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761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通过对油箱热挤压结构工艺适应性设计、上模设计、下模设计、保护膜设计、模具加工制造及试模、连续热挤压成形等工艺流程设计制造油箱,可大幅减少焊缝,有效控制变形,产品质量一致性好,可确保最终性能满足指标要求,且油箱可连续挤压成形,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油箱的制造成本。

A Continuous Hot Extrusion Forming Method for Complex Fuel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inuous hot extrusion forming method for a complex oil tank. By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the oil tank through the process flow of process adaptability design, upper die design, lower die design, protective film design, die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test die and continuous hot extrusion forming, the welding seam can be greatly reduced, the deform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product quality consistency is good, and the final performance can be ensured.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dex, and the tank can be extruded continuously,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属于轻质合金挤压成形

技术介绍
中国制造及创新发展的大趋势要求高端装备更新换代的响应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指标越来越高,高端装备逐渐显现出结构轻量化、复杂化、一体化的特点,构件质强比要求不断提高,结构轻量化和高强度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油箱类结构已然成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上最大结构功能一体化组件,集密封、贮油、承压、承力、顺序供油、抗过载、设备安装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其重要性、复杂性显而易见。在设计、生产过程中,优化的零件结构、合理的零件加工方案及装配顺序、必要的气密和液压强度试验考核等均需要设计及工艺协调优化,均彰显着油箱设计、生产的难度,体现了油箱的重要性。为满足上述需求,油箱构件大量采用了轻质合金复杂薄壁结构形式,目前多采用钣焊工艺进行制造,存在焊缝多,焊接变形控制困难、合格率低、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实现油箱类产品优质高效低成本制造,促进装备制造工艺更新换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具体步骤为:(1)设计油箱热挤压结构工艺适应性模型:构建产品初步模型,获得油箱各个部位对应的应力参数,将应力参数与在满载条件下强度和变形设计指标进行比对,如果满足指标要求,则完成工艺适应性设计,否则重新设计模型并进行计算,直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模型为止;(2)设计上模: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工艺适应性设计上模结构以及油箱的气动外形,确定若干分流孔结构以及分流桥长度,根据材料流动均匀性,确定分流孔分布;(3)设计下模: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工艺适应性设计模型以及油箱气动外形、产品壁厚和型面精度要求,设计下模结构。(4)设计剪切垫:根据油箱形状尺寸、挤压温度和吨位,选择模具材料,设计剪切垫结构,用于切断连续热挤压出来的油箱;(5)模具组装及挤压:依次将上模、下模、剪切垫装入挤压筒内,采用400℃-600℃范围内的挤压温度和模具加热温度,以0.5~2mm/s的挤压速度对油箱连续热挤压,获得初步的油箱产品;(6)矫直:对初步的油箱产品内腔两端增加支撑以塞满端面缝隙,之后施加拉力进行矫直;(7)检测及定量分割:对步骤六获得的产品检测外形和壁厚,与步骤一的工艺适应性设计模型比对,如果合格后,对连续热挤压后的产品进行定量分割,如果不合格,则返回步骤一重新设计、挤压。步骤一中油箱热挤压结构工艺适应性设计方法为:首先依据油箱已知的模型,依据材料均匀性流动原则,在油箱内腔增加工艺支撑筋,得到产品初步模型,针对初步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根据油箱给定的受力条件,获得油箱各个部位对应的应力参数,将应力参数与在满载条件下强度和变形设计指标进行比对,如果满足指标要求,则完成工艺适应性设计,否则重新设计模型并进行计算,直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模型为止。步骤二中根据挤压温度和吨位,选择耐温500℃以上,承载万吨以上,弹性模量不低于200GPa的热作模具钢材料。步骤六中拉矫系数控制在0.5~2.0范围内。在步骤三之后,还可以进行保护模设计,依据上模分流孔布局特征、上模最大承载吨位,设计保护模分流孔布局、数量及保护模厚度,用于分担上模压力。保护模厚度不大于上模厚度。还包括空位垫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外形以及组装后的模具尺寸进行设计,置于挤压筒其余空间。铸锭材料为铝合金或镁合金轻质合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传统采用钣焊工艺方法制造的复杂油箱,焊缝多、变形大、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效率低、成本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热挤压方法可整体成形,大幅减少焊缝,有效控制变形,产品质量一致性好,可确保最终性能满足指标要求;(2)本专利技术油箱可连续挤压成形,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油箱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热挤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油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模分流孔与分流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保护膜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