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948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套成像检测装置,用于对板面材料进行成像扫描;提供照明的照明装置;面镜装置,设置于板面材料的外周侧,用于辅助成像检测装置获取板面材料至少一个侧壁面上的图像数据;传送装置,用于使得板面材料与成像检测装置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控制器,通信连接照明装置和成像检测装置,用于控制照明装置按照分时切换进行照明模式的转换并控制成像检测装置对板面材料进行连续扫描以获取对应照明模式下的图像数据;数字图像处理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和成像检测装置,用于生成控制指令给控制器并接收成像检测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其为实现板面材料全视面检测提供了图像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板面材料缺陷检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多种板面材料,如浮法玻璃、大芯板、钢板、PVC板等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仅仅针对其上、下表面进行了缺陷检测,难以同时识别其边缘、侧壁面上是否存在缺陷,而人工识别则存在劳动强度大、漏检率高的缺陷,且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板面材料的板边出现刮痕、起皱等质量问题,其影响产品的后续应用,如果缺陷未及时发现,容易导致产品的召回或者返修率高,亦不利于产线的及时优化,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对板面材料进行全视面缺陷检测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板面材料无法同时对其进行全视面缺陷的自动检测的技术问题。一种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其包括:至少一套成像检测装置,用于对板面材料进行成像扫描;照明装置,用于为板面材料的成像提供照明;面镜装置,设置于板面材料的外周侧,用于辅助成像检测装置获取板面材料至少一个侧壁面上的图像数据;传送装置,用于使得板面材料与成像检测装置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控制器,通信连接照明装置和成像检测装置,用于控制照明装置按照分时切换进行照明模式的转换并控制成像检测装置对板面材料进行连续扫描以获取对应照明模式下的图像数据;数字图像处理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和成像检测装置,用于生成控制指令给控制器并接收成像检测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进一步地,成像检测装置为单个透镜成像装置或者包括多个透镜成像组件的组合式成像装置。进一步地,成像检测装置为一套,设置于板面材料的上方或者下方,构成单视角全视面检测单元;或者成像检测装置为两套或者两套以上,设置于板面材料的上方和/或下方,构成双视角全视面检测单元或多视角全视面检测单元。进一步地,面镜装置包括设置于板面材料外周侧的左视面面镜、右视面面镜、前视面面镜、后视面面镜,用于辅助成像检测装置获取板面材料侧壁面对应的左视面图像、右视面图像、前视面图像、后视面图像。进一步地,面镜装置设有用于调整各面镜的角度以使得成像检测装置获取相应视面的图像的角度转换机构。进一步地,面镜装置采用自洁型嵌入式辊筒形面镜成像组件,包括嵌入式辊筒形面镜成像组件和自洁装置,嵌入式辊筒形面镜成像组件将面镜嵌入传送装置滑轨的辊筒中,与传送装置无缝集成,嵌入式辊筒形面镜成像组件对应辊筒内区隔成多个扇面栅格且内置铅粒或其它重型颗粒,通过调节各栅格内铅粒的多少来实现嵌入式辊筒形面镜成像组件至合适的角度,使透镜成像组件能够观测到相应视面在相应面辊筒形面镜成像组件中的影像;角度的变换还能通过电机转动动态实现。进一步地,自洁装置为压缩空气自洁装置、带刷自洁装置或者刷辊筒自洁装置。进一步地,照明装置为包括多个光源的组合光源,组合光源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各光源间的不同组合分时切换照明提供多种不同照明亮度的照明模式;照明装置由多个光源组合成陈列形、圆面、或其它适于检测需要的形状。进一步地,照明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经各光源对应的光谱变换以增加照明模式的切换。进一步地,数字图像处理器包括:缺陷识别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各通道的图像数据经切分算法获得各视面对应的独立图像,并与标准板面材料的图像进行模式匹配识别缺陷。进一步地,数字图像处理器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质量等级划分模块,用于对缺陷分析结果进行统计以对产品进行质量分级得到质量等级信息;缺陷位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缺陷分析结果确定各缺陷的长度、宽度、面积和三维相对位置信息,并生成板型缺陷的平面分布图和/或三维分布图;存储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缺陷分析结果。进一步地,数字图像处理器还通信连接生产线上用于对板面材料进行打码标识的打码设备。进一步地,板面材料为透明材料或者非透明材料,形状为平板形、柱形、或其它任意几何形状。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通过在面镜装置的辅助下经成像检测装置捕获板面材料在不同照明模式下对应的多个视面的图像,进而为识别板面材料表面和/或内部缺陷提供了图像数据依据,实现板面材料全视面检测。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传送装置;3、组合光源;4、上视相机;5、下视相机;6、右视面低透光率镀膜反光镜;7、左视面低透光率镀膜反光镜;8、前视面低透光率镀膜反光镜;9、被测板面材料;10、同步控制器通信线缆;11、相机数据通信线缆;12、控制器;13、数字图像处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当理解,本实施例的附图和描述已经简化,以示例有助于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系统和各个组件,同时出于重点描述本技术的目的,除去了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中的非关键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为了实施本技术,其他组件可以是希望的和/或是必需的。