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垃圾转运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07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小型垃圾转运站,包括机架,上部布置有用于压缩垃圾的压实器,下部用于容纳容器;翻斗,布置于所述机架外侧;提升机构,布置于所述机架,用于把所述翻斗提升至预设高度并翻转所述翻斗以使得垃圾被倾倒入所述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投资强度低、占地面积小,减少了垃圾的再次装载的工作量,解决了垃圾运输中的“拖挂和滴、漏”问题;同时,提高了垃圾的转运效率,降低了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垃圾转运站
本技术属于环保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小型垃圾转运站。
技术介绍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通常按如下方式进行:个人零星生活垃圾首先放入居民附近的能容纳更多垃圾的定点垃圾筒(箱)中,然后垃圾收集车把这些定点垃圾筒(箱)的垃圾收集起来运到垃圾转运站(含小型的垃圾中转站)。小型的垃圾中转站只能将垃圾转装至中型的垃圾转运箱里,用中型垃圾转运车运到大型的垃圾转运站里,再装入大型垃圾集装箱,最后由大型垃圾转运车运到垃圾集中处理场进行无害处理或掩埋。公开号CN2892742Y专利文献披露了垃圾转运站,其具有公开了转运站构架,可横向移动的用于压紧垃圾的压实器、转运站平台等,转运车通过地面(下工作面)进出把空垃圾集装箱竖起放置在压实器下方,垃圾收集车通过引桥开上转运站平台(上工作面)把垃圾倾倒进集装箱罐体,压实器夯实垃圾直到集装箱装满垃圾,然后转运车再进入下工作面拉走集装箱转运出去。该现有技术披露的垃圾站建站模式是布置成地面和转运站平台互不干涉的上下两个工作面,不仅建筑成本高昂,而且上转运平台必须配置较长距离引桥以降低坡度,明显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面积,这非常不利于在建设用地受限和空间狭窄的城市居民聚集区建设这种垃圾转运站;公开号CN10130675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垃圾转运站,其主要由上下两个工作区组成,从附图中我们能更加直观地看到连接上工作面的引桥所占建筑面积几乎为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公开号为CN10381867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平进平出式垃圾转运站及其作业方法,为了容纳垃圾集装箱,需要在基准面向下开挖基坑,会大大增加工程量。现有技术中,很多垃圾之所以先要到小型垃圾中转站转装到中型垃圾转运箱里运到大型中转站里进行3次装箱转运,是因为小型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转运设备,不能将垃圾直接倒装、压缩进大型的垃圾集装箱。而大型的垃圾转运站的占地面积、建筑结构、设备投资等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建设一座大型垃圾转运站,再在其周边建数个小型的垃圾中转站,以解决垃圾的清运问题。但这也造成了很多垃圾需要3次装箱转运的现象。更为让城市管理者不得不忍受的是,这些小型垃圾中转站采用的垃圾转运压缩工艺存在着难以解决的:拖挂和滴、漏技术难题(即垃圾转运箱子上挂满了垃圾、转运车行驶时,有时会掉落到地上、垃圾水漏到道路上,以及边跑边滴垃圾水等严重影响市容和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垃圾转运站,本技术避免了小型垃圾中转站难以使用大型的垃圾转运设备的问题,使同样占地面积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可以直接使用大型垃圾中转设备,减少了垃圾的再次装载的工作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如下构成:小型垃圾转运站,包括机架,上部布置有用于压缩垃圾的压实器,下部用于容纳容器;翻斗,布置于所述机架外侧;提升机构,布置于所述机架,用于把所述翻斗提升至预设高度并翻转所述翻斗以使得垃圾被倾倒入所述容器。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驱动机构、钢丝绳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滑轮,其中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翻斗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其中间部分绕过所述滑轮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压实器、取力架以及滑轨组件,所述压实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压实器配置有液压、动力单元,所述取力架设置在所述压实器的下端面,配置有液压系统的所述滑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所述压实器进行X、Y轴方向的移动,所述取力架上设有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安装部,在液压、动力单元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压实器的压头沿Z轴方向下压并与取力架的承力面接触并带动取力架上固定的钢丝绳下拉。所述翻斗的内侧面设有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均与设置机架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的顶部设有限位梁,在提升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翻斗的第一辊轮在所述导轨的顶部发生翻转。所述导轨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和倾斜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滑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部设有限位梁。所述翻斗包括翻斗本体以及防撒落门,所述防撒落门通过连杆组件安装在所述翻斗本体的第一侧边上,其中,所述防撒落门上设有具有第一螺纹孔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翻斗本体的第一侧边对应设置有具有第二螺纹孔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通过连杆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螺栓以及螺母,其中所述连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三螺纹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设置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另一个所述第三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设置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所述防撒落门上还设有用于卡接第二安装部的折弯部。