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823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3:49
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属于菌接种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g/L~10g/L,酵母粉:2 g/L~5g/L,氯化钠:8 g/L~10g/L。本发明专利技术用菌悬液菌种接种,减少了人力,物力,最大限度的保证菌种的活力,预防交叉污染,减少废液排放,满足车间扩大再生产。

A method of inoculating L-hydroxyproline bacterial suspension into po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inoculating L hydroxyproline bacterial suspension into a tank,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ocul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inoculating bacterial suspension into shaking flask culture medium, the formula of shaking flask culture medium is: tryptone: 8g/L~10g/L, yeast powder: 2g/L~5g/L, sodium chloride: 8g/L~10g/L. The invention uses bacterial suspension inoculation, reduces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maximizes the vitality of bacteria, prevents cross-contamination, reduces waste liquid discharge, and meets the expansion of reproduction in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
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属于菌接种

技术介绍
L-羟基脯氨酸或羟脯氨酸,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胶原蛋白中,含量可达10%左右,其作用是加强结缔组织的弹性和韧性。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由于羟脯氨酸具有呈苦味中的独特甜味,能改善果汁饮料风味,而且还具有皮肤修复功能,常作为饮料添加剂。在化妆品添加剂领域,由于羟脯氨酸具有抗氧化、抗辐射的作用,可消除氧化剂以及调整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的潜在效果,以期保养皮肤和延缓衰老,是化妆品的重要添加剂。在医药领域,由于羟脯氨酸存在两个手性中心,易于衍生化,药理活性多样,用于合成新一代培南类抗生素,还应用于多种新创新制药物的合成,既可作为各种软组织疾病的药物,如结缔组织受损、风湿性关节炎等;又可加快伤口愈合以及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可见,羟脯氨酸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和药物中间体。L-羟脯氨酸菌的传统接种方法为采用冻存管菌种传接斜面经12h培养后,再用斜面菌种接多个摇瓶培养液培养8~10h,检测od值,得进罐摇瓶培养液菌种,这期间菌种制备周期较长,不仅如此,还增加了废液的排放,加大了人力物力和交叉污染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废液排放少、避免交叉污染的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g/L~10g/L,酵母粉:2g/L~5g/L,氯化钠:8g/L~10g/L。本专利技术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方式接种L-羟脯氨酸菌,主要的提供一种L-羟脯氨酸菌适合菌悬液进罐接种方式的摇瓶培养液配方,在本配方下能最大限度的保证L-羟脯氨酸菌的菌种活力,提高产品产量。优选的,所述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时菌种采用压力差注入法接种。优选的,所述的压力差注入法接种具体为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67MPa~0.073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4MPa~0.026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上述升压、降压过程3~5次。优选的压力差注入法接种工艺下,接入更加方便安全,L-羟脯氨酸菌的菌种活力更好。优选的,所述的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5g/L~9.5g/L,酵母粉:3g/L~4g/L,氯化钠:8.7g/L~9.4g/L。优选的,所述的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7g/L~9.2g/L,酵母粉:3.4g/L~3.6g/L,氯化钠:8.9g/L~9.2g/L。原进罐接种是采用冻存管传接斜面培养基后经培养12h制得斜面菌种,用斜面菌种接摇瓶培养基得需要培养12h左右,才制得摇瓶培养液,这期间最少要经历12h的时间才能接种进罐,不仅如此,还增加了废液的排放,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交叉污染的机会。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由菌悬液(冻存液)直接接种进罐,此方法操作简单,更重要的是减少废液的排放和交叉污染,有利于车间扩大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菌悬液菌种接种,减少了人力,物力,最大限度的保证菌种的活力,预防交叉污染,减少废液排放,满足车间扩大再生产。对比本专利技术与摇瓶培养液菌种两种不同接种方法接种,相同培养基并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菌悬液直接接种耗时少,操作简单,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的保证菌种的活力,减少每批次污染机会,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实施例1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69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5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4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7g/L,酵母粉:3.6g/L,氯化钠:8.9g/L。保存周期200d。实施例2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68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5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4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9.2g/L,酵母粉:3.4g/L,氯化钠:9.2g/L。保存周期200d。实施例3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70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5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5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9.5g/L,酵母粉:3g/L,氯化钠:9.4g/L。保存周期195d。实施例4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71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4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3~5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5g/L,酵母粉:4g/L,氯化钠:8.7g/L。保存周期195d。实施例5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73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5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3~5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g/L,酵母粉:5g/L,氯化钠:8g/L。保存周期182d。实施例6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67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26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3~5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2g/L,氯化钠:10g/L。保存周期182d。本专利技术与摇瓶培养液进罐接种两种接种方法对比检测说明,对比内容及数据如下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g/L ~10g/L,酵母粉:2 g/L ~5g/L,氯化钠:8 g/L ~10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g/L~10g/L,酵母粉:2g/L~5g/L,氯化钠:8g/L~10g/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时菌种采用压力差注入法接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差注入法接种具体为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67MPa~0.073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哲赵丽蒲刚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洋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