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992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由安全气囊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和玻璃升降电机组成,安全气囊模块输出信号到车身控制模块中,车身控制模块判断出所述信号为碰撞信号时,发出电机驱动信号,驱动电机控制玻璃下降。安全气囊模块输出的信号是脉冲信号,正常状态下,气囊输出的信号为一个具有很短的低电平的脉冲信号;当碰撞发生后,产生一个长低电平脉冲信号,当车身控制模块判断该信号的低电平宽度大于预先设定的低电平宽度时,输出电机驱动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车身被动安全的控制,能够更加可靠的保证车辆碰撞后乘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电子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的碰 撞落窗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的安全性一直是最受车主关注的,也往往是客户购车选择的 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各汽车厂家都花很大精力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车辆安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包括制 动、转向等主动操控方面;被动安全则是指在发生危险后,怎么尽最 大可能地保障乘员的生命安全,如安全气嚢、安全带等。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电动玻璃升降控制基本上是靠车身控制模块来 实现的, 一般的做法都是通过升降开关和遥控来实现车窗玻璃的上升 和下降。同时,此车身控制模块还带有中控锁功能,即驾驶员侧闭锁 开关控制四门开闭锁,但在四门闭锁后存在 一 个非常重大的安全缺陷, 当汽车在行使的时候驾驶员 一般都要对四门闭锁,尤其是有当车速超 过预先设定值后自动落锁的功能,本来此功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 但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在碰撞翻车后,由于此时四门都是处于关闭状态, 虽然有碰撞开锁的功能,但碰撞振动可能会导致锁体开关输出闭锁信 号,使四门闭锁,而且以前也曾经出现过关门振动,导致四门非正常 落锁,还有其他意外可能会导致门锁不能自动弹开。为了规避此类风 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提高现有碰撞开锁的可靠性;2) 增加安全措施,在一个功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还有另外的功能保障 乘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 一种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于车身被动 安全的控制,能够更加可靠的保证车辆碰撞后乘员的安全。控制系统由安全气嚢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和玻璃升降电机组成, 安全气嚢模块输出信号到车身控制模块中,车身控制模块判断出所述 信号为碰撞信号时,发出电机驱动信号,驱动电机控制玻璃下降。其中车身控制模块包括I/O采样模块、中央处理器和驱动模块。安全气嚢模块输出的信号是脉沖信号,正常状态下,气嚢输出的信号为一个具有很短的低电平的脉冲信号;当碰撞发生后,产生一个长 低电平脉沖信号,当车身控制模块判断该信号的低电平宽度大于预先 设定的低电平宽度时,输出电机驱动信号。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车身控制模块对玻璃升降电机的控制,通过车 身控制模块对碰撞信号进行处理,当发生碰撞后,由车身控制模块驱 动四门玻璃升降电机下降,直到底端,从而提供一种安全保护。附图说明图1: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工作框图2:车身控制模块框图3:气嚢输出信号及控制信号时序图。附图标记说明l-安全气嚢模块;2-车身控制模块;3-玻璃升降电机; 4-I/0采样模块;5-中央处理器;6 -驱动模块; 7-驱动芯片;8-继电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碰撞落窗控制系统由安全气嚢模块1、车身控制模块2、 和玻璃升降电机3组成,其中车身控制模块包括I/0釆样模块4、中央 处理器(MCU) 5和驱动模块6,如图2所示。目前安全气嚢基本已经是整车的标准配置,并且碰撞信号都是由 安全气嚢模块l发出的。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气嚢模块l输出信 号通过串行数据传输线K-LINE传送给到车身控制模块2中,其中的I/O 采样模块4进行处理,然后将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器MCU5, MCU5判断 是正常信号还是碰撞信号。