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及其往复式索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82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包括钳卡、框架、托索轮,钳卡包括第一钳卡和第二钳卡,第一钳卡用于夹住第一承载索,第二钳卡用于夹住第二承载索;框架沿前后投影方向呈开口朝上的U型轮廓结构,框架的上端且位于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连接有第一钳卡,框架的上端且位于U型轮廓的右边部分连接有第二钳卡;托索轮位于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之间且沿左右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的下端;托索轮具有轮槽和位于轮槽两端的翼缘,翼缘在远离轮槽的最外端径向尺寸最大;在分别临近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处的翼缘相应地伸出U型轮廓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该支索器能够解决往复式索道牵引索挠度过大导致的问题,如距离地面高度不够等。

Cableway Brackets and Reciprocating Cableways for Reciprocating Cableway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ble bracket for reciprocating ropeway, which includes clamp, frame and bracket wheel. The clamp includes first clamp and second clamp. The first clamp is used to clamp the first load cable and the second clamp is used to clamp the second load cable.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and the right part of the U-shaped contou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lamp; the bracket wheel is located between the left part and the right part of the U-shaped contour and rotatably loca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horizontal directions; the bracket wheel has a groove and flange at both ends of the groove, and the flange has the largest radial dimension at the outermost end far from the groove; and the left part of the U-shaped contour is adjacent to the U-shaped contour respectively. The flanges of the side and right parts extend correspondingly to the left and right medial sides of the U-shaped contour. The bracket can solv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excessive deflection of the towing rope of reciprocating ropeway,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height from the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及其往复式索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索道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
技术介绍
往复式索道是客运索道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在索道线路上每侧各一个或一组客车,客车上有行走轮在承载索上运行,牵引索与客车固定(锚固或夹紧),由驱动机正反转带动牵引索使客车在线路上做往复运动。往复式索道具有爬坡能力大、可跨越大跨度,可距地高度高、运行速度高、抗风能力强等特点,在地形复杂、高差大、跨度大的地形条件下是优先选择的索道方案。往复式索道在跨度大,线路支架少,大跨度中引起的牵引索浮动大、震动大,牵引索重锤行程大,运行不平稳,挠度大引起距离地面高度不够,不能满足通过障碍物时,需要通过在线路上设置支索器解决上述问题。支索器是焊接的框架结构,中间安放托索轮,框架用钳卡固定并悬吊于承载索的下方,整个支索器允许客车自由通过。在索道线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支索器还可以使客车上承载的牵引索重量减小,牵引索部分重量由承载索承担,改善客车受力状态,另外,在线路上很难测量两根承载索是否处于同一高度,设置支索器后,通过观察托索轮是否倾斜,能够很容易判断出两根承载索高度是否一致。如图1所示,现有常用的支索器一般包括框架200、挡板300、托索轮400和钳卡100。其中,框架200通过钳卡100夹住承载索而悬吊在承载索的下方,托索轮400设置在框架200上,托索轮400采用平直型翼缘设计,托索轮400与框架200采用挡板300防止牵引索掉入托索轮400与框架200之间的间隙中。由于牵引索回落时与固定挡板摩擦受损较大,牵引索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能够解决往复式索道牵引索挠度过大导致的问题,如距离地面高度不够,不能满足通过障碍物的要求,牵引索重锤行程大,运行不平稳,且设置该支索器还可以延长牵引索的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包括:钳卡,所述钳卡包括第一钳卡和第二钳卡,所述第一钳卡用于夹住第一承载索,所述第二钳卡用于夹住第二承载索;框架,所述框架沿前后投影方向呈开口朝上的U型轮廓结构,所述框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连接有所述第一钳卡,所述框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U型轮廓的右边部分连接有所述第二钳卡;托索轮,所述托索轮位于所述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之间且沿左右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端;所述托索轮具有轮槽和位于所述轮槽两端的翼缘,所述翼缘在远离所述轮槽的最外端径向尺寸最大;在分别临近所述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处的所述翼缘相应地伸出所述U型轮廓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应用在往复式索道上,能够解决往复式索道牵引索挠度过大导致的问题,如距离地面高度不够,不能满足通过障碍物的要求,牵引索重锤行程大,运行不平稳。由于在分别临近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处的托索轮上的翼缘相应地伸出U型轮廓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可有效防止牵引索在回落至托索轮上时掉入托索轮与框架之间的空隙处,使得牵引索顺利回落在托索轮上,改善牵引索的工作状态,牵引索在托索轮上滑动同时带动托索轮转动,有效减少牵引索磨损,延长牵引索的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框架包括第一U型件、第二U型件、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其中,所述第一U型件和所述二U型件开口均朝上竖向地且间隔开地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上横梁和所述第一下横梁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U型件和所述第二U型件左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二上横梁和所述第二下横梁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U型件和所述第二U型件右边的上端和下端,以使所述框架在沿前后投影方向上呈所述U型轮廓结构;所述第一上横梁上连接有所述第一钳卡,所述第二上横梁上连接有所述第二钳卡。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下横梁和所述第二下横梁上;所述托索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轮轴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翼缘的径向尺寸自所述轮槽向外端沿轴向方向逐渐变大。