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斗提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07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翻斗提升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的滑轮和钢丝绳,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机构上,其中间部分绕过滑轮设置,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翻斗上;翻斗与设置在机架上的导轨滑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翻斗沿导轨运动并在导轨的顶部发生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升和复位稳定性高,解决了大型垂直垃圾压缩工艺的翻斗装卸垃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斗提升机构
本技术属于环保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翻斗提升机构。
技术介绍
在小型垃圾中转站和垃圾收集车上,都使用翻斗进行垃圾的装载。工艺过程是先将垃圾倒进翻斗,然后提升翻斗将垃圾提升至垃圾压缩仓或装载容器的进料口以上,并将垃圾倾倒进垃圾压缩仓或装载容器。在上述工作情况下,由于垃圾压缩仓进料口和垃圾压缩箱进料口都离地高度较小,垃圾需要提升的行程不大,所以都采用了机械臂和油缸提升和油缸倾倒的机构。如果将上述技术应用在较大型的垂直垃圾压缩转运的工艺中,由于要将垃圾提升到6米甚至更高的垃圾转运容器的进料口之上,并将垃圾倾倒进容器里,这种翻斗的机械臂将会很长而且很大,油缸的行程也很大,翻斗机构的占地面积也很大;提升高度大的翻斗,一般都采用将电动机或液压马达的转动转换成链或钢丝绳等柔性提升机构和操作翻斗,但是这类翻斗提升机构需要配置自锁的减速机构和防止因链或钢丝绳折断造成翻斗下坠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升和复位稳定性高,有效解决了大型垂直垃圾压缩工艺的翻斗装卸垃圾问题的翻斗提升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如下构成:翻斗提升机构,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滑轮以及钢丝绳,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其中间部分绕过所述滑轮设置,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翻斗上;所述翻斗与设置在机架上的导轨滑动连接,其中,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翻斗沿所述导轨运动并在所述导轨的顶部发生翻转。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压实器和取力架,所述压实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压实器配置有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取力架设置在所述压实器的下端面,所述取力架上设有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安装部,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压实器的压头下压并与取力架的承力面接触并带动取力架上固定的钢丝绳下拉。所述翻斗的内侧面设有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均与设置在机架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梁,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翻斗的第一辊轮在所述导轨的顶部发生翻转。所述导轨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和倾斜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滑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导轨的端部设有限位梁,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翻斗沿所述第一导轨垂直向上运动,并在第二导轨的顶部的限位梁处发生翻转。所述翻斗的吊点位置满足以下力平衡方程,F*L<W*L1,其中,F为提升机构提升空翻斗时,提升机构所需要的提升力,L为提升力F到翻斗的第二辊轮的支撑点的力臂,W为翻斗的自重,L1为翻斗中心到第二辊轮支撑点的力臂。还包括翻斗罩,所述翻斗罩的翻斗接触面的一端面两侧设有支撑铰链孔,所述支撑铰链孔通过铰链铰接在第二导轨的端部,所述翻斗接触面的另一端的端头安装有第三辊轮。当所述翻斗罩与所述翻斗对接完成时,所述翻斗罩的翻斗接触面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翻斗的顶面面积。所述翻斗上设有配合所述第三辊轮使用的复位槽。基于所述的翻斗提升机构的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驱动机构并通过滑轮和钢丝绳,翻斗沿着机架上的导轨被逐渐提升;S2:当翻斗被提升到导轨的顶部的限位梁处时,随着钢丝绳的拉升,翻斗在限位梁的限位作用下发生翻转。所述驱动机构中的压实器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开始下压;当所述压实器的压头下端面进入取力架并接触到取力架的承力面后,压头与取力架一起带动固定在取力架上的钢丝绳下拉;通过滑轮和钢丝绳,取力架将翻斗沿着机架上的导轨提升;当翻斗的第一辊轮被提升到第二导轨的顶端时,随着钢丝绳的拉升,翻斗在限位梁的限位作用下发生翻转。所述翻斗的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均沿第一导轨向上运动,直至翻斗的顶面与设置在翻斗罩的翻斗接触面的第三辊轮相接触;翻斗罩在翻斗提升的驱动下,边转动、边与翻斗合拢,第三辊轮的位置也逐渐向前移动,并移动至翻斗的复位槽中;当所述翻斗的第一辊轮上升至第二轨道的顶端时,翻斗和翻斗罩完全合拢在一起。随着钢丝绳的进一步拉升,翻斗和翻斗罩一同翻转,随着翻斗的翻转角度的增大,翻斗内的垃圾沿着翻斗和翻斗罩形成的卸料通道进入容器中。