所述翻斗本体的第一侧边还设有一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翻斗本体上。所述翻斗本体的第二侧边还设有另一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翻斗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为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吊杆上还设有一用于挂接钢丝绳的挂耳。所述翻斗本体上还设有一复位槽。所述翻斗的吊点位置满足以下力平衡方程,F*L<W*L1,其中,F为提升机构提升空翻斗时,提升机构所需要的提升力,L为提升力F到翻斗的第二辊轮的支撑点的力臂,W为翻斗的自重,L1为翻斗中心到第二辊轮支撑点的力臂。还包括翻斗罩,所述翻斗罩的翻斗接触面的一端面两侧设有支撑铰链孔,所述支撑铰链孔通过铰链轴铰接在第二导轨的端部,所述翻斗接触面的另一端的端头还安装有辊轮。当所述翻斗罩与所述翻斗对接完成时,所述翻斗罩的翻斗接触面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翻斗的顶面面积。还包括溜槽以及与所述溜槽连接的溜槽油缸,所述溜槽活动连接在与所述容器向对应的机架的外侧,在所述溜槽油缸的驱动作用下,所述溜槽相对所述机架上下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避免了小型垃圾中转站难以使用大型的垃圾转运设备的问题,使具备同样投资强度、同样占地面积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可以直接使用大型垃圾中转设备,减少了垃圾的再次装载的工作量,解决了垃圾运输中的“拖挂和滴、漏”问题;同时,提高了垃圾的转运效率,降低了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本技术在工作面上采用竖直式布设的大型容器装载垃圾,不需要额外开挖基坑,降低了工程量;且采用竖直式布设的容器占地面积小,容量大;本技术采用提升机构对翻斗中的垃圾倾倒进入容器中,占地面积小,工作效率高,避免了采用现有的占用建筑面积大、投资成本较高的引桥设备;并且采用提升机构后,避免了为配合引桥设备而配套使用的转运站平台工作面,进一步降低了建筑面积和建筑投资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本技术小型垃圾转运站初始状态时的结构图;图2:本技术小型垃圾转运站中的翻斗发生翻转时的状态图;图3:如图2所示的局部放大图;图4:本技术小型垃圾转运站中的翻斗处于最大提升位的结构图;图5:如图4所示的局部放大图;图6:本技术中翻斗中的防撒落门打开时的状态图;图7:如图6所示的局部放大图;图8:本技术中翻斗中的防撒落门关闭时的状态图;图9:如图8所述的局部放大图;图10:本技术中防撒落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小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上部布置有用于压缩垃圾的压实器(20),下部用于容纳容器(80);翻斗(60),布置于所述机架(10)外侧;提升机构,布置于所述机架(10),用于把所述翻斗(60)提升至预设高度并翻转所述翻斗(60)以使得垃圾被倾倒入所述容器(80)。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上部布置有用于压缩垃圾的压实器(20),下部用于容纳容器(80);翻斗(60),布置于所述机架(10)外侧;提升机构,布置于所述机架(10),用于把所述翻斗(60)提升至预设高度并翻转所述翻斗(60)以使得垃圾被倾倒入所述容器(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驱动机构、钢丝绳(50)以及安装在机架(10)上的滑轮(40),其中所述钢丝绳(5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翻斗(60)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其中间部分绕过所述滑轮(40)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压实器(20)、取力架(30)以及滑轨组件,所述压实器(20)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且所述压实器(20)配置有液压、动力单元,所述取力架(30)设置在所述压实器(20)的下端面,配置有液压系统的所述滑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所述压实器(20)进行X、Y轴方向的移动,所述取力架(30)上设有用于固定钢丝绳(50)的安装部,在液压、动力单元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压实器(20)的压头沿Z轴方向下压并与取力架(30)的承力面接触并带动取力架(30)上固定的钢丝绳(50)下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60)内侧面设有第一辊轮(61)和第二辊轮(62),所述第一辊轮(61)和第二辊轮(62)均与设置机架(10)上的导轨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顶部设有限位梁,在提升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翻斗(60)的第一辊轮(61)在所述导轨的顶部发生翻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11)和倾斜设置的第二导轨(12),所述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平滑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导轨(12)的顶部设有限位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60)包括翻斗本体(610)以及防撒落门(620),所述防撒落门(620)通过连杆组件(630)安装在所述翻斗本体(610)的第一侧边上,其中,所述防撒落门(620)上设有具有第一螺纹孔的第一安装部(621),所述翻斗本体(610)的第一侧边对应设置有具有第二螺纹孔的第二安装部(611),所述第一安装部(621)和第二安装部(611)通过连杆组件(630)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保华刘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迪机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