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车灰水回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废水箱、水处理器、水中转箱,其中废水箱内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废水箱液位开关,水处理器入口通过入水通道与废水箱的出口相连接,入水通道上设置有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灰水泵、灰水泵电磁阀。水中转箱的入口与水处理器的出口相连接,水中转箱内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水中转箱液位开关。水中转箱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孔,溢流孔位于水中转箱液位开关的上方,废水箱的溢流孔通过回流通道与水中转箱相连接。水中转箱上还连接有与清水箱相连接的补水通道,补水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补水电磁阀。该列车灰水回用系统体积小、处理效率更高,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灰水回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列车灰水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灰水是生活污水中一种不含粪尿、污染程度较低的污水,随着人们节水意识逐渐提高,灰水回用越来越普及。在列车上,由于空间有限,每节车厢装载的清水量也十分有限。全部水量需要提供给盥洗室、卫生间作清洗、清洁使用以及供给厕所用于便器的冲洗,所以用水量很紧张,灰水的利用显得更加重要。列车上所产生的灰水量通常占总用水量的25%~40%,盥洗室、卫生间洗手盆使用过后的灰水与马桶冲洗的黑水一起排入车载的污水处理装置,这将加重处理装置的水量负荷,也会增加污物箱的设计容积。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列车需要携带大体积的储水装置以满足用水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灰水进行处理而达到灰水回用标准的列车灰水回用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列车灰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废水箱,用于收集经过初级过滤的灰水,所述废水箱内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废水箱液位开关;水处理器,入口通过入水通道与废水箱的出口相连接,用于对废水箱收集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回用标准,所述入水通道上设置有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灰水泵、灰水泵电磁阀;水中转箱,入口与水处理器的出口相连接,用于回用灰水,所述水中转箱内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水中转箱液位开关;所述水中转箱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位于水中转箱液位开关的上方,所述废水箱的溢流孔通过回流通道与水中转箱相连接;所述水中转箱上还连接有与清水箱相连接的补水通道,所述补水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补水电磁阀。优选地,所述水处理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以及反渗透膜过滤器,所述一级过滤器与入水通道相连接,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器与水中转箱相连接。为了保证水处理过程正常进行,所述二级过滤器与反渗透膜过滤器之间的连接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增压泵。为了实现排空处理,所述水处理器通过通气通道与气源相连接,所述通气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排空通气电磁阀;所述水处理器通过排出通道与回流通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通气通道与二级过滤器相连接;所述排出通道包括连接在一级过滤器与回流通道之间的第一排出通道以及连接在反渗透膜过滤器和回流通道之间的第二排出通道,所述第一排出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以及过滤清洗电磁阀,所述第二排出通道上设置有膜清洗电磁阀。优选地,所述通气通道还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单向阀。优选地,所述灰水泵为隔膜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列车灰水回用系统中设置了废水箱以用于灰水的收集,还设置了水处理器,对回收的灰水进行处理进而满足灰水的回用要求,另外还设置了水中转箱用于存放经过处理的灰水,进而通过水中转箱向外输出处理后的符合回用标准的灰水,以使得灰水得到有效的利用,充分利用列车上的水资源。而水中转箱还分别与废水箱以及清水箱相连接,一方面在水量过多时重新流入至废水箱中以避免对清水箱的污染,另一方面在水量不足时通过清水箱进行补给。该列车灰水回用系统中处理后的灰水能够达到《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同时还能实现灰水与清水的有效隔离,避免清水被污染。该列车灰水回用系统的应用大大减小了列车上储备水量,相应减小了储水箱和污水箱的体积。该列车灰水回用系统具有体积小、处理效率高、管理方便、操作简单、节能降耗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列车灰水回用系统的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灰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7、废水箱2、水处理器8、水中转箱11。该列车灰水回用系统与列车上的清水箱19以及气源相连接,配合进行工作。其中控制单元7可以直接采用列车内的控制单元7。废水箱2与列车内洗面间、洗手台以及茶水间的排水管相连接,用于收集经过初级过滤的灰水,该废水箱2内靠近上部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废水箱液位开关1。水处理器8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过滤器16、二级过滤器15以及反渗透膜过滤器12,一级过滤器16与入口通过入水通道与废水箱2的出口相连接,反渗透膜过滤器12与水中转箱11相连接。水处理器8用于对废水箱2收集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回用标准,入水通道上设置有分别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灰水泵5、灰水泵电磁阀3,灰水泵5和灰水泵电磁阀3在控制单元7的控制下进行工作,本实施例中的灰水泵5采用隔膜泵。