安全气嚢输出的信号为周期为T,低电平持续吋间为Tl的脉沖信号, 如图3所示,通常Tl要低于50ms。 MCU对信号处理后,并不做输出。 当碰撞发生后,会产生一个长低电平信号,如图3所示,低电平宽度 为T2, MCU对该信号进行分析,当分析到该信号的低电平宽度T2大于 预先设定的低电平宽度T3时,输出一个有效信号,激活驱动模块6, 驱动模块中的驱动芯片7输出端口输出信号控制继电器8动作,给电 机提供电源,电机3控制玻璃下降,直到玻璃落到底为止,从而实现 碰撞落窗的方案。T3为MCU设置的门榲值,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选择不同的值,通常 该值的取值为100 - 150ms,而T2通常可达到100-200ms。采用上述系统在碰撞发生后,除了原有的自动开锁功能外,新增 加自动降玻璃的控制,有利于受伤成员逃生和被成功营救。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碰撞落窗控制系统,由安全气囊模块(1)、车身控制模块(2)、和玻璃升降电机(3)组成,其特征在于安全气囊模块(1)输出信号到车身控制模块(2)中,车身控制模块(2)判断出所述信号为碰撞信号时,发出电机驱动信号,驱动电机控制玻璃下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车身控制模块包括I/0采样模块(4)、中央处理器(5)和驱动模块(6)。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安全气嚢模块(1)输出的信号是脉冲信号,正常状态下,气嚢输出的 信号为一个具有很短的低电平的脉沖信号;当碰撞发生后,产生一个 长低电平脉冲信号,当车身控制模块(2)判断该信号的低电平宽度大 于预先设定的低电平宽度时,输出电机驱动信号。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很短的低电平宽度小于50ms;所述预先设定的低电平宽度为 100-150ms。5、 如权利要求l-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安全气嚢模块(1)输出的信号通过串行数据传输线传送给到 车身控制模块(2)中。6、 如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驱动模块(6)包括驱动芯片(7)和继电器(8)。7、 一种汽车碰撞落窗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全气嚢模块(l) 输出信号到车身控制模块(2)中,车身控制模块(2)对输入的信号 进行判断,当判断出所述信号为碰撞信号时,发出电机驱动信号,驱 动电才几控制玻璃下降。8、如权利要求7述的汽车碰撞落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气 嚢模块(1)输出的信号是脉冲信号,正常状态下,气嚢输出的信号为一个具有很短的低电平的脉冲信号;当碰撞发生后,产生一个长低电 平脉冲信号,当车身控制模块(2)判断该信号的低电平宽度大于预先 设定的低电平宽度时,输出电机驱动信号。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碰撞落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很短的低电平宽度小于50ms;所述预先设定的低电平宽度为 100-150ms。10、 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碰撞落窗控制方法,其特 征在于安全气嚢模块(1)输出的信号通过串行数据传输线传送给到 车身控制模块(2)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碰撞落窗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由安全气囊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和玻璃升降电机组成,安全气囊模块输出信号到车身控制模块中,车身控制模块判断出所述信号为碰撞信号时,发出电机驱动信号,驱动电机控制玻璃下降。安全气囊模块输出的信号是脉冲信号,正常状态下,气囊输出的信号为一个具有很短的低电平的脉冲信号;当碰撞发生后,产生一个长低电平脉冲信号,当车身控制模块判断该信号的低电平宽度大于预先设定的低电平宽度时,输出电机驱动信号。本专利技术用于车身被动安全的控制,能够更加可靠的保证车辆碰撞后乘员的安全。文档编号B60R21/013GK101434225SQ20081018663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宁 刘, 奚叶飞, 肖裕波, 赵松岭, 军 邓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碰撞落窗控制系统,由安全气囊模块(1)、车身控制模块(2)、和玻璃升降电机(3)组成,其特征在于:安全气囊模块(1)输出信号到车身控制模块(2)中,车身控制模块(2)判断出所述信号为碰撞信号时,发出电机驱动信号,驱动电机控制玻璃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叶飞肖裕波刘宁邓军赵松岭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