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膜的压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104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膜的压延设备。所述压延设备包括上压辊和中压辊构成的第一压辊组件,所述中压辊和下压辊构成的第二压辊组件;按照膜传送方向,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的前方设有石墨膜放料轴,所述第二压辊组件的前方设有离型膜放料轴。石墨膜经第一压辊组件紧贴中压辊再压延于离型膜上,石墨膜厚度可降低至11~13μm,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次性直接将石墨膜压延于离型膜上的方法,有效避免气泡、闪电纹的产生,增加良率8%以上,减少成本10%以上。

A Calendering Equipment for Graphite Fil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lendering device for graphite film. The calender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roll assembly composed of an upper pressure roll and a middle pressure roll, a second roll assembly composed of the middle pressure roll and the lower pressure roll, and a graphite film discharg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first roll assembly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film transmission, and an off-type film discharg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second roll assembly. Graphite film is pressed on the release film by the first roller assembly and then calendered on the release film. The thickness of the graphite film can be reduced to 11-13 micro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method of directly calendering the graphite film on the release film at one tim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generation of bubbles and lightning striations, increase the yield by over 8%, and reduce the cost by more than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膜的压延设备
本技术涉及导热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膜的压延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越做越薄,石墨材料将会成为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最佳的散热材料,而石墨材料也将会做到越来越薄,且达到更高效的导电性、散热性等特性。闲杂电子产品的各项性能不断提高,厚度越来越薄,如智能手机、笔记本、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消费类电系产品,这样的产品随着超薄化,电子元器件本身产生的温度也随之升高,所以对超薄散热、导电材料也越来越需求。国内外现有的人造石墨膜做到最薄达到10~12.5μm。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是研究人石墨膜越做越薄的同时还能更高效的散热、导热、导电等。而国内外研究的人造石墨膜材料在外观、性能、量产上都不是很稳定。CN106079825A公开了一种石墨膜生产方法及石墨膜生产设备,石墨膜生产方法包括一下步骤:步骤一:在石墨膜的一面贴合第一离型膜;步骤二:在石墨膜的另一面贴合第二离型膜;步骤三:对石墨膜进行压延。石墨膜的两面分别贴合有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在压延的过程中,由于两层离型膜对中间的石墨膜的力是相对的而相互抵消,使得石墨膜的受力一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压延过程中产生褶皱的问题,但是石墨膜直接压延于离型膜上时,离型膜有一定的韧性、弹性,对于进一步降低石墨膜的厚度作用不大。CN106273616A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墨散热膜的压延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覆盖膜、承载膜、石墨膜、无基材双面胶、上辊轮和下辊轮,在承载膜上贴无基材双面胶,然后在无基材双面胶上放置石墨膜,石墨膜的前端部与无基材双面胶齐平,接着在石墨膜上放置覆盖膜;S2:将上辊轮和下辊轮分别放置在覆盖膜上和承载膜的底部,进行精密压延;S3:压延后裁掉石墨膜与承载膜的粘连部分,完成压延操作,所述承载膜和覆盖膜均为0.25mm-0.1mm厚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此方法通过无基材双面胶可以很好地将石墨膜与承载膜固定,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石墨膜与承载膜相对滑动而导致的石墨膜褶皱现象,但是对于进一步降低石墨膜的厚度作用不大。因此本领域期望一种石墨膜的压延工艺方法和设备,能够大量生产超薄的石墨膜,且能有效避免气泡、褶皱现象导致的产品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石墨膜的压延工艺方法和设备,能够大量生产超薄的石墨膜,且能有效避免气泡、褶皱现象导致的产品缺陷。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膜的压延设备,包括上压辊和中压辊构成的第一压辊组件,所述中压辊和下压辊构成的第二压辊组件;按照膜传送方向,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的前方设有石墨膜放料轴,所述第二压辊组件的前方设有离型膜放料轴。本技术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件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件,这些其他组件赋予所述压延设备不同的特性。例如,用于固定压辊中心轴使之转动的装置,为了是整个装置具有整体移动性设置的支架等。