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869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包括对中杆、原点感测器、中心点感测器、升降台和测试台;对中杆的轴线与地面垂直,对中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原点感测器和中心点感测器分别固定在对中杆上;升降台和测试台分别固定在对中杆的两侧,升降台用于放置曳引机,测试台用于放置测试电机,测试电机的机轴的轴线与中心点感测器对齐,升降台通过提升或降低曳引机的高度,使曳引机的机轴的轴线与中心点感测器对齐,进而使测试电机的机轴与曳引机的机轴相互对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曳引机对中的自动化率,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对中效率和对中精度更高,进而提高了曳引机的测试效率和测试速度。

An automatic alignment system for tractor test ben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alignment system for a traction machine test bench, which comprises a center rod, a origin sensor, a center point sensor, a lifting platform and a test bench; the axis of the center rod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groun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enter rod is fixed on the ground; the origin sensor and the center point sensor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middle rod; the lifting platform and the test bench are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rod, respectively. The elevator is used to place the tractor, and the test bench is used to place the test motor. The axis of the axis of the test motor is aligned with the central point sensor. The elevator aligns the axis of the tractor axis with the central point sensor by lifting or reducing the height of the tractor, and then aligns the axis of the test motor with the axis of the tractor. The advantages and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that the automatic alignment rate of the tractor is improve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alignment efficiency and the alignment accuracy are higher, and the test efficiency and the test speed of the tractor ar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
本技术涉及曳引机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因此,对曳引机进行测试是电梯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的曳引机测试台通常是利用人工将曳引机的机轴和测试电机的机轴进行对齐,再对曳引机进行固定来实现曳引机和测试电机的对中;然而这种方式不仅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而且对中精度会因操作人员的经验素质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本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原点感测器、中心点感测器以及升降台控制曳引机的升降,使曳引机的机轴与测试电机的机轴自动对齐,实现曳引机与测试电机的对中,因此,提高了曳引机对中的自动化率,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对中效率和对中精度更高,进而提高了曳引机的测试效率和测试速度。本技术中的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包括对中杆、原点感测器、中心点感测器、升降台和测试台;所述对中杆的轴线与地面垂直,所述对中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原点感测器和中心点感测器分别固定在所述对中杆上;所述升降台和测试台分别固定在所述对中杆的两侧,所述升降台用于放置曳引机,所述测试台用于放置测试电机,所述测试电机的机轴的轴线与所述中心点感测器对齐,所述升降台通过提升或降低所述曳引机的高度,使所述曳引机的机轴的轴线与所述中心点感测器对齐,进而使所述测试电机的机轴与曳引机的机轴相互对齐。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台包括支撑板以及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推杆,所述电机推杆垂直于地面;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分别固定在地面上,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电机推杆的顶端分别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轴线与地面平行,所述支撑梁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动推杆还包括旋转电机、控制装置、驱动器和编码器;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电机推杆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编码器连接,所述编码器还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原点感测器和中心点感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原点感测器和中心点感测器分别为距离传感器。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心点感测器位于所述原点感测器的上方。