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03758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1:13
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及结构,包括端环和导条,其特征在于根据导条端部的尺寸在端环端面上加工出与导条一一对应的凹槽,再将导条与凹槽对应焊接在端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端环上凹槽的面积,在焊接时将焊料限定在单个凹槽中,保证焊接过程中焊料的熔化和固化始终被限定在单个凹槽中,可有效减少银钎料和焊剂的用量,降低焊接的成本,保证导条沿端环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导条焊接位置定位简单清楚,无需人工进行间距调整,有效降低焊接操作的难度,提高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Weld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Motor End Ring and Guide

The weld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motor end rings and guide bars, including end rings and guide bars, are characterized in that according to the end size of guide bars, grooves corresponding to guide bars are machined on the end surface of end rings, and then the guide bars and grooves are welded on the end rings.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area of the groove on the end ring, limits the solder in a single groove during welding, ensures that the solder melting and solidification are always limited in a single groove during welding,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amount of silver solder and flux, reduces the cost of welding, ensures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guide bar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end ring, and ensures that the welding position of the guide bar is simple and clear, and does not need manual work. The distance adjus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welding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weld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end rings and guide b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及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及结构,用于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属于电机制造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也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转子分为电动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多采用笼型结构,这样便于旋转。笼型结构的电机转子制造过程中端环与转子导条的钎焊是电机生产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钎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参数。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通常采用池槽式端部端环钎焊结构,即在端环上开环形槽,再将电机转子导条放入环槽内进行焊接,需要填充的银钎料和钎剂比较多,钎料使用成本高。检索到的现有技术中有关端环与导条焊接的现有专利文献如下:1、CN201610162802-导条端环焊接结构增强型牵引电机转子;2、CN201410851582-变频调速电机转子的端环与导条装配结构;3、CN201310257851-电机转子的端环与导条钎焊方法;4、CN201220605295-一种电机导条与端环的焊接结构;5、CN201510966092-电机转子端环与导条的防裂焊接方法及防裂钎焊接头;6、CN201720114898-一种无轴转子;7、CN201721472653-一种电机转子的笼型结构。现有技术中端环与导条焊接技术的缺陷在于:1、需要填充的银钎料和钎剂比较多,钎料使用成本高。2、导条与端面的垂直精度难以保证,焊接质量还有待提高。3、导条数量多,在环形槽中的间隔难以精确掌控,焊接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及结构,减少银钎料和焊剂的用量,降低焊接成本,对每根导条的焊接位置进行定位,降低焊接操作难度,保证导条与端面的垂直精度,提高焊接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包括端环和导条,其特征在于根据导条端部的尺寸在端环端面上加工出与导条一一对应的凹槽,再将导条与凹槽对应焊接在端环上。优选的,将所述的凹槽加工成与导条端部的横截面相对应的形状,且凹槽与导条端部为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的导条端部与凹槽侧面间的间隙均为0.5~3mm,所述的凹槽的深度为3~7mm。优选的,将凹槽加工成长方形或梯形,将凹槽的至少一个侧面加工成坡面,将与坡面相对的侧面加工成垂直面。优选的,将所述的凹槽设计成沿端环径向分布,将导条用于焊接一端的端面和/或凹槽各面加工成粗糙面。优选的,采用机加工的方式在端环上加工出凹槽,凹槽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带有退刀圆弧或采用锻造的方式制造端环,在端环的一端端面上形成凹槽。优选的,采用感应钎焊工艺将导条焊接在端环上。