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二工作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前后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左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下侧内壁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的滑轨;本装置通过一个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完成平移门滑轨的整体构造,本装置能够在门完全打开时将门锁住,并在需要关门时用电机解锁,本装置能够在门关上时将门锁定并在需要时将门解锁,本滑轨机构能够在打开时或关门时将门锁住防止门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
,具体是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平移门在家居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其占用空间小以及开启方便等优点比起传统门优势明显,而平移门的滑轨结构在平移门中十分重要,好的滑轨结构可以让门开合更为流畅不会有卡顿,本装置通过一个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完成平移门滑轨的整体构造,本装置能够在门完全打开时将门锁住,并在需要关门时用电机解锁,本装置能够在门关上时将门锁定并在需要时将门解锁,本滑轨机构能够在打开时或关门时将门锁住防止门滑动,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二工作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前后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左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下侧内壁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的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左右贯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内且可左右滑动至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滑门,所述第二凹槽前后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相对的滑轮槽,所述滑门上转动式固定连接有前后端延伸至所述滑轮槽内且左右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后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滑轮槽内转动的滑轮,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且与所述滑轮槽对齐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且可与所述滑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凹槽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上端可与所述第一滑块左端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四凹槽左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左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四凹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且左端可与所述第二滑块下端相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五凹槽上下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三滑块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五凹槽右侧连通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三滑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式固定连接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闭门锁紧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闭门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二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绕线棘轮,所述第三转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四转动腔与所述第三转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四转动腔内设置有可绕转轴转动的第二绕线轮,所述第四转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五转动腔,所述第五转动腔内设置有可绕转轴转动的第三绕线轮,所述第一凹槽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六凹槽,所述滑门左端固定连接有可滑动至所述第六凹槽内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下端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七凹槽,所述第六凹槽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与所述第五转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八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上端可滑动至所述第七凹槽内并右端带有齿形的第六滑块,所述第六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绕设过所述第三绕线轮以及所述第二绕线轮且固定绕设在所述第一绕线棘轮上的第一引线,所述第八凹槽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四导滑槽,所述第六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四导滑槽内的第四导滑块,所述第四导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所述第八凹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滑槽相连通的第六转动腔,所述第六转动腔与所述第八凹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转动可与所述第六滑块右端齿形相配合的第七滑块,所述第四通孔上下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五导滑槽,所述所述第七滑块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五导滑槽内的第五导滑块,所述第五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五复位弹簧,所述第六转动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滑槽内且可与所述第一导滑块相配合的第一转杆,所述第四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杆后侧固定连接有前端与所述第一转杆后端固定连接且可与所述第一转杆一起转动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七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引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右端固定连接且可转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可转动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九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下侧内壁内设置有上下贯穿且与所述第九凹槽对齐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九凹槽内设置有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五通孔内且可上下滑动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螺纹槽,所述第四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端延伸至所述螺纹槽内且与所述螺纹槽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九凹槽左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六导滑槽,所述第五通孔左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六导滑槽连通且对齐的第七导滑槽,所述第一套筒左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六导滑槽内的第六导滑块,所述滑门下侧内壁内设置开口向下且可与所述第五通孔对齐的第十凹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使用时,用手滑动滑门,当滑门滑动至左侧极限位置时,第七凹槽滑动至第六凹槽内,滑门向左推动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向左滑动带动第一导滑块向左滑动推动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向左转动使第二转杆向右转动,第二转杆向右转动通过第二引线拉动第七滑块向右滑动与第六滑块右端齿形脱离,第六滑块在弹簧作用下向上滑动至第七凹槽内将第五滑块锁住,滑门被锁定,第一滑块向左滑动带动第一导滑块向左滑动推动第一转杆的同时,第一滑块推动第二滑块向下滑动,第二滑块推动第三滑块向右滑动,第三滑块带动第四滑块以及第二转轴向右滑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脱离啮合,当需要关上门时,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第一绕线棘轮转动,第一绕线棘轮转动拉动第一引线使第六滑块向下滑动,第六滑块与第七凹槽脱离,此时可以拉动门进行关闭,当门被关上时,第三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以及第七滑块在弹簧作用下复位,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脱离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当需要将门锁上时,将门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二工作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前后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左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下侧内壁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的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左右贯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内且可左右滑动至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滑门,所述第二凹槽前后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相对的滑轮槽,所述滑门上转动式固定连接有前后端延伸至所述滑轮槽内且左右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后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滑轮槽内转动的滑轮,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且与所述滑轮槽对齐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且可与所述滑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凹槽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上端可与所述第一滑块左端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四凹槽左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左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四凹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且左端可与所述第二滑块下端相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五凹槽上下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三滑块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五凹槽右侧连通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三滑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式固定连接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闭门锁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二工作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前后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左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下侧内壁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的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左右贯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内且可左右滑动至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滑门,所述第二凹槽前后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相对的滑轮槽,所述滑门上转动式固定连接有前后端延伸至所述滑轮槽内且左右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后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滑轮槽内转动的滑轮,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且与所述滑轮槽对齐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且可与所述滑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凹槽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上端可与所述第一滑块左端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四凹槽左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左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四凹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且左端可与所述第二滑块下端相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五凹槽上下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三滑块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五凹槽右侧连通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三滑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式固定连接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闭门锁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门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二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绕线棘轮,所述第三转动腔上侧内壁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月霞,
申请(专利权)人:胡月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