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捆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670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束发捆绑设备。束发捆绑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2)、旋转驱动机构、送线机构、锁紧机构、弹性夹头(16)、夹头轴(18),旋转驱动机构设在箱体(2)的上部,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23)由第二联轴器(22)与夹头轴(18)的上端部相联,夹头轴(18)的下端部与弹性夹头(16)的上端固定连接,锁紧机构的夹头座(17)套在夹头轴(18)的下端部以及弹性夹头(16)的上端部上,弹性夹头(16)的下端部有导耳(31)。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效率10倍以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捆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束发捆绑设备
技术介绍
发制品(假发系列产品)在国内外是近20年才广泛应用于市场,发制品产业是一个新型产业,产品生产多用于传统工艺,生产效率低、工作强度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传统工艺主要是人工完成,由于头发(人发和化纤)径小、柔软、紊乱实现机械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束发捆绑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束发捆绑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2、旋转驱动机构、送线机构、锁紧机构、弹性夹头16、夹头轴18,旋转驱动机构设在箱体2的上部,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23由第二联轴器22与夹头轴18的上端部相联,夹头轴18的下端部与弹性夹头16的上端固定连接,锁紧机构的夹头座17套在夹头轴18的下端部以及弹性夹头16的上端部上,弹性夹头16的下端部有导耳31(引导金丝线的缠绕)。人工将线(金丝线)25缠绕在束发上1-2圈后,将束发放入弹性夹头16内,然后将锁紧机构拉下夹紧束发,束发定位后打开电源开关,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弹性夹头16转动,在弹性夹头16的端部的导耳31的引导下线自动缠绕束发,人工下料、打断线25、锁紧束发,完成束发捆绑。整个过程单件人工用时不到10秒(熟练工人6秒),提高效率10倍以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捆绑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3是图1的右视中1-电机,2-箱体,3-第一联轴器,4-减速器,5-输入轴,6-导向轴,7-导向器可换轴,8-线辊支架,9-线辊,10-导向帽,11-第一直线轴承,12-导向器,13-轴承,14-锁线螺杆,15-送线头,16-弹性夹头,17-夹头座,18-夹头轴,19-直线轴承锁紧套,20-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1-第二直线轴承,22-第二联轴器,23-输出轴,24-传感器,25-线(金丝线),26-第三联轴器,27-前盖,28-送线通孔,29-滑槽,30-轴承座,31-导耳。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束发捆绑设备,它包括箱体2、旋转驱动机构、送线机构、锁紧机构、弹性夹头16、夹头轴18,旋转驱动机构设在箱体2的上部,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23由第二联轴器22与夹头轴18的上端部相联,夹头轴18的下端部与弹性夹头16的上端固定连接,锁紧机构的夹头座17套在夹头轴18的下端部以及弹性夹头16的上端部上,弹性夹头16的下端部有导耳31。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第一联轴器3、减速器4,电机1的输出轴由第一联轴器3与减速器4的输入轴5的上端部相联,减速器4的输出轴23的下端部由第二联轴器22与夹头轴18的上端部相联。所述的送线机构包括导向轴6、导向器可换轴7、线辊支架8、线辊9、导向帽10、第一直线轴承11、导向器12、轴承13、锁线螺杆14,箱体2的后盖板上设有导向帽10,导向帽10上设有线孔,导向轴6、导向器可换轴7分别位于箱体2内,导向轴6的上端与箱体2固定连接,导向器可换轴7的上端部由第三联轴器26与减速器4的输入轴5的下端部相联,轴承座30有内螺纹孔,导向器可换轴7有外螺纹,导向器可换轴7的下端部旋过轴承座30的内螺纹孔(轴承座30与导向器可换轴7构成丝杆副,即轴承座30、导向器12可上下移动,在导向器可换轴7的转动下金丝线随轴承座移动;导向器可换轴7上有不同规格的螺纹满足不同金丝线的需要。);导向器12的前端部(图1所示的右端)由轴承13与轴承座30相联,导向轴6上设有第一直线轴承11,导向器12的后端部与第一直线轴承11固定连接;箱体2的前盖27上设有滑槽29,滑槽29位于弹性夹头16的后下方,导向器12的送线头15位于滑槽29内,导向器12从送线头15沿前后方向设有送线通孔28,导向器12上设有锁线螺杆孔,锁线螺杆孔与送线通孔相通并与送线通孔垂直,锁线螺杆14旋在锁线螺杆孔内(调节金丝线的拉力);线辊支架8位于箱体2的后方,线辊支架8上设有线辊9,线辊9上绕有线,线头穿过导向帽10上的线孔、导向器12上的送线通孔28位于送线头15外。