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泉水灌装头,包括上圆筒,上圆筒下端固定设有圆筒盖板,圆筒盖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下圆筒,且下圆筒的直径小于上圆筒的直径;所述进气管内还设置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与进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球体,球体与限位环之间抵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进气口的直径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且进气口的最小直径小于球体的直径;所述圆柱块的下端设有圆柱推块;所述球体伸入下圆筒内,且圆柱推块位于球体上方;所述下圆筒下端设有灌装嘴,灌装嘴包括出料管、卡设在出料管出口处的堵头和开设在出料管侧壁上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为多个,且多个出液口沿出料管外圆面周向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泉水灌装头
本技术涉及灌装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泉水灌装头。
技术介绍
现有灌装机的出料口无法调节出料量的大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另外现有灌装机的出料开关都是通过电控的,当停电或者电控失效后无法手动控制是否出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泉水灌装头,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泉水灌装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圆筒,上圆筒下端固定设有圆筒盖板,圆筒盖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下圆筒,且下圆筒的直径小于上圆筒的直径;所述下圆筒的外圆面在通孔处设有环形导向块,圆筒盖板在通孔处开设有与环形导向块配合的环形导向槽;所述上圆筒内设有丝杆,丝杆的下端伸入下圆筒内;所述丝杆上固定套设有圆柱块,且圆柱块的外圆面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所述圆柱块的大端面位于上圆筒内,且圆柱块大端面的直径大于下圆筒的内孔直径;所述圆柱块的小端面位于下圆筒内,且圆柱块小端面的直径小于下圆筒的内孔直径;所述丝杆在上圆筒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导向套,且导向套与上圆筒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丝杆在下圆筒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旋转套,且旋转套与下圆筒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下圆筒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且下圆筒上开设有与进气管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管内还设置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与进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球体,球体与限位环之间抵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进气口的直径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且进气口的最小直径小于球体的直径;所述圆柱块的下端设有圆柱推块;所述球体伸入下圆筒内,且圆柱推块位于球体上方;所述下圆筒下端设有灌装嘴,灌装嘴包括出料管、卡设在出料管出口处的堵头和开设在出料管侧壁上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为多个,且多个出液口沿出料管外圆面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块为弹性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矿泉水从上圆筒进入,从下圆筒输出;由于下圆筒的外圆面在通孔处设有环形导向块,圆筒盖板在通孔处开设有与环形导向块配合的环形导向槽,可驱动下圆筒转动,下圆筒通过连接块带动旋转套转动,由于旋转套与丝杆螺纹配合,从而带动丝杆上下移动,丝杆使圆柱块上下移动,由于圆柱块的外圆面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圆柱块的大端面位于上圆筒内,且圆柱块大端面的直径大于下圆筒的内孔直径;所述圆柱块的小端面位于下圆筒内,且圆柱块小端面的直径小于下圆筒的内孔直径,从而可控制矿泉水出料量的大小;当圆柱块的外表面与下圆筒接触时可控制出料的开关。二、通过将出液口设置在灌装嘴的侧壁上,使灌装嘴在灌装过程中液体沿着瓶体的内壁顺流而下,有效防止在灌装过程中因冲击力过大而导致瓶体存在大量的气泡,提高灌装的效果。三、通过旋转下圆筒,当圆柱块的外表面与下圆筒接触时关闭灌装喷头,这时圆柱块下端的圆柱推块推动球体向进气管内位移,从而打开进气口,气流从进气口进入下圆筒内将下圆筒残留的矿泉水吹干,避免矿泉水残液长期留在下圆筒的壁面形成污垢或者变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矿泉水灌装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所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矿泉水灌装头,包括上圆筒1,上圆筒1下端固定设有圆筒盖板2,圆筒盖板2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下圆筒7,且下圆筒7的直径小于上圆筒1的直径;所述下圆筒7的外圆面在通孔处设有环形导向块14,圆筒盖板2在通孔处开设有与环形导向块14配合的环形导向槽;所述上圆筒1内设有丝杆17,丝杆17的下端伸入下圆筒7内;所述丝杆17上固定套设有圆柱块15,且圆柱块15的外圆面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所述圆柱块15的大端面位于上圆筒1内,且圆柱块15大端面的直径大于下圆筒7的内孔直径;所述圆柱块15的小端面位于下圆筒7内,且圆柱块15小端面的直径小于下圆筒