剪切垫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空位垫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叙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具体步骤为:(1)设计油箱热挤压结构工艺适应性模型:构建产品初步模型,获得油箱各个部位对应的应力参数,将应力参数与在满载条件下强度和变形设计指标进行比对,如果满足指标要求,则完成工艺适应性设计,否则重新设计模型并进行计算,直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模型为止;(2)设计上模1: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工艺适应性设计上模结构以及油箱的气动外形,确定若干分流孔结构以及分流桥长度,根据材料流动均匀性,确定分流孔分布;(3)设计下模2: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工艺适应性设计模型以及油箱气动外形、产品壁厚和型面精度要求,设计下模结构。(4)设计剪切垫3:根据油箱形状尺寸、挤压温度和吨位,选择模具材料,设计剪切垫结构,用于切断连续热挤压出来的油箱;(5)模具组装及挤压:依次将上模1、下模2、剪切垫3装入挤压筒4内,采用400℃-600℃范围内的挤压温度和模具加热温度,以0.5~2mm/s的挤压速度对油箱连续热挤压,获得初步的油箱产品;(6)矫直:对初步的油箱产品内腔两端增加支撑以塞满端面缝隙,之后施加拉力进行矫直;(7)检测及定量分割:对步骤六获得的产品检测外形和壁厚,与步骤一的工艺适应性设计模型比对,如果合格后,对连续热挤压后的产品进行定量分割,如果不合格,则返回步骤一重新设计、挤压。步骤一中油箱热挤压结构工艺适应性设计方法为:首先依据油箱已知的模型,依据材料均匀性流动原则,在油箱内腔增加工艺支撑筋,得到产品初步模型,针对初步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根据油箱给定的受力条件,获得油箱各个部位对应的应力参数,将应力参数与在满载条件下强度和变形设计指标进行比对,如果满足指标要求,则完成工艺适应性设计,否则重新设计模型并进行计算,直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模型为止。步骤二中根据挤压温度和吨位,选择耐温500℃以上,承载万吨以上,弹性模量不低于200GPa的热作模具钢材料。步骤六中拉矫系数控制在0.5~2.0范围内。在步骤三之后,还可以进行保护模5设计,依据上模分流孔布局特征、上模最大承载吨位,设计保护模分流孔布局、数量及保护模厚度,用于分担上模压力。还包括空位垫6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外形以及组装后的模具尺寸进行设计,置于挤压筒其余空间。实施例以6005A大尺寸异型薄壁复杂油箱为例,如图2所示,其外形呈梯形的新型多边形中空结构,尺寸为700×500mm,基本壁厚为3mm,定量切割长度为800mm。采用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制造该油箱的成形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一:按如下工艺步骤进行:第一步,油箱热挤压结构工艺适应性设计。采用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制定如图1所示的连续热挤压成形过程。对油箱内部结构进行工艺适应性分析与设计,分析不同内部工艺支撑筋对流速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对采用不同热挤压结构设计的油箱进行强度校核,判定是否满足油箱功能性要求,优化设计确定如图2所示的连续热挤压油箱结构。第二步,上模设计。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上模进行设计,选择耐热温度不低于600℃的热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设计油箱热挤压结构工艺适应性模型:构建产品初步模型,获得油箱各个部位对应的应力参数,将应力参数与在满载条件下强度和变形设计指标进行比对,如果满足指标要求,则完成工艺适应性设计,否则重新设计模型并进行计算,直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模型为止;(2)设计上模: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工艺适应性设计上模结构以及油箱的气动外形,确定若干分流孔结构以及分流桥长度,根据材料流动均匀性,确定分流孔分布;(3)设计下模: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工艺适应性设计模型以及油箱气动外形、产品壁厚和型面精度要求,设计下模结构。(4)设计剪切垫:根据油箱形状尺寸、挤压温度和吨位,选择模具材料,设计剪切垫结构,用于切断连续热挤压出来的油箱;(5)模具组装及挤压:依次将上模、下模、剪切垫装入挤压筒内,采用400℃‑600℃范围内的挤压温度和模具加热温度,以0.5~2mm/s的挤压速度对油箱连续热挤压,获得初步的油箱产品;(6)矫直:对初步的油箱产品内腔两端增加支撑以塞满端面缝隙,之后施加拉力进行矫直;(7)检测及定量分割:对步骤六获得的产品检测外形和壁厚,与步骤一的工艺适应性设计模型比对,如果合格后,对连续热挤压后的产品进行定量分割,如果不合格,则返回步骤一重新设计、挤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设计油箱热挤压结构工艺适应性模型:构建产品初步模型,获得油箱各个部位对应的应力参数,将应力参数与在满载条件下强度和变形设计指标进行比对,如果满足指标要求,则完成工艺适应性设计,否则重新设计模型并进行计算,直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模型为止;(2)设计上模: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工艺适应性设计上模结构以及油箱的气动外形,确定若干分流孔结构以及分流桥长度,根据材料流动均匀性,确定分流孔分布;(3)设计下模:根据步骤一获得的工艺适应性设计模型以及油箱气动外形、产品壁厚和型面精度要求,设计下模结构。(4)设计剪切垫:根据油箱形状尺寸、挤压温度和吨位,选择模具材料,设计剪切垫结构,用于切断连续热挤压出来的油箱;(5)模具组装及挤压:依次将上模、下模、剪切垫装入挤压筒内,采用400℃-600℃范围内的挤压温度和模具加热温度,以0.5~2mm/s的挤压速度对油箱连续热挤压,获得初步的油箱产品;(6)矫直:对初步的油箱产品内腔两端增加支撑以塞满端面缝隙,之后施加拉力进行矫直;(7)检测及定量分割:对步骤六获得的产品检测外形和壁厚,与步骤一的工艺适应性设计模型比对,如果合格后,对连续热挤压后的产品进行定量分割,如果不合格,则返回步骤一重新设计、挤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油箱连续热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油箱热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琳王胜龙刘玉平韩维群沙俊伟吴顺通周小京东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