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981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它包括有菇槽,菇槽由蛙田下挖形成的槽体,菇槽底部设有二至三条供水管,供水管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水孔,透水孔表面覆盖有由无纺布制成的滤水布,相邻供水管的间隙以及表面覆盖有透水层,透水层表面设有腐土层,腐土层表面设有种植层,相邻菇槽之间设有蛙沟,蛙沟顶部低于种植层表面,蛙沟两端连接蛙田储水沟,蛙田储水沟两侧与供水管连接供水;蛙田边缘处通过围网围绕形成护栏。采用本方案可以将蛙类和大球盖菇有效结合形成生态养殖,其养殖效果好。

Planting System of Pleurotus ostreatus in Frog Fiel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shroom planting system with a mushroom trough, which consists of a mushroom trough formed by digging under the frog field. The bottom of the mushroom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two or three water supply pipes.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supply pipe is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water-permeable holes,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permeable holes is covered with a filter cloth made of non-woven cloth, the gap between adjacent water supply pipes and the surface are covered with a water-permeable layer, and the surface of the There is a planting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soil layer, and frog trench is arranged between adjacent mushroom trenches. The top of the frog trench is lower than the surface of the planting layer. The two ends of the frog tren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rog field storage ditch,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frog field storage dit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upply pipe to supply water. This scheme can effectively combine frogs and capillary mushroom to form an ecological culture, which has a good breed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
本技术涉及养殖
,尤其是指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
技术介绍
黑斑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类动物,在我国的分布是比较的广。由于黑斑蛙是以捕食害虫为食的,因此对于农作物是无害的。另外它本身也可以作为药材,身上很多部位都可以入药。对于爱好饮食的人来说,黑斑蛙还是非常美味的食材,它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因此目前我国对于黑斑蛙的需求很大。野生黑斑蛙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是不能够直接捕杀野生的,因此人工养殖就逐渐的形成市场。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研究院2016年从福建引进大球盖菇,用稻草作为培养料在水田中栽培种植,生产全程无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其营养丰富,营养成分全面。现在还没有将两者结合养殖的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将蛙类和大球盖菇有效结合形成生态养殖,其养殖效果好的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它包括有菇槽,菇槽由蛙田下挖形成的20-30cm深的槽体,菇槽底部设有二至三条供水管,供水管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水孔,透水孔表面覆盖有由无纺布制成的滤水布,相邻供水管的间隙以及表面覆盖有透水层,透水层高度为5-10cm,透水层表面设有腐土层,腐土层高度为5-8cm,腐土层表面设有种植层,种植层表面高于蛙田水平面5-10cm,相邻菇槽之间设有蛙沟,蛙沟竖截面呈U形,U形槽深度为10-15cm,蛙沟顶部低于种植层表面,蛙沟两端连接蛙田储水沟,蛙田储水沟两侧与供水管连接供水;蛙田边缘处通过围网围绕形成护栏。所述的腐土层由火土灰或草灰铺设形成。所述的透水层采用干草、稻杆或桔杆铺设形成。所述的供水管沿菇槽长度方向分布。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未详细描述的方式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技术,如种植层土壤以及储水沟与供水管的连接方式等,本方案的蛙田储水沟给供水管供水,水通过透水孔和透水层给种植层供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同时蛙田储水沟也给蛙类进行供水,护栏用于防蛇防鼠,采用本方案可以将蛙类和大球盖菇有效结合形成生态养殖,其养殖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包括有菇槽1,菇槽1由蛙田下挖形成的20-30cm深的槽体,菇槽1底部设有二至三条供水管2,供水管2沿菇槽1长度方向分布,供水管2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水孔,透水孔表面覆盖有由无纺布制成的滤水布3,相邻供水管2的间隙以及表面覆盖有透水层4,透水层4采用干草、稻杆或桔杆铺设形成,透水层4高度为5-10cm,透水层4表面设有腐土层5,腐土层5由火土灰或草灰铺设形成,腐土层5高度为5-8cm,腐土层5表面设有种植层6,种植层6表面高于蛙田水平面5-10cm,相邻菇槽1之间设有蛙沟7,蛙沟7竖截面呈U形,U形槽深度为10-15cm,蛙沟7顶部低于种植层6表面,蛙沟7两端连接蛙田储水沟,蛙田储水沟两侧与供水管2连接供水;蛙田边缘处通过围网围绕形成护栏8。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方式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技术,如种植层土壤以及储水沟与供水管的连接方式等,本方案的蛙田储水沟给供水管供水,水通过透水孔和透水层给种植层供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同时蛙田储水沟也给蛙类进行供水,护栏用于防蛇防鼠,采用本实施例可以将蛙类和大球盖菇有效结合形成生态养殖,其养殖效果好。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菇槽(1),菇槽(1)由蛙田下挖形成的20‑30cm深的槽体,菇槽(1)底部设有二至三条供水管(2),供水管(2)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水孔,透水孔表面覆盖有由无纺布制成的滤水布(3),相邻供水管(2)的间隙以及表面覆盖有透水层(4),透水层(4)高度为5‑10cm,透水层(4)表面设有腐土层(5),腐土层(5)高度为5‑8cm,腐土层(5)表面设有种植层(6),种植层(6)表面高于蛙田水平面5‑10cm,相邻菇槽(1)之间设有蛙沟(7),蛙沟(7)竖截面呈U形,U形槽深度为10‑15cm,蛙沟(7)顶部低于种植层(6)表面,蛙沟(7)两端连接蛙田储水沟,蛙田储水沟两侧与供水管(2)连接供水;蛙田边缘处通过围网围绕形成护栏(8)。

【技术特征摘要】
1.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菇槽(1),菇槽(1)由蛙田下挖形成的20-30cm深的槽体,菇槽(1)底部设有二至三条供水管(2),供水管(2)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水孔,透水孔表面覆盖有由无纺布制成的滤水布(3),相邻供水管(2)的间隙以及表面覆盖有透水层(4),透水层(4)高度为5-10cm,透水层(4)表面设有腐土层(5),腐土层(5)高度为5-8cm,腐土层(5)表面设有种植层(6),种植层(6)表面高于蛙田水平面5-10cm,相邻菇槽(1)之间设有蛙沟(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立红曾义华师志恒罗赫荣周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