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应变监测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867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应变监测的施工方法,步骤包括在墙面板内侧布设第一土压力盒、第二土压力盒、第三土压力盒、第四土压力盒和第五土压力盒,第一土压力盒、第二土压力盒和第三土压力盒在一条竖直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20cm,第二土压力盒、第四土压力盒和第五土压力盒在一条水平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10cm。通过本施工方法取得的有益效果有:保护传感光纤,节约时间成本;采取直接温度补偿的方式,使监测的数据更准确、可靠;光纤与挡土墙连接更紧密,获取的检测数据更贴近真实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后期可重复利用、且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应变监测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具体是在使用光纤监测扶壁式挡土墙发生应变时光纤的固定以及对温度补偿的技术。
技术介绍
光纤的固定、布设以及温度补偿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尤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为使光纤能够准确捕捉到被监测对象的变化情况,需要使光纤与被检测物间良好的协同变形,要达到这种一致性,首先需要解决光纤的固定问题。然而分布式光纤不仅对应变比较敏感,对温度亦较敏感。所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补偿以提升数据的稳定性。温度补偿有两种方式,间接补偿和直接补偿,而采用松套光纤就是直接补偿,直接补偿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加精确、可靠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为使测得的数据更加精确可靠,同时节省时间和试验成本,决定改变常规的粘贴光纤的固定方法而采取植入式,即在扶壁式挡土墙上刻槽植入传感光纤,并沿线布置松套光纤进行温度补偿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应变监测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在墙面板内侧布设第一土压力盒、第二土压力盒、第三土压力盒、第四土压力盒和第五土压力盒,第一土压力盒、第二土压力盒和第三土压力盒在一条竖直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20cm,第二土压力盒、第四土压力盒和第五土压力盒在一条水平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10cm;S2:在墙踵板上表面布设第六土压力盒、第七土压力盒和第八土压力盒,所述第六土压力盒与第七土压力盒的连线与墙踵板的中线重合,所述第六土压力盒与第七土压力盒的中心间距为20cm,第八土压力盒与第七土压力盒的中心间距为10cm,第六土压力盒、第七土压力盒和第八土压力盒的中心围成直角三角形;S3:在第一扶壁的内侧设置第九土压力盒和第十土压力盒,所述第九土压力盒和第十土压力盒在一条竖直线上且中心间距为20cm;S4:在第二扶壁的外侧设置第十一土压力盒和第十二土压力盒,所述第十一土压力盒和第十二土压力盒在一条竖直线上且中心间距为20cm;S5:在第一扶壁上敷设第一光纤,使第一光纤依次穿过第九土压力盒和第十土压力盒;S6:在墙面板上敷设第二光纤,使第二光纤依次穿过第一土压力盒、第二土压力盒和第三土压力盒;S7:在第二扶壁上敷设第三光纤,使第三光纤依次穿过第十一土压力盒和第十二土压力盒;S8:在墙踵板上敷设第四光纤,使第四光纤依次穿过第六土压力盒和第七土压力盒;S9:将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和第四光纤与计算机连接,确认信号通信稳定;S10:对土压力盒、、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和第四光纤进行防水处理;S11:回填土方至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并监测应变。优先的,所述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和第四光纤均由传感光纤和松套光纤组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保护传感光纤,节约时间成本;(2)采取直接温度补偿的方式,使监测的数据更准确、可靠;(3)光纤与挡土墙连接更紧密,获取的检测数据更贴近真实值;(4)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后期可重复利用、且工艺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土压力盒的布置图;图2为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和第四光纤的布置图。