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548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带制作方法。所述钢带制作方法包括:对提供的钢液进行处理,得到边沿具有倒角结构的待处理钢坯;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对所述成品钢坯进行轧制,形成成品钢带。所述钢带生产方法通过将所述待处理钢坯的边沿制作成具有倒角结构的形状,避免了其边沿如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边沿为直角结构的钢坯般存在凸棱,因而,所述待处理钢坯在经过酸洗工艺处理之后,边部细线缺陷能够极大程度的得到改善,有效地美化了所述成品钢带的外观,同时,能够有效地延长处理所述成品钢带的冲压磨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带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带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DP钢属于先进高强类钢种,DP钢包括的冷轧DP钢则是以优质热轧钢带为制作原材,经酸洗工艺去除其表面氧化层,最后经过冷轧退火等工序获得的表面质量和使用要求(主要是冲压和扩孔性能)均满足实际需求的钢种。目前DP钢的应用已不局限于结构件,而延申至外板的应用,其生产也已按冷轧外板的质量要求进行。而在实际生产中,DP钢在酸洗后往往存在多项表面缺陷,例如,边部色差、表面发黄和边部细线等缺陷,这些表面缺陷都严重影响DP钢的外观和使用寿命。其中,边部色差和表面发黄可以通过控制热轧工序关键点温度,以及控制冷轧退火炉气氛和炉内辊面涂层解决,但是边部细线缺陷却至今无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带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带制作方法,包括:对提供的钢液进行处理,得到边沿具有倒角结构的待处理钢坯;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对所述成品钢坯进行轧制,形成成品钢带。进一步地,所述对提供的钢液进行处理,得到边沿具有倒角结构的待处理钢坯,包括:将提供的所述钢液注入倒角坯铸机内;启动所述倒角坯铸机进行钢坯铸造,以形成所述待处理钢坯。进一步地,所述倒角结构的尺寸范围为(20mm~25mm)*(40mm~60mm)。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待处理钢坯的温度变化情况;当所述待处理钢坯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时,执行所述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的步骤。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为400℃~450℃。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包括: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所述加热炉内;设置所述加热炉的运行参数,使所述加热炉按所述运行参数启动运行,以对所述待处理钢坯进行均热处理;监测所述待处理钢坯的温度变化情况,当所述待处理钢坯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时,表示所述成品钢坯形成;将所述成品钢坯从所述加热炉送出。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所述加热炉的运行参数,包括:将所述加热炉的工作时长设置为预设时长;按预设开度调整规则调整所述加热炉的烧嘴开度。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长小于200min,和/或,所述预设开度调整规则为,加热炉驱动侧烧嘴的开度值为X,加热炉操作侧烧嘴的开度为Y,加热炉中部烧嘴的开度为Z,其中,X>Y>Z。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为1240℃~1260℃。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成品钢坯进行轧制,形成成品钢带,包括:将所述成品钢坯送入粗轧机内进行初步轧制,形成待处理钢带;将所述待处理钢带送入精轧机内进行二次轧制,形成所述成品钢带。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成品钢坯送入粗轧机内进行初步轧制,形成待处理钢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粗轧机的立辊轧制吨数上限设置为预设重量值;将所述粗轧机的立辊轧制减宽量设置在预设减宽量阈值范围内。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重量值为4万吨,和/或,所述预设减宽量阈值范围为0mm~40mm。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待处理钢带送入精轧机内进行二次轧制,形成所述成品钢带之前,所述方法包括:关闭所述精轧机的前三机架边部的冷却水;将所述精轧机的前三架中部的冷却水比例提高至预设比例值。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比例值为5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带生产方法包括对提供的钢液进行处理,得到边沿具有倒角结构的待处理钢坯,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以及对所述成品钢坯进行轧制,形成成品钢带。所述钢带生产方法通过将所述待处理钢坯的边沿制作成具有倒角结构的形状,避免了其边沿如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边沿为直角结构的钢坯般存在凸棱,因而,所述待处理钢坯在经过酸洗工艺处理之后,边部细线缺陷能够极大程度的得到改善,有效地美化了所述成品钢带的外观,同时,能够有效地延长处理所述成品钢带的冲压磨具的使用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带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处理钢坯的前视图。图3为图1中步骤S200的子步骤流程图。图4为图1中步骤S300的子步骤流程图。图5为通过现有钢带制作方法制作的钢坯的边部细线缺陷区域的宏观示意图。图6为通过现有钢带制作方法制作的钢坯的边部细线缺陷区域中起皮位置的截面分析结果示意图。图标:100-待处理板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DP钢的实际生产中,DP钢制作原材在酸洗后往往存在多项表面缺陷,例如,边部色差、表面发黄和边部细线等缺陷,这些表面缺陷都严重影响DP钢的外观和使用寿命。其中,边部细线缺陷即是DP钢在通过酸洗工艺清除表面氧化层,将基体裸露后,边部出现的细线状(丝状、非笔直的边部线状)缺陷,因大多靠近DP钢边部20mm~40mm以内,所以,称之为边部细线缺陷。由于DP钢存在的边部细线缺陷,严重影响其美观程度,使得其无法应用于家电、汽车等外板的制作,同时,也会影响使用寿命。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现有的钢带制作方法中DP钢采用的制作原材为边沿为直角结构的钢坯,而该钢坯的边沿往往存在凸棱,同时,且侧边也具有凸出结构,其凸出长度约8mm,专利技术人经多次实验表明,正是由于边沿上存在的凸棱,以及侧边的凸出结构,使得该钢坯在经过酸洗工艺处理之后,边部细线缺陷明显。基于此,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带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该钢带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00,对提供的钢液进行处理,得到边沿具有倒角结构的待处理钢坯。实际实施时,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先将提供的钢液注入直角坯铸机,得到边沿为直角结构的钢坯,此后,再通过人工倒角处理的方法,对所述钢坯进行处理,得到边沿具有倒角结构的待处理钢坯。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提供的所述钢液注入倒角坯铸机内,并启动所述倒角坯铸机进行钢坯铸造,直接形成所述待处理钢坯。为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第二种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提供的钢液进行处理,得到边沿具有倒角结构的待处理钢坯;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对所述成品钢坯进行轧制,形成成品钢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提供的钢液进行处理,得到边沿具有倒角结构的待处理钢坯;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对所述成品钢坯进行轧制,形成成品钢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提供的钢液进行处理,得到边沿具有倒角结构的待处理钢坯,包括:将提供的所述钢液注入倒角坯铸机内;启动所述倒角坯铸机进行钢坯铸造,以形成所述待处理钢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结构的尺寸范围为(20mm~25mm)*(40mm~6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待处理钢坯的温度变化情况;当所述待处理钢坯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时,执行所述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为400℃~4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均热处理,形成成品钢坯,并送出,包括:将所述待处理钢坯送入所述加热炉内;设置所述加热炉的运行参数,使所述加热炉按所述运行参数启动运行,以对所述待处理钢坯进行均热处理;监测所述待处理钢坯的温度变化情况,当所述待处理钢坯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时,表示所述成品钢坯形成;将所述成品钢坯从所述加热炉送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带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昌张环宇张亮亮齐达李瑞韩乐李钊杨昕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