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上限位感测器,所述上限位感测器固定在所述对中杆上,所述上限位感测器位于所述中心点感测器的上方,所述上限位感测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限位感测器为接近传感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下限位感测器,所述下限位感测器固定在所述对中杆上,所述下限位感测器位于所述原点感测器的下方,所述下限位感测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下限位感测器为接近传感器。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提高了曳引机对中的自动化率,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对中效率和对中精度更高,进而提高了曳引机的测试效率和测试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图中:1、对中杆2、原点感测器3、中心点感测器4、升降台5、测试台6、上限位感测器7、下限位感测器8、测试电机9、曳引机41、支撑板42、电动推杆43、支撑梁421、电机推杆422、旋转电机423、控制装置424、驱动器425、编码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包括对中杆1、原点感测器2、中心点感测器3、升降台4和测试台5;对中杆1的轴线与地面垂直,对中杆1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原点感测器2和中心点感测器3分别固定在对中杆1上;升降台4和测试台5分别固定在对中杆1的两侧,升降台4用于放置曳引机9,测试台5用于放置测试电机8,测试电机8的机轴的轴线与中心点感测器对齐,升降台4通过提升或降低曳引机9的高度,使曳引机9的机轴的轴线与中心点感测器对齐,进而使测试电机8的机轴与曳引机9的机轴相互对齐。具体的,升降台4包括支撑板41以及两个电动推杆42;电动推杆42包括电机推杆421,电机推杆421垂直于地面;两个电动推杆42分别固定在地面上,两个电动推杆42的电机推杆421的顶端分别连接有支撑梁43,支撑梁43的轴线与地面平行,支撑梁43的上表面与支撑板41的下表面连接。优选的,电动推杆42还包括旋转电机422、控制装置423、驱动器424和编码器425;旋转电机422与电机推杆421连接,控制装置423与驱动器424连接,驱动器424与旋转电机422连接,旋转电机422与编码器425连接,编码器425还与控制装置423连接。进一步的,原点感测器2和中心点感测器3分别与控制装置423连接,原点感测器2和中心点感测器3分别为距离传感器。进一步的,中心点感测器3位于原点感测器2的上方。优选的,还包括上限位感测器6,上限位感测器6固定在对中杆1上,上限位感测器6位于中心点感测器3的上方,上限位感测器6与控制装置423连接。优选的,上限位感测器6为接近传感器。优选的,还包括下限位感测器7,下限位感测器7固定在对中杆1上,下限位感测器7位于原点感测器2的下方,下限位感测器7与控制装置423连接。优选的,下限位感测器7为接近传感器。优选的,控制装置423为PLC电路,该PLC电路的型号可为三菱PLCFX1S-10MT-00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测试电机8的机轴与中心点感测器3对齐,控制装置423向驱动器424输出速度给定值v,驱动器424根据速度给定值v控制旋转电机422转动,进而使旋转电机422带动电机推杆421移动,此时,电机推杆421的移动速度v1为速度给定值v的绝对值;其中,当速度给定值v为正值时,即控制装置423通过驱动器424使旋转电机422带动电机推杆421向上移动,当速度给定值v为负值时,即控制装置423通过驱动器424使旋转电机422带动电机推杆421向下移动;原点感测器2用于感测原点感测器2与支撑板41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h3,并将垂直距离h3输出至控制装置423;在控制装置423内设置有曳引机9机轴的轴线与支撑板41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h2,编码器425将当前旋转电机422的转动速度输出至控制装置423;同时,编码器425还将持续对旋转电机422的转动圈数进行计数,进而计算出旋转电机422带动电机推杆421移动的位移,并将电机推杆421的位移量l输出至控制装置423;其中,当电机推杆421向上移动时,位移量l为正值,当电机推杆421向下移动时,位移量l为负值;若控制装置423判断垂直距离h3大于垂直距离h2,则控制装置423向驱动器424输出为正值的速度给定值v,使得电动推杆42带动支撑板41和曳引机9向上移动;若控制装置423判断垂直距离h3小于垂直距离h2,则控制装置423向驱动器424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中杆、原点感测器、中心点感测器、升降台和测试台;所述对中杆的轴线与地面垂直,所述对中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原点感测器和中心点感测器分别固定在所述对中杆上;所述升降台和测试台分别固定在所述对中杆的两侧,所述升降台用于放置曳引机,所述测试台用于放置测试电机,所述测试电机的机轴的轴线与所述中心点感测器对齐,所述升降台通过提升或降低所述曳引机的高度,使所述曳引机的机轴的轴线与所述中心点感测器对齐,进而使所述测试电机的机轴与曳引机的机轴相互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中杆、原点感测器、中心点感测器、升降台和测试台;所述对中杆的轴线与地面垂直,所述对中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原点感测器和中心点感测器分别固定在所述对中杆上;所述升降台和测试台分别固定在所述对中杆的两侧,所述升降台用于放置曳引机,所述测试台用于放置测试电机,所述测试电机的机轴的轴线与所述中心点感测器对齐,所述升降台通过提升或降低所述曳引机的高度,使所述曳引机的机轴的轴线与所述中心点感测器对齐,进而使所述测试电机的机轴与曳引机的机轴相互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包括支撑板以及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推杆,所述电机推杆垂直于地面;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分别固定在地面上,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电机推杆的顶端分别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轴线与地面平行,所述支撑梁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曳引机测试台自动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还包括旋转电机、控制装置、驱动器和编码器;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电机推杆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时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