图中:1、第一扶壁;101、第九土压力盒;102、第十土压力盒(102);2、墙面板;201、第一土压力盒;202、第二土压力盒;203、第三土压力盒;204、第四土压力盒;205、第五土压力盒;3、第二扶壁;301、第十一土压力盒;302、第十二土压力盒(302);4、墙踵板;401、第六土压力盒;402、第七土压力盒;403第八土压力盒;11、第一光纤;12、第二光纤;13、第三光纤;14、第四光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应变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在墙面板2内侧布设第一土压力盒201、第二土压力盒202、第三土压力盒203、第四土压力盒204和第五土压力盒205,第一土压力盒201、第二土压力盒202和第三土压力盒203在一条竖直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20cm,第二土压力盒202、第四土压力盒204和第五土压力盒205在一条水平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10cm;S2:在墙踵板4上表面布设第六土压力盒401、第七土压力盒402和第八土压力盒403,所述第六土压力盒401与第七土压力盒402的连线与墙踵板4的中线重合,所述第六土压力盒401与第七土压力盒402的中心间距为20cm,第八土压力盒403与第七土压力盒402的中心间距为10cm,第六土压力盒401、第七土压力盒402和第八土压力盒403的中心围成直角三角形;S3:在第一扶壁1的内侧设置第九土压力盒101和第十土压力盒102,所述第九土压力盒101和第十土压力盒102在一条竖直线上且中心间距为20cm;S4:在第二扶壁3的外侧设置第十一土压力盒301和第十二土压力盒302,所述第十一土压力盒301和第十二土压力盒302在一条竖直线上且中心间距为20cm;S5:在第一扶壁1上敷设第一光纤11,使第一光纤11依次穿过第九土压力盒101和第十土压力盒102;S6:在墙面板2上敷设第二光纤12,使第二光纤12依次穿过第一土压力盒201、第二土压力盒202和第三土压力盒203;S7:在第二扶壁3上敷设第三光纤13,使第三光纤13依次穿过第十一土压力盒301和第十二土压力盒302;S8:在墙踵板4上敷设第四光纤14,使第四光纤14依次穿过第六土压力盒401和第七土压力盒402;S9:将第一光纤11、第二光纤12、第三光纤13和第四光纤14与计算机连接,确认信号通信稳定;S10:对土压力盒、、第一光纤11、第二光纤12、第三光纤13和第四光纤14进行防水处理;S11:回填土方并进行夯实至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并监测应变。上述第一光纤11、第二光纤12、第三光纤13和第四光纤14均由传感光纤和松套光纤组合而成。本专利技术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应变监测的施工方法有益效果是:(1)保护传感光纤,节约时间成本;(2)采取直接温度补偿的方式,使监测的数据更准确、可靠;(3)光纤与挡土墙连接更紧密,获取的检测数据更贴近真实值;(4)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后期可重复利用、且工艺简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应变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在墙面板(2)内侧布设第一土压力盒(201)、第二土压力盒(202)、第三土压力盒(203)、第四土压力盒(204)和第五土压力盒(205),第一土压力盒(201)、第二土压力盒(202)和第三土压力盒(203)在一条竖直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20cm,第二土压力盒(202)、第四土压力盒(204)和第五土压力盒(205)在一条水平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10cm;S2:在墙踵板(4)上表面布设第六土压力盒(401)、第七土压力盒(402)和第八土压力盒(403),所述第六土压力盒(401)与第七土压力盒(402)的连线与墙踵板(4)的中线重合,所述第六土压力盒(401)与第七土压力盒(402)的中心间距为20cm,第八土压力盒(403)与第七土压力盒(402)的中心间距为10cm,第六土压力盒(401)、第七土压力盒(402)和第八土压力盒(403)的中心围成直角三角形;S3:在第一扶壁(1)的内侧设置第九土压力盒(101)和第十土压力盒(102),所述第九土压力盒(101)和第十土压力盒(102)在一条竖直线上且中心间距为20cm;S4:在第二扶壁(3)的外侧设置第十一土压力盒(301)和第十二土压力盒(302),所述第十一土压力盒(301)和第十二土压力盒(302)在一条竖直线上且中心间距为20cm;S5:在第一扶壁(1)上敷设第一光纤(11),使第一光纤(11)依次穿过第九土压力盒(101)和第十土压力盒(102);S6:在墙面板(2)上敷设第二光纤(12),使第二光纤(12)依次穿过第一土压力盒(201)、第二土压力盒(202)和第三土压力盒(203);S7:在第二扶壁(3)上敷设第三光纤(13),使第三光纤(13)依次穿过第十一土压力盒(301)和第十二土压力盒(302);S8:在墙踵板(4)上敷设第四光纤(14),使第四光纤(14)依次穿过第六土压力盒(401)和第七土压力盒(402);S9:将第一光纤(11)、第二光纤(12)、第三光纤(13)和第四光纤(14)与计算机连接,确认信号通信稳定;S10:对土压力盒、、第一光纤(11)、第二光纤(12)、第三光纤(13)和第四光纤(14)进行防水处理;S11:回填土方至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并监测应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应变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在墙面板(2)内侧布设第一土压力盒(201)、第二土压力盒(202)、第三土压力盒(203)、第四土压力盒(204)和第五土压力盒(205),第一土压力盒(201)、第二土压力盒(202)和第三土压力盒(203)在一条竖直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20cm,第二土压力盒(202)、第四土压力盒(204)和第五土压力盒(205)在一条水平线上且相邻中心间距为10cm;S2:在墙踵板(4)上表面布设第六土压力盒(401)、第七土压力盒(402)和第八土压力盒(403),所述第六土压力盒(401)与第七土压力盒(402)的连线与墙踵板(4)的中线重合,所述第六土压力盒(401)与第七土压力盒(402)的中心间距为20cm,第八土压力盒(403)与第七土压力盒(402)的中心间距为10cm,第六土压力盒(401)、第七土压力盒(402)和第八土压力盒(403)的中心围成直角三角形;S3:在第一扶壁(1)的内侧设置第九土压力盒(101)和第十土压力盒(102),所述第九土压力盒(101)和第十土压力盒(102)在一条竖直线上且中心间距为20cm;S4:在第二扶壁(3)的外侧设置第十一土压力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仪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