二级过滤器15与反渗透膜过滤器12之间的连接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增压泵14。水处理器8通过通气通道与气源相连接,通气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排空通气电磁阀,通气通道还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单向阀6。通气通道与二级过滤器15相连接。水处理器8通过排出通道与回流通道相连接。排出通道包括连接在一级过滤器16与回流通道之间的第一排出通道以及连接在反渗透膜过滤器12和回流通道之间的第二排出通道,第一排出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以及过滤清洗电磁阀17,第二排出通道上设置有膜清洗电磁阀13。水中转箱11用于回用灰水,水中转箱11内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该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位于水中转箱11内靠近上部的位置上。水中转箱11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孔18,溢流孔18位于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的上方,废水箱2的溢流孔18通过回流通道与水中转箱11相连接。水中转箱11上还连接有与清水箱19相连接的补水通道,补水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补水电磁阀9。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灰水回用系统在使用时,车上洗面间、洗手台以及茶水间产生的灰水经过初步过滤流入到设置在列车下的废水箱2,控制单元7首先检测废水箱2中的液位,当废水箱2液位达到液位开关位置,表示废水箱2中灰水充足,灰水泵5工作,将灰水泵5入水处理器8中,灰水经处理后进入水中转箱11,当水中转箱11中的水达到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位置,灰水泵5停止供水。水中转箱11可连接卫生间水路系统对水处理后的灰水进行重新利用,以进行卫生间内便器的冲洗。当废水箱2中的灰水液位低于液位开关时,表示废水箱2中灰水不足,此时补水电磁阀9工作,车上清水箱19中的清水经补水电磁阀9进入水中转箱11,当水中转箱11中的水位达到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位置时,停止供水。此外,该列车灰水回用系统还可以完成以下工作:车上洗面间、洗手台以及茶水间产生的灰水经过初步过滤流入废水箱22。当水中转型中水的液位低于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的位置时,检测废水箱2中的液位,当废水箱2中灰水液位高于废水箱液位开关1的位置时,灰水泵电磁阀3打开,灰水泵5工作,灰水由泵抽入水处理装置,灰水经处理后流入水中转箱11,当水中转箱11的液位达到液位开关位置时,电磁阀断电,灰水泵5停止工作。当水中转箱11中水的液位低于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的位置时,检测废水箱2中的液位,当废水箱22中灰水液位低于废水箱液位开关1的位置时,补水电磁阀9打开,车上水箱中的清水通过补水电磁阀9进入水中转箱11,当水中转箱11的液位达到液位开关位置时,电磁阀9断电,停止补清水工作。当在低温环境下,为了避免列车上的水发生冻结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灰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7);废水箱(2),用于收集经过初级过滤的灰水,所述废水箱(2)内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废水箱液位开关(1);水处理器(8),入口通过入水通道与废水箱(2)的出口相连接,用于对废水箱(2)收集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回用标准,所述入水通道上设置有分别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灰水泵(5)、灰水泵电磁阀(3);水中转箱(11),入口与水处理器(8)的出口相连接,用于回用灰水,所述水中转箱(11)内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所述水中转箱(11)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孔(18),所述溢流孔(18)位于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的上方,所述废水箱(2)的溢流孔(18)通过回流通道与水中转箱(11)相连接;所述水中转箱(11)上还连接有与清水箱(19)相连接的补水通道,所述补水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补水电磁阀(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灰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7);废水箱(2),用于收集经过初级过滤的灰水,所述废水箱(2)内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废水箱液位开关(1);水处理器(8),入口通过入水通道与废水箱(2)的出口相连接,用于对废水箱(2)收集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回用标准,所述入水通道上设置有分别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灰水泵(5)、灰水泵电磁阀(3);水中转箱(11),入口与水处理器(8)的出口相连接,用于回用灰水,所述水中转箱(11)内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所述水中转箱(11)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孔(18),所述溢流孔(18)位于水中转箱液位开关(10)的上方,所述废水箱(2)的溢流孔(18)通过回流通道与水中转箱(11)相连接;所述水中转箱(11)上还连接有与清水箱(19)相连接的补水通道,所述补水通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的补水电磁阀(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灰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器(8)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过滤器(16)、二级过滤器(15)以及反渗透膜过滤器(12),所述一级过滤器(16)与入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锡敏,甘信富,李益东,单安兵,徐武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