所述的锁紧机构由夹头座17、直线轴承锁紧套19、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0、第二直线轴承21构成,夹头轴18上设有第二直线轴承21,夹头座17套在夹头轴18的下端部以及弹性夹头16的上端部上,夹头座17位于第二直线轴承21的下方;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0内为下端开口的空腔,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0上端开有夹头轴孔并与空腔相通,夹头轴18穿过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0的空腔、夹头轴孔(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0可上下移动,带着夹头座17上下移动);第二直线轴承21位于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0内,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0下端部由其内螺纹与夹头座17上端部外螺纹相联,直线轴承锁紧套19套在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0上并与直线轴承锁紧螺帽20螺纹联接。夹头座17的作用是夹头座17向下移动时,迫使弹性夹头16从张开状态收扰,可夹持物体;夹头座17向上移动时,弹性夹头16收扰至张开状态。在外力的作用下(手的拉力),夹头座17上下移动,向下移动时将弹簧夹头16锁紧,向上移动将弹簧夹头16打开。一束头发(一种假发产品)直径在10-20毫米、长100-600毫米在出厂前,需要在离端部30-50毫米处捆绑15-26圈的弹性金丝线。用人工捆绑一束需用时30-40秒钟,由于拉力较大,对人工手作业伤害大、工作效率低。本专利技术设备采用人工上料、弹性夹头16夹紧束发端部30-50毫米处,同时金丝线在端部(30-50毫米处)定位(送线机构已形成金丝线的可调拉力),电机带动束发转动和金丝线位移,完成束发的缠绕(自动控制缠绕的圈数),人工下料、打断线25、锁紧束发,完成束发捆绑。整个过程单件人工用时不到10秒(熟练工人6秒),提高效率10倍以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捆绑质量。权利要求1.束发捆绑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2)、旋转驱动机构、送线机构、锁紧机构、弹性夹头(16)、夹头轴(18),旋转驱动机构设在箱体(2)的前部,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23)由第二联轴器(22)与夹头轴(18)的上端部相联,夹头轴(18)的下端部与弹性夹头(16)的上端固定连接,锁紧机构的夹头座(17)套在夹头轴(18)的下端部以及弹性夹头(16)的上端部上,弹性夹头(16)的下端部有导耳(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发捆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第一联轴器(3)、减速器(4),电机(1)的输出轴由第一联轴器(3)与减速器(4)的输入轴(5)的上端部相联,减速器(4)的输出轴(23)的下端部由第二联轴器(22)与夹头轴(18)的上端部相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发捆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线机构包括导向轴(6)、导向器可换轴(7)、线辊支架(8)、线辊(9)、导向帽(10)、第一直线轴承(11)、导向器(12)、轴承(13)、锁线螺杆(14),箱体(2)的后盖板上设有导向帽(10),导向帽(10)上设有线孔,导向轴(6)、导向器可换轴(7)分别位于箱体(2)内,导向轴(6)的上端与箱体(2)固定连接,导向器可换轴(7)的上端部由第三联轴器(26)与减速器(4)的输入轴(5)的下端部相联,轴承座(30)有内螺纹孔,导向器可换轴(7)有外螺纹,导向器可换轴(7)的下端部旋过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束发捆绑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2)、旋转驱动机构、送线机构、锁紧机构、弹性夹头(16)、夹头轴(18),旋转驱动机构设在箱体(2)的前部,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23)由第二联轴器(22)与夹头轴(18)的上端部相联,夹头轴(18)的下端部与弹性夹头(16)的上端固定连接,锁紧机构的夹头座(17)套在夹头轴(18)的下端部以及弹性夹头(16)的上端部上,弹性夹头(16)的下端部有导耳(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亚勋吴学丙盛步云马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