末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钢轴(62)与扭轴(64)传动连接,所述钢珠(63)设于扭轴(64)内,所述扭轴(64)设于电机座(7)内且末端与电机(8)输出轴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流体泵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连接盖板(2)、若干个止逆伞(3)、若干个皮碗单元(41)组成的皮碗泵体(4)、气室腔体(5)、传动连接机构(6)、电机座(7)和电机(8),所述顶盖(1)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流体出嘴(11)、边缘处设有若干个流体进嘴(12),所述连接盖板(2)顶部扣合在顶盖(1)底部,所述止逆伞(3)活动设置在连接盖板(2)上且顶部延伸至流体进嘴(12)内,所述皮碗泵体(4)的皮碗单元(41)顶部与连接盖板(2)接触连接、末端延伸至气室腔体(5)内,所述止逆伞(3)、皮碗单元(41)、流体进嘴(12)三者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配合,所述电机(8)固设在电机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微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