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独臂减震器,它包括: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轴,第一减震弹簧轴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限位凸起;第二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轴,第二减震弹簧轴上还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限位凸起;还包括有独臂减震外筒体;独臂减震外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减震弹簧限位凸起的限位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外筒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能够将减震器中的减震弹簧进行临时固定,且由于外筒体与减震弹簧轴是旋转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置有带倾斜角度的减震结构,还能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带倾斜角度的减震结构进行第二次减震,与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相比,明显提高了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独臂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
,特别是一种新型独臂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现有技术的减震器仅设有一段弹簧减震装置,并没有能够将弹簧进行临时固定的减震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以将减震器中的弹簧进行临时固定的独臂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独臂减震器,可以将减震弹簧进行临时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独臂减震器,它包括有: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轴,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一减震弹簧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轴,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轴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减震弹簧限位凸起;还包括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以及第二减震弹簧轴旋转连接的独臂减震外筒体;所述独臂减震外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减震弹簧限位凸起的限位槽。进一步,所述独臂减震外筒体的内壁包括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在所述独臂减震外筒体的内壁上分别相互交错设置。进一步,所述独臂减震外筒体上包括有8个第一限位槽和6个第二限位槽。进一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轴杆,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杆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轴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轴杆,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轴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轴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轴杆的外侧还设置有第四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杆与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轴杆的上端通过一用于与外部摩托车车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三减震弹簧与所述第四减震弹簧均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固定,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还设置有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支撑块中固定连接有第五减震弹簧;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支撑块中还固定连接有第六减震弹簧;所述第五减震弹簧与所述第六减震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存在一定长度的间隙。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还设置有一固定凸起;所述减震器还包括有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固定凸起呈第一倾斜角度铰接;所述第二滑动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动块和所述固定凸起呈第二倾斜角度铰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倾斜角度为30°;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为3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在外筒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能够将减震器中的减震弹簧进行临时固定,且由于外筒体与减震弹簧轴是旋转连接,所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旋转外筒体。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带倾斜角度的减震结构,不仅能够采用常见的直筒式减震模式,还能够采用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带倾斜角度的减震结构进行第二次减震,与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相比,本专利技术明显提高了减震效果。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更长。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新型独臂减震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型独臂减震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独臂减震外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独臂减震外筒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新型独臂减震器,它包括有:第一减震弹簧2和第二减震弹簧15;第一减震弹簧2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轴1,第一减震弹簧轴1上设置有2个第一减震弹簧限位凸起3;第二减震弹簧1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轴17,第二减震弹簧轴17上还设置有2个第二减震弹簧限位凸起16;还包括有两个分别与第一减震弹簧轴1以及第二减震弹簧轴17旋转连接的独臂减震外筒体23;独臂减震外筒体2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减震弹簧限位凸起的限位槽。独臂减震外筒体23的内壁包括有第一限位槽231和第二限位槽232;第一限位槽231与第二限位槽232在独臂减震外筒体23的内壁上分别相互交错设置。独臂减震外筒体23上包括有8个第一限位槽231和6个第二限位槽232。第一减震弹簧轴1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4;第一支撑块4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轴杆6,第一减震弹簧轴杆6穿过第一支撑块4与第一减震弹簧轴1固定连接;第一减震弹簧轴杆6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5;第二减震弹簧轴17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8;第二支撑块18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轴杆19,第二减震弹簧轴杆19穿过第二支撑块18与第二减震弹簧轴17连接固定;第二减震弹簧轴杆19的外侧还设置有第四减震弹簧20;第一减震弹簧轴杆6与第二减震弹簧轴杆19的上端通过一用于与外部摩托车车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1连接固定;第三减震弹簧5与第四减震弹簧20均与固定板21连接固定,且位于固定板21的下端。第一支撑块4与第二支撑块18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第一连接杆9上还设置有一滑动块8和第二滑动块10;第一滑动块8与第一支撑块4中固定连接有第五减震弹簧7;第二滑动块10与第二支撑块18中还固定连接有第六减震弹簧11;第五减震弹簧7与第六减震弹簧11处于自然长度时,第一滑动块8与第二滑动块10存在一定长度的间隙。固定板21的下端还设置有一固定凸起;减震器还包括有第一滑动板13和第二滑动板14;第一滑动板13分别与第一滑动块8和固定凸起呈30°的角度铰接;第二滑动板14分别与第二滑动块10和固定凸起呈30°的角度铰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减震弹簧限位凸起和第二减震弹簧限位凸起能够在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拉升或压缩时固定在独臂减震外筒体内壁上的限位槽中。独臂减震外筒体和第一减震弹簧轴以及第二减震弹簧轴是旋转连接的,所以独臂减震外筒体可以根据限位的需要进行旋转。如需要将第一减震弹簧限位凸起或第二减震弹簧限位凸起固定在独臂减震外筒体内壁上的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时,只需要旋转独臂减震外筒体即可。且独臂减震外筒体内壁上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是呈不同高度分布,且任意两个第一限位槽之间均间隔有第二限位槽;同理,任意两个第二限位槽之间均间隔有第一限位槽。由于第一减震弹簧轴和第一减震弹簧轴杆之间是一体成型的,所以第一减震弹簧轴在上下拉升或压缩的状态时,第一减震弹簧轴杆也会进行移动;同理,第二减震弹簧轴杆也会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进上下移动。此时可以进行第一段减震作用。由于固定板的上下移动,能够带动与固定板铰接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进行左右滑动,此时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会分别对第五减震弹簧和第六减震弹簧进行拉升或压缩,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独臂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臂减震器包括有第一减震弹簧(2)和第二减震弹簧(15);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轴(1),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1)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一减震弹簧限位凸起(3);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轴(17),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轴(17)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减震弹簧限位凸起(16);还包括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1)以及第二减震弹簧轴(17)旋转连接的独臂减震外筒体(23);所述独臂减震外筒体(2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减震弹簧限位凸起的限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独臂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臂减震器包括有第一减震弹簧(2)和第二减震弹簧(15);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轴(1),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1)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一减震弹簧限位凸起(3);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轴(17),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轴(17)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减震弹簧限位凸起(16);还包括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1)以及第二减震弹簧轴(17)旋转连接的独臂减震外筒体(23);所述独臂减震外筒体(2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减震弹簧限位凸起的限位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独臂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臂减震外筒体(23)的内壁包括有第一限位槽(231)和第二限位槽(232);所述第一限位槽(231)与所述第二限位槽(232)在所述独臂减震外筒体(23)的内壁上分别相互交错设置。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独臂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臂减震外筒体(23)上包括有8个第一限位槽(231)和6个第二限位槽(23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独臂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1)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4);所述第一支撑块(4)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轴杆(6),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杆(6)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块(4)与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轴杆(6)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5);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轴(17)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8);所述第二支撑块(18)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巨九磊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