除此之外,本技术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本技术中压延设备的工作过程为:(1)将烧结后的原石墨膜放于石墨膜放料轴上,引入第一压延组件,从上压辊及中压辊之间穿过,完成第一次压延;(2)第一次压延后的石墨膜紧贴所述中压辊进入第二压延组件,同时,将离型膜由离型膜放料轴引入所述第二压延组件,与石墨膜同时从所述中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穿过后贴合在一起,完成第二次压延,得到贴附于离型膜上的石墨膜产品。优选地,步骤(2)所述将离型膜引入所述第二压延组件时,依次经过离型膜放料轴和第一过渡张力辊。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75~80μm。所述离型膜的材质包括PET。步骤(2)所述贴附于离型膜上的石墨膜产品通过收料轴进行卷装。优选地,步骤(2)所述第二次压延完成后,所述贴附于离型膜上的石墨膜产品先经过第二过渡张力辊,再通过收料轴进行卷装。所述石墨膜的厚度为11~13μm,例如11μm、11.2μm、11.5μm、11.8μm、12μm、12.2μm、12.5μm、12.8μm或13μm等。石墨膜和离型膜有一定的韧性、弹性,随着石墨膜的厚度降低,对压延设备的不良率要求就越高,既要追求厚度较小又要质量稳定是本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是一次性直接将石墨膜压延于离型膜。由于石墨膜与离型膜一起压延时,两种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且二者的延展性有差异,石墨膜压延厚度达不到12μm以下,未压延的石墨裸膜平整性低,一起压延时,易产生气泡、皱纹等缺陷。而本技术中,第一压辊组件完成石墨膜的单独压延,第二压辊组件完成将石墨膜压延于离型膜上的复合压延,中压辊不仅是第一压辊组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第二压辊组件的一部分,这就导致两次压延之间没有传送装置,两次压延之间的衔接靠的是中压辊的转动,完成第一次压延后与开始第二次压延之前,石墨膜始终紧贴中压辊的辊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次性直接将石墨膜压延于离型膜上的方法,有效避免位移造成气泡、闪电纹的产生,增加良率8%以上,减少成本10%以上,同时在保证良率的前提下,石墨膜厚度可降低至11~13μm,满足超薄石墨膜的要求,量化稳定。优选地,所述中压辊与所述上压辊的间距为11~13μm,例如11μm、11.2μm、11.5μm、11.8μm、12μm、12.2μm、12.5μm、12.8μm或13μm等,优选11.5~12.5μm。优选地,所述中压辊与所述下压辊的间距为11~13μm,例如11μm、11.2μm、11.5μm、11.8μm、12μm、12.2μm、12.5μm、12.8μm或13μm等,优选11.5~12.5μm。优选地,所述中压辊与所述上压辊的间距等于所述中压辊与所述下压辊的间距。优选地,所述中压辊的直径为350~420mm,所述上压辊的直径为350~420mm,所述下压辊的直径为350~420mm。优选地,所述离型膜放料轴与所述第二压辊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渡张力辊。优选地,所述第二压辊组件的后方设有收料轴。优选地,所述收料轴与所述第二压辊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二过渡张力辊。石墨膜和离型膜具有一定韧性,且二者的延展性有差异,经过相同压力的压延后二者容易发生微小的错位,设备长时间运作后,微小位移累积,易造成皱纹、气泡和色差等缺陷,同时造成石墨膜产品厚度不均匀,增加过渡张力辊能够进一步增加压延设备的精密程度,及时抵消位移和材料延展差异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不良率。此外,过渡张力辊纠偏功能保证离型膜成直线进入压辊且收卷整齐,防止材料抖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设备中,石墨膜经第一压辊组件紧贴中压辊再压延于离型膜上,石墨膜厚度可降低至11~13μm,满足超薄石墨膜的要求,且量化稳定;2.本技术所述设备中,石墨膜经第一压辊组件紧贴中压辊再压延于离型膜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次性直接将石墨膜压延于离型膜上的方法,有效避免气泡、闪电纹的产生,增加良率8%以上,减少成本1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石墨膜压延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石墨膜压延设备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对比例2中石墨膜压延设备的示意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11、21-上压辊;2、12-中压辊;3、13、23-下压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膜的压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辊和中压辊构成的第一压辊组件,所述中压辊和下压辊构成的第二压辊组件;按照膜传送方向,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的前方设有石墨膜放料轴,所述第二压辊组件的前方设有离型膜放料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膜的压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辊和中压辊构成的第一压辊组件,所述中压辊和下压辊构成的第二压辊组件;按照膜传送方向,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的前方设有石墨膜放料轴,所述第二压辊组件的前方设有离型膜放料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膜的压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辊与所述上压辊的间距为11~13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膜的压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辊与所述上压辊的间距为11.5~12.5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膜的压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辊与所述下压辊的间距为11~13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膜的压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辊与所述下压辊的间距为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优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优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