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68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轴头和起落支撑组件,所述的起落支撑组件包括基座、驱动油缸和托臂,所述的托臂的一端铰接在基座的上部,驱动油缸的缸座铰接在的基座上,且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部件与托臂连接,当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的托臂处于抬升状态,当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原悬臂卷筒进行改进以及增加起落支撑组件,使得增加钢卷生产规格后,原生产设备依然满足要求,既节约了更换新设备的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原收卷机的生产能力。

A Shaft Head Support Device for Cantilever Drum of Rew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aft head support device for a winder cantilever drum,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shaft head and a landing support component. The lifting support component comprises a base, a driving cylinder and a bracket. One end of the bracket arm is articul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and the cylinder seat of the driving cylinder is articulated on the base, and the piston rod of the driving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through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 When the piston rod of the driving cylinder is in the elongation state, the bracket arm is in the lifting state, and when the piston rod of the driving cylinder is in the contraction state.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original cantilever drum and increases the lifting support components, so that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equipment still meets the requirements after the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 of the steel coil are increased, which save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replacing the new equipment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original w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收卷机
,具体涉及一种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收卷机为钢卷拉矫生产线最后生产工序的收卷设备,一般的收卷机为了便于将钢卷从收卷机上拆下通常设计为悬臂结构,收卷机通过驱动悬臂卷筒转动对钢卷进行收卷,但是随着对生产产品的规格提升的需求,原钢卷规格由10吨扩展为20吨,原设计承重为10吨的收卷机已经不能满足新规格的钢卷,更换与20吨钢卷相匹配的新的收卷机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的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包括支撑轴头和起落支撑组件,所述的起落支撑组件包括基座、驱动油缸和托臂,所述的托臂的一端铰接在基座的上部,驱动油缸的缸座铰接在的基座上,且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部件与托臂连接,当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的托臂处于抬升状态,当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的托臂处于下落状态,托臂的另一端上转动设置有槽形托轮,当托臂位于上极限状态时,所述的支撑轴头位于槽形托轮上。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支撑轴头包括连接套、过渡套、支撑轴和轴承套,所述的连接套固定在收卷机的悬臂卷筒的端部,所述的支撑轴的一端位于连接套内且通过所述的过渡套与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的轴承套套接在支撑轴的另一端,且轴承套与支撑轴之间设置有轴承,当托臂位于上极限状态时,所述的轴承套位于槽形托轮上。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轴承设置有两个,轴承套的外侧安装有压板,所述的支撑轴为阶梯轴,所述的远离压板的轴承顶接在轴肩上,靠近压板的轴承通过压套顶接在压板上,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轴承隔套。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过渡套为T型套,所述的过渡套的腹部套接在连接套内,过渡套的翼部卡接在连接套的端部且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焊接。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相铰接,且驱动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托臂的中部,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基座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板的长度,当托臂位于上极限状态时,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基座包括底板和支板,所述的托臂铰接在支板的上部,底板与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板。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托臂包括三段依次固定连接的直板,且三段直板拼接成S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支撑轴头安装在原悬臂卷筒的端部,将起落支撑组件固定在原悬臂卷筒的悬空端附近,通过驱动油缸的伸长和收缩控制悬臂的起落,悬臂位于上极限位置时,托轮会承托住支撑轴头,将原悬臂结构改进成两端支撑的简支结构。本技术通过原悬臂卷筒进行改进以及增加起落支撑组件,使得增加钢卷生产规格后,原生产设备依然满足要求,既节约了更换新设备的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原收卷机的生产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起落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轴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托臂,2、基座,3、驱动油缸,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槽形托轮,7、悬臂卷筒,8、连接套,9、过渡套,10、支撑轴,11、轴承套,12、轴承,13、轴承隔套,14、压套,15、压板,2-1、支板,2-2、加强板,2-3、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实施例所述的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轴头和起落支撑组件,如图1所示,所述的起落支撑组件包括基座2、驱动油缸3和托臂1,所述的基座2包括底板2-3和支板2-1,所述的底板2-3与支板2-1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板2-2,增强基座2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的托臂1包括三段依次固定连接的直板,且三段直板拼接成S状,便于承托悬臂卷轴7。所述的托臂1的一端铰接在支板2-1的上部,驱动油缸3的缸座铰接在的基座2上,且驱动油缸3的活塞杆通过连接部件与托臂1连接,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的一端通过连接轴相铰接,且驱动油缸3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托臂1的中部,第二连接板5的另一端铰接在基座2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板5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板4的长度,当托臂1位于上极限状态时,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板5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当驱动油缸3的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的托臂处于抬升状态,当驱动油缸3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的托臂处于下落状态,托臂1的另一端上转动设置有槽形托轮6,当托臂1位于上极限状态时,所述的支撑轴头位于槽形托轮6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轴头包括连接套8、过渡套9、支撑轴10和轴承套11,所述的连接套8固定在收卷机的悬臂卷筒7的端部,所述的支撑轴10的一端位于连接套8内且通过所述的过渡套9与连接套8固定连接,所述的过渡套9为T型套,所述的过渡套9的腹部套接在连接套8内,过渡套9的翼部卡接在连接套8的端部且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过渡套9与支撑轴10之间焊接。所述的轴承套11套接在支撑轴10的另一端,且轴承套11与支撑轴10之间设置有轴承12,所述的轴承12设置有两个,轴承套11的外侧安装有压板15,所述的支撑轴10为阶梯轴,所述的远离压板15的轴承12顶接在轴肩上,靠近压板15的轴承12通过压套14顶接在压板15上,两个轴承12之间设置有轴承隔套13,用于对两个轴承12进行限位,当托臂1位于上极限状态时,所述的轴承套位于槽形托轮上。工作原理:先将原悬臂卷筒进行改造,将轴头支撑各部件安装在悬臂卷筒7的端部,将起落支撑组件安装在悬臂卷筒7的悬空端附近,通过螺栓将底板2-3固定连接在地面上,需要悬臂卷筒7进行收卷工作时,通过控制驱动油缸3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头和起落支撑组件,所述的起落支撑组件包括基座、驱动油缸和托臂,所述的托臂的一端铰接在基座的上部,驱动油缸的缸座铰接在的基座上,且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部件与托臂连接,当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的托臂处于抬升状态,当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的托臂处于下落状态,托臂的另一端上转动设置有槽形托轮,当托臂位于上极限状态时,所述的支撑轴头位于槽形托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头和起落支撑组件,所述的起落支撑组件包括基座、驱动油缸和托臂,所述的托臂的一端铰接在基座的上部,驱动油缸的缸座铰接在的基座上,且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部件与托臂连接,当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的托臂处于抬升状态,当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的托臂处于下落状态,托臂的另一端上转动设置有槽形托轮,当托臂位于上极限状态时,所述的支撑轴头位于槽形托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轴头包括连接套、过渡套、支撑轴和轴承套,所述的连接套固定在收卷机的悬臂卷筒的端部,所述的支撑轴的一端位于连接套内且通过所述的过渡套与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的轴承套套接在支撑轴的另一端,且轴承套与支撑轴之间设置有轴承,当托臂位于上极限状态时,所述的轴承套位于槽形托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卷机悬臂卷筒的轴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设置有两个,轴承套的外侧安装有压板,所述的支撑轴为阶梯轴,远离所述的压板的轴承顶接在轴肩上,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剑赵宗军耿方晓陈刚展召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剑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