然而,由于这些组件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并且由于它们并不助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所以本文中并不给出关于这些组件的描述。还应当理解,本文所包括的附图仅仅给出了对于本技术的当前示例的图形表示,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的结构可包括不同于这些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在附图中,对类似的结构给予类似的附图标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套成像检测装置,用于对板面材料进行成像扫描;照明装置,用于为板面材料的成像提供照明;面镜装置,设置于板面材料的外周侧,用于辅助成像检测装置获取板面材料至少一个侧壁面上的图像数据;传送装置,用于使得板面材料与成像检测装置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控制器,通信连接照明装置和成像检测装置,用于控制照明装置按照分时切换进行照明模式的转换并控制成像检测装置对板面材料进行连续扫描以获取对应照明模式下的图像数据;数字图像处理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和成像检测装置,用于生成控制指令给控制器并接收成像检测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本实施例中,数字图像处理器生成控制指令给控制器并接收至少一套成像检测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并按照分时切换的照明模式重组各成像检测装置影像数据,使成像检测装置对每种照明模式形成独立的影像,利于后续跟进图像数据进行缺陷统计分析。本实施例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通过在面镜装置的辅助下经成像检测装置捕获板面材料在不同照明模式下对应的多个视面的图像,进而为识别板面材料表面和/或内部缺陷提供了图像数据依据,实现板面材料全视面检测。本实施例中,成像检测装置为单个透镜成像装置或者包括多个透镜成像组件的组合式成像检测装置,如多个透镜成像组件排成列设置,形成成像矩阵。优选地,成像检测装置中的透镜成像组件的数量为根据需求进行扩展的多个,其数量由透镜成像组件的可视面、被测板面材料的宽度等因素综合确定。成像检测装置可部署一套,也可部署多套,设置于板面材料的上方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套成像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板面材料进行成像扫描;照明装置,用于为所述板面材料的成像提供照明;面镜装置,设置于所述板面材料的外周侧,用于辅助所述成像检测装置获取所述板面材料至少一个侧壁面上的图像数据;传送装置,用于使得所述板面材料与所述成像检测装置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照明装置和所述成像检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照明装置按照分时切换进行照明模式的转换并控制所述成像检测装置对所述板面材料进行连续扫描以获取对应照明模式下的图像数据;数字图像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成像检测装置,用于生成控制指令给所述控制器并接收所述成像检测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套成像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板面材料进行成像扫描;照明装置,用于为所述板面材料的成像提供照明;面镜装置,设置于所述板面材料的外周侧,用于辅助所述成像检测装置获取所述板面材料至少一个侧壁面上的图像数据;传送装置,用于使得所述板面材料与所述成像检测装置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照明装置和所述成像检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照明装置按照分时切换进行照明模式的转换并控制所述成像检测装置对所述板面材料进行连续扫描以获取对应照明模式下的图像数据;数字图像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成像检测装置,用于生成控制指令给所述控制器并接收所述成像检测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检测装置为单个透镜成像装置或者包括多个透镜成像组件的组合式成像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检测装置为一套,设置于所述板面材料的上方或者下方,构成单视角全视面检测单元;或者所述成像检测装置为两套或者两套以上,设置于所述板面材料的上方和/或下方,构成双视角全视面检测单元或多视角全视面检测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面材料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板面材料外周侧的左视面面镜、右视面面镜、前视面面镜、后视面面镜,用于辅助所述成像检测装置获取所述板面材料侧壁面对应的左视面图像、右视面图像、前视面图像、后视面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龙钟文章刘明玉吴旭王高娟马中峰方招刘云王文华彭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准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方招刘云王文华彭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