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盖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28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及汽车,该发动机盖包括:盖体以及连接板,盖体的一端与车体铰接;连接板与盖体朝向车体的下表面之间通过点焊连接,盖体的上表面与连接板对应的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指示部,第一指示部用于标记出第一电极与盖体的接触位置;在焊接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电极抵顶在第一指示部标记出的位置上,进而熔池的位置与预设位置正对,便于控制熔池的位置,进而提高焊接精度。

Engine Cover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ngine cover and an automobile, which comprises a cover body and a connec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cover body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car body,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over body are joined by spot welding betwee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ar bod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ver body and the preset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necting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dicating part, which is used to mark the contact position between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cover body. In the process of welding, the first electrode can be placed on the position marked by the first indicator,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molten pool is in line with the preset position, so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molten pool can be easily controlled and the welding accuracy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盖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盖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逐渐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主要工具;汽车包括车体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车体下部的车轮,车体的内部设置有驾驶室,以供驾驶员乘坐,车体前部的顶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发动机舱,发动机设置在发动机舱内,以为车轮提供动力;因此如何封闭发动机舱以免外界物体影响发动机工作成为研究的热点。现有技术中,常在发动机舱上罩设有发动机盖,发动机盖可以将发动机舱封闭。发动机盖包括盖体以及连接板,盖体呈板状,盖体朝向汽车后部的后端与车体铰接,以通过旋转盖体实现对发动机舱的封闭和开启;连接板焊接在盖体朝向发动机舱的一侧,气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铰接,气弹簧的另一端与车体铰接,气弹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安装时,将连接板贴附在盖体的侧面上,之后使点焊机的第一电极与盖体连接,点焊机的第二电极抵顶连接板,使得连接板与盖体之间与第一电极对应的位置发生熔化,进而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后可以将连接板与盖体连接起来。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点焊机的第一电极较小,另外盖体的面积较大,因此难以控制第一电极与盖体的接触位置,使得连接板与盖体之间的熔池位置不确定,易导致的焊接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点焊机的第一电极较小,另外盖体的面积较大,因此难以控制第一电极与盖体的接触位置,使得连接板与盖体之间的熔池位置不确定,易导致的焊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包括:盖体以及连接板,所述盖体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体朝向车体的下表面之间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板对应的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指示部,所述第一指示部用于标记出第一电极与所述盖体的接触位置。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盖,优选地,所述第一指示部为以所述预设位置为圆心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环形凹槽。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盖,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为5mm-6mm。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盖,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径为7mm-8mm。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盖,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为0.1mm-0.2mm。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盖,优选地,所述第一指示部包括在盖体上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预设位置相交。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盖,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均为0.1mm-0.2mm。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盖,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与所述盖体连接。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盖,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盖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指示部,所述第二指示部用于标记出第二电极与所述连接板的接触位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气弹簧、发动机以及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盖,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有发动机舱,所述发动机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内;所述发动机盖的后端与所述发动机舱后部的所述车体铰接;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盖铰接,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铰接。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盖及汽车,通过在盖体的上表面上设置第一指示部,第一指示部用于标记出第一电极与盖体的接触位置,在焊接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电极抵顶在第一指示部标记出的位置上,进而熔池的位置与预设位置正对,便于控制熔池的位置,进而提高焊接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盖中连接板与盖板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盖体;20、连接板;101、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盖中连接板与盖板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包括:盖体10以及连接板20,盖体10的一端与车体铰接;连接板20与盖体10朝向车体的下表面之间通过点焊连接,盖体10的上表面与连接板20对应的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指示部,第一指示部用于标记出电极与盖体10的接触位置。具体地,盖体10呈板状,盖体10的边缘向车体弯折形成有弯曲部,弯曲部可以增强盖体10的装饰性;盖体10可以为主要由铜、铁、铝等金属材质构成的金属板,或者盖体10为主要由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质构成的非金属板。盖体10朝向汽车后部的后端与车体之间的铰接可以有多种,例如:在盖体10的后端设置有轴线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于汽车运行方向的铰接轴,铰接轴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盖体10连接或者铰接轴通过铸造的方式与盖体10一体成型,相应的在车体上设置有套管,套管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体连接,或者套管通过铸造的方式与车体一体成型;铰接轴穿设在套管内,进而实现盖体10与车体之间的铰接。或者,在盖体10的后端设置有套管,套管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于汽车运行方向,套管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盖体10连接或者套管通过铸造的方式与盖体10一体成型。当然,还可以在盖体10和车体上均设置有套管,此时将铰接轴穿设在盖体10和车体上的套管内,以实现盖体10与车体之间的铰接。具体地,连接板20与盖体10之间的点焊通过点焊机完成。点焊机包括机架、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呈在柱状,第一电极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极的另一端用于抵顶盖体10的上表面,第二电极的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极的另一端用于抵顶连接板20;焊接时,第一电极抵顶在盖体10的上表面上,将连接板20贴附在盖体10上,之后使第二电极抵顶在连接板20上,之后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电,并且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压紧盖体10和连接板20,与此同时在盖体10和连接板20之间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正对的接触位置形成接触电阻,电流流经接触位置后产生较高的热量,进而使接触位置的连接板20和盖体10发生熔化,形成熔池,待熔池冷却后,熔池内凝固的金属可以将盖体10和连接板20连接起来,以完成对连接板20与盖体10之间的焊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部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指示出盖体10上的预设位置即可;例如:第一指示部包括设置在盖体上表面的凸出部,凸出部呈圆柱状,并且预设位置位于凸出部中心线的延长线上;优选地,合理的设置凸出部的直径,以使凸出部直径稍大于第一电极的直径,焊接时只需将第一电极抵顶在凸出部上并且调节第一电极与凸出部的位置以使第一电极完全与凸出部接触,此时第一电极正对预设位置。或者,第一指示部为在盖体的上表面上刻画的以预设位置为圆心的圆形划线,合理的设置圆形划线的直径,以使圆形划线直径稍大于第一电极的直径,焊接时将第一电极抵顶在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以及连接板,所述盖体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体朝向车体的下表面之间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板对应的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指示部,所述第一指示部用于标记出第一电极与所述盖体的接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以及连接板,所述盖体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体朝向车体的下表面之间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板对应的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指示部,所述第一指示部用于标记出第一电极与所述盖体的接触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部为以所述预设位置为圆心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环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为5mm-6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径为7mm-8mm。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为0.1mm-0.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部包括在盖体上设置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铭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