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利森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28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底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下端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下端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上固定有转动板,所述竖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底部,所述凹槽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转动套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便于病患携带,方便进行放置和均匀缠绕软管的功能,能根据患者需求来调节软管的长度,便于病患使用,且能直观的观察到气球的情况,而且便于将气球内的气体排出。

A Portabl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Training Instru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bottom side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ervo motor, the output shaft end of the servo motor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with a first bevel gear,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bevel gear is meshed with a second bevel gear. A vertical bar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bevel gear, and a rota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vertical bar. The lower end of the vertical bar rotates and connects to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A partition is jointly fixed on the relative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and the rotating sleeve of the partition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functions of easy carrying, convenient placement and even winding of the hose for patients, can adjust the length of the hos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atients, is convenient for patients to use, can observe the situation of the balloon intuitively, and is convenient for discharging the gas in the ballo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心肺科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
技术介绍
心脏手术无论对病人的机体还是心理都是一种创伤和应激,这种创伤会使病人在一段时间内丧失生活能力,为帮助病人尽快恢复手术创伤,使之接近正常的良好状态,康复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康复护理的基本手段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帮助病人选择合理的康复方法,深呼吸、嗽瓶、吹气球等方法是康复的基本方法,但是深呼吸和嗽瓶这两种康复方法不能使患者直观的感受到呼吸康复疗法的效果,因为气球便于携带,是常用的方法,但是因为气球嘴较小,造成不方便病患使用,一般都是通过呼吸罩通过软管和气球连接,方便病患使用,但是软管不方便放置,不方便调节合适的长度,且整理很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底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下端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下端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上固定有转动板,所述竖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底部,所述凹槽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转动套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一端侧壁下端,所述隔板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底部,且转动杆和转动板相抵触,所述隔板的上端固定有挡板,且挡板位于伺服电机的上端,所述凹槽内的一端侧壁上端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气球,所述转轴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的一端侧壁上转动套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一端贯穿连接管并延伸至气球内,所述空腔内的另一端侧壁上贯穿设有软管,且软管的一端贯穿转动杆和凹槽并延伸至壳体的一侧,所述软管的一端安装有呼吸罩,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提手。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腔,且凹槽位于两个移动腔之间,所述移动腔内贯穿设有光杆,所述光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移动腔内的顶部,且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光杆的下端,两个光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盖板。优选地,所述盖板采用PVC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包覆有橡胶层。优选地,所述提手上设有防滑纹。优选地,所述转动板的一周侧壁呈弧形设置。本技术中,使用时,伺服电机带动连接杆正向转动,从而使转轴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从而使竖杆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转动,从而使转动杆进行摇摆,能够均匀的将缠绕在转轴上的软管释放,病患手拿呼吸罩方便调节,调节至合适位置后,伺服电机停止转动,病患通过呼吸罩吹起,气体通过软管、空腔、进气管进入气球内,使气球膨胀,气球膨胀,挤压盖板,使盖板对第一弹簧施压,方边盖板移动,便于病患直观的观察,训练完成后,第一弹簧带动盖板复位,从而将气球内的气体排出,伺服电机反向转动,将软管收回,提手方便病患携带壳体,本技术实现便于病患携带,方便进行放置和均匀缠绕软管的功能,能根据患者需求来调节软管的长度,便于病患使用,且能直观的观察到气球的情况,而且便于将气球内的气体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的俯视图。