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翼缘为锥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托索轮为一个,所述托索轮上的两个所述翼缘的外端分别伸出所述U型轮廓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托索轮为两个,所述两个托索轮同轴设置;在临近所述第一下横梁处,所述一个托索轮的一个所述翼缘的外端伸出所述框架的所述U型轮廓的左内侧面;在临近所述第二下横梁处,所述另一个托索轮的一个所述翼缘的外端伸出所述框架的所述U型轮廓的右内侧面。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两个托索轮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承托在所述托索轮上的牵引索直径的一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钳卡和所述第二钳卡均包括外钳卡和内钳卡,所述外钳卡具有彼此相连的第一钳头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内钳卡具有彼此相连的第二钳头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凸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凸块嵌入所述凹槽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且使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配合形成钳口,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所述第一螺栓位于所述凹槽的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钳头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一钳头的厚度自所述第一固定端向所述第一自由端逐渐变薄;所述第二钳头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二钳头的厚度自所述第二固定端向所述第一自由端逐渐变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钳卡和所述第二钳卡均包括外钳卡和内钳卡,所述外钳卡具有彼此相连的第一钳头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内钳卡具有彼此相连的第二钳头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以使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配合形成钳口;所述第一钳头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一钳头的厚度自所述第一固定端向所述第一自由端逐渐变薄;所述第二钳头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二钳头的厚度自所述第二固定端向所述第一自由端逐渐变薄。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均呈弧形,所述第一钳头的弧形凹部与所述第二钳头的弧形凹部相对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钳卡通过所述第一支座连接在所述第一上横梁上,所述第二钳卡通过所述第二支座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梁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钳卡和所述第二钳卡分别通过铰轴相应地与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支座固定在所述第一上横梁上,所述第二支座可沿所述第二上横梁滑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上横梁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轴套为采用铝青铜制成的轴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往复式索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往复式索道,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卡,所述钳卡包括第一钳卡和第二钳卡,所述第一钳卡用于夹住第一承载索,所述第二钳卡用于夹住第二承载索;框架,所述框架沿前后投影方向呈开口朝上的U型轮廓结构,所述框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连接有所述第一钳卡,所述框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U型轮廓的右边部分连接有所述第二钳卡;托索轮,所述托索轮位于所述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之间且沿左右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端;所述托索轮具有轮槽和位于所述轮槽两端的翼缘,所述翼缘在远离所述轮槽的最外端径向尺寸最大;在分别临近所述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处的所述翼缘相应地伸出所述U型轮廓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卡,所述钳卡包括第一钳卡和第二钳卡,所述第一钳卡用于夹住第一承载索,所述第二钳卡用于夹住第二承载索;框架,所述框架沿前后投影方向呈开口朝上的U型轮廓结构,所述框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连接有所述第一钳卡,所述框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U型轮廓的右边部分连接有所述第二钳卡;托索轮,所述托索轮位于所述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之间且沿左右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端;所述托索轮具有轮槽和位于所述轮槽两端的翼缘,所述翼缘在远离所述轮槽的最外端径向尺寸最大;在分别临近所述U型轮廓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处的所述翼缘相应地伸出所述U型轮廓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U型件、第二U型件、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其中,所述第一U型件和所述二U型件开口均朝上竖向地且间隔开地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上横梁和所述第一下横梁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U型件和所述第二U型件左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二上横梁和所述第二下横梁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U型件和所述第二U型件右边的上端和下端,以使所述框架在沿前后投影方向上呈所述U型轮廓结构;所述第一上横梁上连接有所述第一钳卡,所述第二上横梁上连接有所述第二钳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下横梁和所述第二下横梁上;所述托索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轮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的径向尺寸自所述轮槽向外端沿轴向方向逐渐变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为锥形。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索轮为一个,所述托索轮上的两个所述翼缘的外端分别伸出所述U型轮廓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索轮为两个,所述两个托索轮同轴设置;在临近所述第一下横梁处,所述一个托索轮的一个所述翼缘的外端伸出所述框架的所述U型轮廓的左内侧面;在临近所述第二下横梁处,所述另一个托索轮的一个所述翼缘的外端伸出所述框架的所述U型轮廓的右内侧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托索轮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承托在所述托索轮上的牵引索直径的一半。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往复式索道的支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卡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史振苇佟舟刘补元张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