翻斗卸料完成后,翻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开始翻转复位,此时,翻斗的复位槽扣在翻斗罩的第三辊轮上,翻斗则拉着翻斗罩复位转动;翻斗罩上的第三辊轮随着翻斗的转动和下降逐渐滑出翻斗的复位槽,并在机架的支撑作用下停止转动,翻斗罩复位完成;翻斗则随着钢丝绳的下放继续下行,直至完成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有效地利用了机架、压实器和取力架,并采用了液压油缸作为动力,使用钢丝绳和滑轮组件的行程放大效应,使机构既具有液压油缸的提升平稳,又无需动力端的防坠装置,还获得了提升机构所具有的较大的提升行程;本技术充分利用重力、提升力、轨道的支撑力和约束力,获得了翻斗钢丝绳提升端的极好防坠效果;本技术中的多个零部件都赋予了多项功能,使机构的结构大大的简化,可靠性大大地提高,有效的解决了大型垂直垃圾压缩工艺的翻斗装载垃圾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本技术翻斗提升机构初始状态时的结构图;图2:本技术翻斗提升机构提升过程中的结构图一;图3:本技术翻斗提升机构提升过程中的结构图二;图4:本技术翻斗提升机构提升过程中的结构图三;图5:如图4所示的局部放大图;图6:本技术翻斗提升机构提升到最大提升位的结构图;图7:如图6所示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翻斗提升机构,包括机架10、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的滑轮40以及钢丝绳50,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钢丝绳5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其中间部分绕过所述滑轮40设置,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翻斗60上;所述翻斗60的内侧面设置的第一辊轮61、第二辊轮62均与设置在机架10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压实器20和取力架30,所述压实器20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且所述压实器配置有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取力架30设置在所述压实器20的下端面,所述取力架30上设有用于固定钢丝绳50的安装部,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压实器20的压头下压并与取力架30的承力面接触并带动取力架30上固定的钢丝绳50下拉。其中,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本实施例由液压油缸为原动力,通过由多个滑轮40组成的滑轮组件以及钢丝绳50,将各功能件紧凑地布置在机架10内,并通过滑轮组件和钢丝绳50的配合,将液压油缸的行程放大了4倍,使翻斗60的运行既具有液压油缸平稳,全程受控又具有钢丝绳50的传动所具有的行程大的特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40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宜性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40组成的滑轮组件设置为两套,其中每套滑轮组件设置7个滑轮40。其中,所述导轨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11和倾斜设置的第二导轨12,所述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平滑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导轨12的顶部设有限位梁,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翻斗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10)上的滑轮(40)以及钢丝绳(50),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钢丝绳(5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其中间部分绕过所述滑轮(40)设置,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翻斗(60)上;所述翻斗(60)与设置在机架(10)上的导轨滑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翻斗(60)沿所述导轨运动并在所述导轨的顶部发生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1.翻斗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10)上的滑轮(40)以及钢丝绳(50),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钢丝绳(5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其中间部分绕过所述滑轮(40)设置,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翻斗(60)上;所述翻斗(60)与设置在机架(10)上的导轨滑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翻斗(60)沿所述导轨运动并在所述导轨的顶部发生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压实器(20)和取力架(30),所述压实器(20)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且所述压实器(20)配置有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取力架(30)设置在所述压实器(20)的下端面,所述取力架(30)上设有用于固定钢丝绳(50)的安装部,在液压、动力系统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压实器(20)的压头下压并与取力架(30)的承力面接触并带动取力架(30)上固定的钢丝绳(50)下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斗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60)的内侧面设有第一辊轮(61)和第二辊轮(62),所述第一辊轮(61)和第二辊轮(62)均与设置在机架(10)上的导轨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斗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梁,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翻斗的第一辊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毅刚刘燕平丁卫东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迪机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