图中:1盖板、2凹槽、3光杆、4第一弹簧、5连接管、6第二弹簧、7转动杆、8转轴、9转动板、10气球、11隔板、12挡板、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5提手、16伺服电机、17连接杆、18壳体、19竖杆、20进气管、21软管、22呼吸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包括壳体18,壳体18的上端设有凹槽2,凹槽2内的底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16,稳定输出,方便控制转向,从而方便软管21的收放,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13,第一锥形齿轮13的下端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4,伺服电机16带动连接杆17转动,连接杆17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3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4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4的下端固定有竖杆19,竖杆19上固定有转动板9,第二锥形齿轮14通过竖杆19带动转动板9转动,竖杆19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的底部,凹槽2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有隔板11,隔板11上转动套接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杆17的一端,连接杆17转动,带动转轴8转动,从而方便软管21的收放,转轴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的一端侧壁下端,隔板11远离伺服电机1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6,第二弹簧6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7,转动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的底部,且转动杆7和转动板9相抵触,转动板9转动,从而推动转动杆7转动,第二弹簧6受力发生形变,当力消失时恢复原状,从而带动转动杆7往复转动,隔板11的上端固定有挡板12,且挡板12位于伺服电机16的上端,将凹槽2内进行分层,凹槽2内的一端侧壁上端固定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一端安装有气球10,病患吹气,从而使气球10膨胀,伺服电机16带动连接杆17正向转动,从而使转轴8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4转动,从而使竖杆19带动转动板9转动,转动板9转动,从而使转动杆7进行摇摆,能够均匀的将缠绕在转轴8上的软管21释放,病患手拿呼吸罩22方便调节,调节至合适位置后,伺服电机16停止转动,转轴8内设有空腔,空腔内的一端侧壁上转动套接有进气管20,且进气管20的一端贯穿连接管5并延伸至气球10内,空腔内的另一端侧壁上贯穿设有软管21,且软管21的一端贯穿转动杆7和凹槽2并延伸至壳体18的一侧,方便软管21收放至合适位置,便于病患使用,软管20的一端安装有呼吸罩22,病患对着呼吸罩22吹气,气体通过软管21、空腔、进气管20进入气球10内,使气球10膨胀,气球10膨胀,壳体2的一侧安装有提手15,便于携带。本技术中,壳体18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腔,且凹槽2位于两个移动腔之间,移动腔内贯穿设有光杆3,光杆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上端固定在移动腔内的顶部,且第一弹簧4的下端固定在光杆3的下端,第一弹簧4受力收缩,方便光杆3移动,从而使盖板1移动,当力消失时,第一弹簧4推动光杆3复位,从而使盖板1复位,挤压气球10,排出气球10内的气体,两个光杆3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盖板1,气球10膨胀,挤压盖板1,使盖板1通过光杆3对第一弹簧4施压,盖板1采用PVC材料制成,方便使用,壳体18上包覆有橡胶层,保护壳体18,防止碰撞导致损坏,提手15上设有防滑纹,方便携带,转动板19的一周侧壁呈弧形设置,便于推动转动杆7转动。本技术中,使用时,伺服电机16带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包括壳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的上端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的底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16),所述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的下端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的下端固定有竖杆(19),所述竖杆(19)上固定有转动板(9),所述竖杆(19)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的底部,所述凹槽(2)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转动套接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杆(17)的一端,所述转轴(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的一端侧壁下端,所述隔板(11)远离伺服电机(1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6),所述第二弹簧(6)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的底部,且转动杆(7)和转动板(9)相抵触,所述隔板(11)的上端固定有挡板(12),且挡板(12)位于伺服电机(16)的上端,所述凹槽(2)内的一端侧壁上端固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安装有气球(10),所述转轴(8)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的一端侧壁上转动套接有进气管(20),且进气管(20)的一端贯穿连接管(5)并延伸至气球(10)内,所述空腔内的另一端侧壁上贯穿设有软管(21),且软管(21)的一端贯穿转动杆(7)和凹槽(2)并延伸至壳体(18)的一侧,所述软管(21)的一端安装有呼吸罩(22),所述壳体(18)的一侧安装有提手(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心肺功能训练器,包括壳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的上端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的底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16),所述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的下端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的下端固定有竖杆(19),所述竖杆(19)上固定有转动板(9),所述竖杆(19)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的底部,所述凹槽(2)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转动套接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杆(17)的一端,所述转轴(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的一端侧壁下端,所述隔板(11)远离伺服电机(1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6),所述第二弹簧(6)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的底部,且转动杆(7)和转动板(9)相抵触,所述隔板(11)的上端固定有挡板(12),且挡板(12)位于伺服电机(16)的上端,所述凹槽(2)内的一端侧壁上端固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安装有气球(10),所述转轴(8)内设有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羚曹利森
申请(专利权)人:曹利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