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绘制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81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教学用具和学习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椭圆绘制仪,解决了现有椭圆规由于体积庞大、操作不便的因素无法得到广泛应用的问题,包括导轨和转轴,导轨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其相对滑动的定位底座和滑块,定位底座与导轨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固定的旋钮A,定位底座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短臂的一端,短臂中部开有第一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旋钮B,旋钮B连接有长臂的一端,长臂中部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置有旋钮C和旋钮D,旋钮C固定在滑块上,旋钮D下部连接有画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椭圆规的一些缺点,不仅体积大大减小,操作也愈加渐变,能实现尺寸范围内任意大小椭圆的绘制。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帮助设计人员有效的进行规则椭圆的绘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椭圆绘制仪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和学习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椭圆绘制仪。
技术介绍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工作都由计算机代替,人们也越发依赖于计算机,慢慢忽略了个人的动手能力,但是有很多工作还是要靠人们通过手工绘制来完成。椭圆作为一个基本的几何图形,虽然图形简单,但是其画法却相对困难,导致很多人只是有椭圆的大致概念,却不能在纸上画出规范椭圆。而且由于椭圆难以绘制,使得人们对椭圆的兴趣不大,导致应用程度不高。再有,椭圆问题一直是高中生难以言表的痛,因为它作为基本的几何图形,看似简单,但要短时间内绘制出标准的椭圆却十分困难,所以它更加深了解题的难度。在大学,有的专业需要手工绘制椭圆,比如机械制图和工程制图等等,而目前多采用四心法画椭圆,但是其弧线实则为圆弧,只是近似椭圆,在工程上也多用四心法画椭圆,均不能画出规范的椭圆。当下流行的椭圆规由于诸多因素更多的是作为教具来使用,由于体积庞大或操作不便等因素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椭圆规由于体积庞大、操作不便的因素无法得到广泛应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椭圆绘制仪。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椭圆绘制仪,包括导轨和转轴,导轨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其相对滑动的定位底座和滑块,定位底座与导轨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固定的旋钮A,定位底座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短臂的一端,短臂中部开有第一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旋钮B,旋钮B连接有长臂的一端,长臂中部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置有旋钮C和旋钮D,旋钮C与滑块连接,旋钮D下部连接有画笔。作为优选,定位底座的底部标高小于导轨的底部标高。定位底座作为定位及支撑部件需与纸面保持接触。作为优选,长臂设置在短臂的下部。作为优选,长臂和短臂上带有刻度值,刻度的精度范围是0.1毫米。滑块内部设置有轴承,旋钮C的端部设置在轴承内。旋钮C拧紧后能够与长臂7锁死,同时旋钮C的端部插入滑块的轴承内,可实现长臂相对于滑块的旋转。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克服了传统椭圆规的一些缺点,不仅体积大大减小,操作也愈加简便,能实现尺寸范围内任意大小椭圆的绘制。利用本技术可帮助设计人员有效地进行规则椭圆的绘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图中:1-旋钮A,2-旋钮B,3-旋钮C,4-旋钮D,5-转轴,6-短臂,7-长臂,8-画笔,9-滑块,10-导轨,11-定位底座,12-第一滑槽,13-第二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设AC=mCD=n,则D点坐标,横坐标,纵坐标,则有,即,OA+BC=m,CD=n。其中,图中的几何关系是:B点为AC中点,OB=BC=1/2AC。补充:底座11下端的竖直平面与转轴5在同一平面,原理中要体现。其中O、B、C,均可转动,其中C点在X轴上运动,O点所在位置可以调整,保证D点可绕过X轴即可,O点左边距离的长短不考虑,即不考虑轴的长度,先在右半边画半个椭圆,之后转换位置,再画另一半。参照图1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椭圆绘制仪,包括导轨10和转轴5,导轨10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其相对滑动的定位底座11和滑块9,定位底座11与导轨10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固定的旋钮A1,定位底座11顶部通过转轴5连接有短臂6的一端,短臂6中部开有第一滑槽12,第一滑槽12内设置有旋钮B2,旋钮B2连接有长臂7的一端,长臂7中部开有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内设置有旋钮C3和旋钮D4,旋钮C3与滑块9连接,旋钮D4下部连接有画笔8。由于画笔8安装在长臂7上,故为了缩短画笔的竖向尺寸,可将长臂7设置在短臂6的下部,以降低本技术椭圆仪对画笔的长度要求。长臂7和短臂6上带有刻度值,刻度的精度范围是0.1毫米。通过长臂7和短臂6上设置的刻度值,可有效的实现椭圆参数的调节,保证绘图质量。具体绘制过程:根据所要绘制椭圆的尺寸,调节旋钮B2和旋钮C3和旋钮D4,得到满足要求的a和b;调节定位底座11的位置,需保证画笔8能够顺利通过导轨10边界为准;拧松并移动旋钮C3到转轴5的正下方,旋钮C3一经固定,其与长臂7不发生相对位移,但滑块9内设置有轴承,在滑块9在导轨10上进行滑动的过程中是可以旋转的,直接移动滑块9到转轴5的正下方。进一步转动长臂7,为保证稳定,利用左手按住定位底座11,右手按住长臂7的最远端,保持画笔8与纸面接触并旋转180度,旋钮C3再次回到转轴5的正下方,此时半个椭圆绘制完成。利用直尺对准半个椭圆的两个端点,保证直尺落在半椭圆的正对面,使其不压住绘制出的半个椭圆线。进一步的,将本技术旋转180度,将定位底座11的底边对准直尺并与之紧贴,同时,将画笔8与已绘制出的两个椭圆端点中的任意一个重合;此时,移除直尺,拧松并移动旋钮C3,直接移动滑块9到转轴5的正下方;转动长臂7,为保证稳定,利用左手按住定位底座11,右手按住长臂7的最远端,保持画笔8与纸面接触并旋转180度,旋钮C3再次回到转轴5的正下方,至此另外半个椭圆绘制完成,即椭圆绘制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椭圆绘制仪,包括导轨(10)和转轴(5),其特征在于:导轨(10)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其相对滑动的定位底座(11)和滑块(9),定位底座(11)与导轨(10)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固定的旋钮A(1),定位底座(11)顶部通过转轴(5)连接有短臂(6)的一端,短臂(6)中部开有第一滑槽(12),第一滑槽(12)内设置有旋钮B(2),旋钮B(2)连接有长臂(7)的一端,长臂(7)中部开有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内设置有旋钮C(3)和旋钮D(4),旋钮C(3)与滑块(9)连接,旋钮D(4)下部连接有画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圆绘制仪,包括导轨(10)和转轴(5),其特征在于:导轨(10)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其相对滑动的定位底座(11)和滑块(9),定位底座(11)与导轨(10)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固定的旋钮A(1),定位底座(11)顶部通过转轴(5)连接有短臂(6)的一端,短臂(6)中部开有第一滑槽(12),第一滑槽(12)内设置有旋钮B(2),旋钮B(2)连接有长臂(7)的一端,长臂(7)中部开有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内设置有旋钮C(3)和旋钮D(4),旋钮C(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伟相荣娜陈科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