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虹吸雨水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61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虹吸雨水斗,涉及雨水斗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切片导流盘以及框架截污罩,基座下端出口与排水管连通,切片导流盘包括若干个导流板以及弧形导流盘,弧形导流盘的下端中心处设有导流孔,框架截污罩与基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虹吸雨水斗,采用框架截污罩实现了对雨水中垃圾的截留效果,避免堵塞,同时也最大限度了利用了空间,保证了雨水收集的畅通,利用基座上方的切片导流盘实现对雨水的导流作用,在雨水较小时形成良好的重力排水,而在雨量较大、水位高于框架截污罩顶面时形成促进虹吸排水的导流效果,以适应各种不同雨量所需,避免了传统虹吸雨水斗在雨量小时重力排水导流不畅的问题,实现了雨水的顺利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虹吸雨水斗
本技术属于雨水斗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快速虹吸雨水斗。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屋面上使用的雨水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重力雨水斗,另一种是新型虹吸雨水斗。虹吸雨水斗具有极强的反涡流功能,能很好的防止雨水斗入口处的水流将空气带入排水系统,并在水位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形成水封完全阻隔空气进入雨水斗,进而使雨水淹没雨水斗都并泄流至排水管。虹吸式雨水斗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天沟的积水深度,使屋面承受的雨水荷载降至最小,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现有的虹吸雨水斗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外周的栅格导流作用差,无法增强虹吸作用,造成排水速度慢的问题,同时雨水斗上部空间封闭较多,影响了雨水进入雨水斗,且不利于雨水快速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虹吸雨水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流和虹吸效果差、排水速度慢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虹吸雨水斗,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方的切片导流盘以及罩设于切片导流盘上方的框架截污罩,基座下端出口与排水管连通,切片导流盘包括板面平行于上下方向且沿圆周方向排布的若干个导流板以及固设于若干个导流板下边沿的弧形导流盘,弧形导流盘的下端中心处设有导流孔,框架截污罩与基座相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切片导流盘还包括中心柱,若干个导流板围绕中心柱的轴线设置。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中心柱的下端面高于弧形导流盘的下端。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导流板与中心柱相邻的一侧下端设有避位开槽,避位开槽的上端与中心柱的下端面齐平。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基座包括上端面设有若干个螺纹孔的圆形托盘、设置于圆形托盘中部且向下延伸的弧形收口以及设置于圆形托盘下方且下端用于和排水管相连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上端与弧形收口连通。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导流孔内径小于弧形收口的内径,且弧形导流盘的底面与弧形收口接触配合。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弧形导流盘的外周还设有与圆形托盘相连的环形连接板,环形连接板上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第一通孔。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框架截污罩包括顶架、设置于顶架下方外周且向外下延伸的外伸杆以及设置于外伸杆底端且用于与基座相连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外周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第二通孔,相邻的外伸杆顺次首尾相连。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若干个外伸杆的中部还设有圆形固定筋。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导流板的上端面与顶架的下底面接触配合。本技术提供的快速虹吸雨水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快速虹吸雨水斗,采用框架截污罩实现了对雨水中垃圾的截留效果,避免堵塞,并利用基座上方的切片导流盘实现对雨水的导流作用,在雨水较小时形成良好的重力排水,而在雨量较大、水位高于框架截污罩顶面时形成促进虹吸排水的导流效果,以适应各种不同雨量所需,避免了传统虹吸雨水斗在雨量小时重力排水导流不畅的问题,实现了雨水的顺利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速虹吸雨水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切片导流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框架截污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0-基座;110-圆形托盘;120-弧形收口;130-连接管;200-切片导流盘;210-中心柱;220-导流板;221-避位开槽;230-弧形导流盘;240-环形连接板;250-导流孔;300-框架截污罩;310-顶架;320-外伸杆;330-连接板;340-圆形固定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快速虹吸雨水斗进行说明。快速虹吸雨水斗,包括基座100、设置于基座100上方的切片导流盘200以及罩设于切片导流盘200上方的框架截污罩300,基座100下端出口与排水管连通,切片导流盘200包括板面平行于上下方向且沿圆周方向排布的若干个导流板220以及固设于若干个导流板220下边沿的弧形导流盘230,弧形导流盘230的下端中心处设有导流孔250,框架截污罩300与基座100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快速虹吸雨水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快速虹吸雨水斗,采用框架截污罩300实现了对雨水中垃圾的截留效果,避免堵塞,导流板220将水流分为多个分区分别导入,避免雨水之间相互撞击造成的流速减缓的问题,且下端的弧形导流盘230能够将导流板220处流入的雨水向下方导流孔250处进行有效导流,当雨水高度高于整个雨水斗高度时,还会有力的促进虹吸效应的产生,提高雨水向导流孔250处排出的速度,降低屋顶的负荷。在雨水较小时形成良好的重力排水,而在雨量较大、水位高于框架截污罩300顶面时形成虹吸排水的效果,便于适应各种不同雨量所需,避免了传统虹吸雨水斗在雨量小时重力排水导流不畅的问题,实现了雨水的顺利排出。基座100为上部的切片导流盘200和框架截污罩300提供稳定的基础,通过地面上预先设置的圆形槽将基座100放入圆心槽中,并使基座100的底面与地面平齐,二者之间可以采用胶粘或者混凝土浇筑连接的形式,保证基座100稳定的位于圆形槽中,而框架截污罩300与基座100之间通过其各自外周的连接部分实现可拆卸连接,如螺钉连接、螺纹连接或者卡槽连接的形式均可,保证了整个雨水斗的整体性,便于实现后续各部件之间的拆卸,进行其内部细微杂物的清除。安装时,首先将基座100的下端出口与屋面虹吸雨水系统连接,并将基座100固定在屋顶上预留的圆形槽中,然后将切片导流盘200放置在基座100上放,并将框架截污罩100套设于切片导流盘200上方外侧,将将框架截污罩300、切片导流盘200和基座100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当降雨强度较小时,屋面的雨水较少,雨水顺着屋面的坡度流向框架截污罩300,由于雨量较少,不易形成虹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虹吸雨水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方的切片导流盘(200)以及罩设于所述切片导流盘(200)上方的框架截污罩(300),所述基座(100)下端出口与排水管连通,所述切片导流盘(200)包括板面平行于上下方向且沿圆周方向排布的若干个导流板(220)以及固设于若干个所述导流板(220)下边沿的弧形导流盘(230),所述弧形导流盘(230)的下端中心处设有导流孔(250),所述框架截污罩(300)与所述基座(10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虹吸雨水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方的切片导流盘(200)以及罩设于所述切片导流盘(200)上方的框架截污罩(300),所述基座(100)下端出口与排水管连通,所述切片导流盘(200)包括板面平行于上下方向且沿圆周方向排布的若干个导流板(220)以及固设于若干个所述导流板(220)下边沿的弧形导流盘(230),所述弧形导流盘(230)的下端中心处设有导流孔(250),所述框架截污罩(300)与所述基座(100)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虹吸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导流盘(200)还包括中心柱(210),若干个所述导流板(220)围绕所述中心柱(210)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虹吸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210)的下端面高于所述弧形导流盘(230)的下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虹吸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20)与所述中心柱(210)相邻的一侧下端设有避位开槽(221),所述避位开槽(221)的上端与所述中心柱(210)的下端面齐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虹吸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包括上端面设有若干个螺纹孔的圆形托盘(110)、设置于所述圆形托盘(110)中部且向下延伸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博马立山马宁宁杨国丽张海平郭旖琪曹璟任柯玮张傲周洋凯李士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