优选的,“采用感应钎焊工艺将导条焊接在凹槽中”步骤为:S1:检查并调整感应焊机的感应加热线圈的水平度,使感应焊机的感应加热线圈的水平度小于0.1%;S2:将端环水平置于感应焊机的感应加热线圈上,检测并调整端环的水平度,使端环的水平度小于0.1%;S3:将焊接用的银焊片和焊剂平铺在凹槽中;S4:将导条与凹槽一一对应配合,导条的一端置于凹槽中;S5:对感应焊机的感应加热线圈进行通电,将端环加热,使银焊片和焊剂熔化,直至导条端部焊固在凹槽中。优选的,所述的步骤S具体是指:首先将导条端部置于凹槽中,通过垂直度检测工具检测端环与导条间的垂直度并调整端环与导条间的垂直度,直至端环与导条间的垂直度小于0.1%,再用下压件将导条压紧在端环上。采用以上所述的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的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结构,包括端环和导条,其特征在于根据导条端部的尺寸在端环端面上加工出与导条一一对应的凹槽,导条与凹槽对应焊接在端环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端环端面的环形槽,改为与导条一一对应的凹槽,一个凹槽中焊接一根导条,减少端环上凹槽的面积,在焊接时将焊料限定在单个凹槽中,保证焊接过程中焊料的熔化和固化始终被限定在单个凹槽中,可有效减少银钎料和焊剂的用量,降低焊接的成本。2、将导条与凹槽一一对应,即对每根导条的焊接位置进行定位,使导条均匀间隔,相邻导条间的间距基本相等,保证导条沿端环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导条焊接位置定位简单清楚,无需人工进行间距调整,有效降低焊接操作的难度,即提高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3、采用感应钎焊工艺实现瑞环与导条的焊接,通过调整感应焊机的感应加热线圈的水平度,保证端环在焊接时呈水平状态,通过下压件将导条压紧在端环保证焊接过程中导条与端面始终保持垂直,提高端环与导条的焊接精度,提高焊接质量。4、凹槽与导条为间隙配合,将凹槽的至少一个侧面加工成坡面,将与坡面相对的侧面加工成垂直面,可增大坡面侧壁处焊缝的有效面积,减小焊鏠的集中堆积,从而减少焊接接头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应力,从而减少焊接接头的收缩裂纹和裂纹倾向,又通过垂直侧面的设计防止凹槽的容积过大,导致焊料浪费,在导条与凹槽配合时将导条向凹槽中坡面一侧靠近,即可使焊料固化后导条四周的焊缝均匀分布,提高导条与端环的焊接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上表面开有凹槽的端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2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包括端环1和导条,其特征在于根据导条端部的尺寸在端环1端面上加工出与导条一一对应的凹槽11,再将导条与凹槽11对应焊接在端环1上。如图1所示,端环上的凹槽为与导条一一对应的单个槽,而不是整圈的环形槽,一个凹槽中焊接一根导条,减少端环上凹槽的面积,在焊接时将焊料限定在单个凹槽中,保证焊接过程中焊料的熔化和固化始终被限定在单个凹槽中,可有效减少银钎料和焊剂的用量,降低焊接的成本。而且将导条与凹槽一一对应,即对每根导条的焊接位置进行定位,使导条均匀分布,相邻导条间的间距基本相等,保证导条沿端环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导条焊接位置定位简单清楚,无需人工进行间距调整,有效降低焊接操作的难度,即提高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其中,将所述的凹槽11加工成与导条端部的横截面相对应的形状,且凹槽11与导条端部为间隙配合。根据导条端部的形状,加工出相应形状的凹槽11,根据导条端部的尺寸加工相应尺寸的凹槽11,导条与凹槽11间隙配合,即可满足通过焊料将导条焊固在凹槽11中,也可防止因凹槽11尺寸过大,浪费焊料。其中,所述的导条端部与凹槽11侧面间的间隙均为0.5~3mm,所述的凹槽11的深度为3~7mm。将凹槽11加工成长方形或梯形,将凹槽1的至少一个侧面加工成坡面,将与坡面相对的侧面加工成垂直面。凹槽11侧面中坡面与垂直面相对设置,即可增大坡面侧壁处焊缝的有效面积,减小焊鏠的集中堆积,从而减少焊接接头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应力,从而减少焊接接头的收缩裂纹和裂纹倾向,又通过垂直侧面的设计防止凹槽11的容积过大,导致焊料浪费,在导条与凹槽11配合时将导条向凹槽中坡面一侧靠近,即可使焊料固化后导条四周的焊缝均匀分布,提高导条与端环的焊接可靠性。其中,将所述的凹槽1设计成沿端环1径向分布,便于凹槽11的加工,和沿周向的均匀分布;将导条1用于焊接一端的端面和/或凹槽各面加工成粗糙面,焊接时,通过毛细效应将焊料吸入导条与端环连接的粗糙面上,加强焊接的牢固度,进一步能减少焊料的用量,降低成本。其中,采用机加工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包括端环(1)和导条,其特征在于根据导条端部的尺寸在端环(1)端面上加工出与导条一一对应的凹槽(11),再将导条与凹槽(11)对应焊接在端环(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包括端环(1)和导条,其特征在于根据导条端部的尺寸在端环(1)端面上加工出与导条一一对应的凹槽(11),再将导条与凹槽(11)对应焊接在端环(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凹槽(11)加工成与导条端部的横截面相对应的形状,且凹槽(11)与导条端部为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条端部与凹槽(11)侧面间的间隙均为0.5~3mm,所述的凹槽(11)的深度为3~7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凹槽(11)加工成长方形或梯形,将凹槽(1)的至少一个侧面加工成坡面,将与坡面相对的侧面加工成垂直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凹槽(1)设计成沿端环(1)径向分布,将导条(1)用于焊接一端的端面和/或凹槽各面加工成粗糙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机加工的方式在端环(1)上加工出凹槽(11),凹槽(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带有退刀圆弧(12)或采用锻造的方式制造端环(1),在端环(1)的一端端面上形成凹槽(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环与导条的焊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中段永华李爽张冬妮龙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