7的内孔直径;所述丝杆17在上圆筒1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导向套16,且导向套16与上圆筒1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8;所述丝杆17在下圆筒7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旋转套12,且旋转套12与下圆筒7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8;所述下圆筒7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5,且下圆筒7上开设有与进气管5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管5内还设置有限位环4,且限位环4与进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球体6,球体6与限位环4之间抵紧设置有压缩弹簧3;所述进气口的直径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且进气口的最小直径小于球体6的直径;所述圆柱块15的下端设有圆柱推块13;所述球体6伸入下圆筒7内,且圆柱推块13位于球体6上方;所述下圆筒7下端设有灌装嘴,灌装嘴包括出料管9、卡设在出料管9出口处的堵头10和开设在出料管9侧壁上的出液口11;所述出液口11为多个,且多个出液口11沿出料管9外圆面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圆柱块15为弹性材料。矿泉水从上圆筒1进入,从下圆筒7输出;由于下圆筒7的外圆面在通孔处设有环形导向块14,圆筒盖板2在通孔处开设有与环形导向块14配合的环形导向槽,可驱动下圆筒7转动,下圆筒7通过连接块8带动旋转套12转动,由于旋转套12与丝杆17螺纹配合,从而带动丝杆17上下移动,丝杆使圆柱块15上下移动,由于圆柱块15的外圆面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圆柱块15的大端面位于上圆筒1内,且圆柱块15大端面的直径大于下圆筒7的内孔直径;所述圆柱块15的小端面位于下圆筒7内,且圆柱块15小端面的直径小于下圆筒7的内孔直径,从而可控制矿泉水出料量的大小;当圆柱块15的外表面与下圆筒7接触时可控制出料的开关。通过将出液口11设置在灌装嘴10的侧壁上,使灌装嘴10在灌装过程中液体沿着瓶体的内壁顺流而下,有效防止在灌装过程中因冲击力过大而导致瓶体存在大量的气泡,提高灌装的效果。通过旋转下圆筒7,当圆柱块15的外表面与下圆筒7接触时关闭灌装喷头,这时圆柱块15下端的圆柱推块13推动球体6向进气管5内位移,从而打开进气口,气流从进气口进入下圆筒7内将下圆筒7残留的矿泉水吹干,避免矿泉水残液长期留在下圆筒7的壁面形成污垢或者变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泉水灌装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圆筒,上圆筒下端固定设有圆筒盖板,圆筒盖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下圆筒,且下圆筒的直径小于上圆筒的直径;所述下圆筒的外圆面在通孔处设有环形导向块,圆筒盖板在通孔处开设有与环形导向块配合的环形导向槽;所述上圆筒内设有丝杆,丝杆的下端伸入下圆筒内;所述丝杆上固定套设有圆柱块,且圆柱块的外圆面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所述圆柱块的大端面位于上圆筒内,且圆柱块大端面的直径大于下圆筒的内孔直径;所述圆柱块的小端面位于下圆筒内,且圆柱块小端面的直径小于下圆筒的内孔直径;所述丝杆在上圆筒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导向套,且导向套与上圆筒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丝杆在下圆筒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旋转套,且旋转套与下圆筒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下圆筒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且下圆筒上开设有与进气管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管内还设置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与进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球体,球体与限位环之间抵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进气口的直径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且进气口的最小直径小于球体的直径;所述圆柱块的下端设有圆柱推块;所述球体伸入下圆筒内,且圆柱推块位于球体上方;所述下圆筒下端设有灌装嘴,灌装嘴包括出料管、卡设在出料管出口处的堵头和开设在出料管侧壁上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为多个,且多个出液口沿出料管外圆面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泉水灌装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圆筒,上圆筒下端固定设有圆筒盖板,圆筒盖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下圆筒,且下圆筒的直径小于上圆筒的直径;所述下圆筒的外圆面在通孔处设有环形导向块,圆筒盖板在通孔处开设有与环形导向块配合的环形导向槽;所述上圆筒内设有丝杆,丝杆的下端伸入下圆筒内;所述丝杆上固定套设有圆柱块,且圆柱块的外圆面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所述圆柱块的大端面位于上圆筒内,且圆柱块大端面的直径大于下圆筒的内孔直径;所述圆柱块的小端面位于下圆筒内,且圆柱块小端面的直径小于下圆筒的内孔直径;所述丝杆在上圆筒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导向套,且导向套与上圆筒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丝杆在下圆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牧山九龙矿泉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